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生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在社會實踐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7月20日,西安明德理工學院“心于行”暑期三下鄉愛心支教社會實踐服務隊(下文簡稱實踐團隊)赴寶雞市隴縣東風鎮峪頭村開展送溫暖、義務支教實踐活動。
7月20日,“心于行”愛心支教社會實踐服務隊安全抵達寶雞市隴縣東風鎮峪頭村。抵達后,受到村支書張九魁、副支書趙靜的熱情接待,并在村委會會議室進行座談。
村支書張九魁介紹了峪頭村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主要包括傳統種植業、蘋果產業、勞務產業、養殖產業及特色種植產業等方面,讓隊員們了解到在當地體系化管理下產業的迅速發展。隨后副支部書記趙靜詳細介紹了“寶雞凱瑯煒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情況,表示其作為當地帶頭企業壯大了勞務產業,助力本村的振興發展。會后,隊員們實地查看了活動場地,村支書耐心地回答了隊員們提出的問題。
7月21日,實踐團隊迎著晨光到達村委會,與村里的受教學生們見面,詳細介紹了接下來幾天的課程安排,同時針對支教活動期間存在的潛在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接著隊員們通過“擊鼓傳花”游戲進行破冰,全體隊員與受教兒童進行了相互介紹,學生們表演了詩歌朗誦、跳舞和背古詩,拉近了隊員與受教學生之間的距離。在接下來的4天時間里,主要開展的活動包括理論知識宣講、科學小實驗展示、繪畫、手工剪紙和扎染T恤衫等。
開展科普教育,呵護學生成長
理論知識宣講的內容涉及學生日常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以及環境保護教育和法制教育,隊員們通過生動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并規范他們的自身行為,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走近科學,激發童趣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樂趣,使孩子們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進行摩擦起電、大氣壓強、流速與壓強的關系、神奇的摩擦力、物體的沉浮、小孔成像等科學實驗,演示3D全息投影儀,在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參與實驗,渴望探索其中的科學奧秘,不僅收獲了知識,還增進了隊員們與學生的感情。
傳承優秀文化,實踐增長才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為鍛煉學生對于世界萬物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的養成,激發內心無限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學生的假期生活,實踐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開展了手工扎染活動、“指尖起舞,紙上添花”剪紙活動、“繪畫新天地”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民俗文化之美。學生拿起畫筆描繪心中所想,用心創作了形式多樣的剪紙作品,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創造力、想象力和專注力。
7月25日,“心于行”隊員們進行實踐成果展示,村委會干部和家長們受邀參加。首先,隊長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總結,帶隊老師對村委會對于本次實踐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隨后,學生們身著自己手工扎染的衣服,手中展示著自己的剪紙作品、繪畫作品以及書法作品,大家熱情洋溢,迎來了陣陣掌聲。
成果展示結束后,村支書張九魁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與點評,他表示:“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充實而有意義,不僅讓大學生磨練意志、鍛煉自我,也豐富了本村學生的暑期生活,實現了共贏,希望能夠加強聯系與溝通,后續歡迎大家再來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三下鄉,是精彩,是收獲。大學生通過走出校門,在社會的大熔爐里接受鍛煉、增長才干、開闊眼界,在基層中奉獻智慧、展現風采。明德學子用青春力量踐行志愿服務精神,彰顯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通訊員:熊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