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縱隊紀念館大門(攝影:田友泉)
東江縱隊紀念館內參觀大廳現場(攝影:田友泉)
題記:
東江縱隊紀念館大門前雕塑(攝影:田友泉)
牢記歷史,勿忘革命先輩和那些紅色記憶!
——2023年7月6日,瞻仰東江縱隊紀念館、東縱前進報社舊址、曾生將軍故居,感而記之。田友泉于鵬城。
東江縱隊紀念館(攝影:田友泉)
東縱前進報社舊址
東縱前進報社舊址,在東江縱隊紀念館大院內進門的右側。
東縱前進報社舊址(攝影:田友泉)
一進紀念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寫有由“深圳市政府”冊立的“前進報社舊址”字樣的黑色大理石碑牌。
東縱前進報社舊址石碑(攝影:田友泉)
一套前有小院落、內有包含木質小閣樓的多個房間,以及四周圍墻包裹的一進式民居磚瓦泥墻房,緊靠石碑其后。
東縱《前進報》社歌(攝影:田友泉)
進了院子,是一間整個房屋中最大的廳堂。
2000年收藏的老前進報復印件(攝影:田友泉)
大廳內,從墻壁到墻邊地上、再到廳堂正中間,依次展示的是東縱《前進報》社歌、《前進報》多期刊樣及復印件、印制報紙的油印機械等。
有木質小閣樓的房間(攝影:田友泉)
東江縱隊紀念館
位于深圳市坪山區東縱路的東江縱隊紀念館,為大家揭開了一段廣東大地上為了民族抗日與解放戰爭時期的光輝印記和鮮活史事。
趁著暑假,打卡深圳市坪山區的紅色景點,親臨東縱前進報社舊址、聆聽那段歲月中革命者辦報聲音;瞻仰東江縱隊紀念館、體會戰火紛飛年代里的火種與理想;駐足曾生故居、在革命前輩的臥榻前咀嚼簡樸和重生……
民族的夢想和家國的振興令人熱血沸騰!
“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為人民爭取和平統一的發源地,更是新時代新征程中社會經濟穩步高速發展的發祥地!
東江縱隊紀念館展廳(攝影:田友泉)
曾生故居
作者在東江縱隊紀念館內曾生故居旁廣場曾生將軍銅像前
據了解,曾生故居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江嶺社區石灰陂村,現東江縱隊紀念館大院內。
資料顯示,曾生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
曾生故居是由橫屋及宗祠等配套建筑裝飾組成,原為長方形,坐東朝西,有三扇大門供出入,四角各有小樓一座。
該建筑群為兩層磚木結構的客家民居,灰瓦屋頂。
炮樓高三層,墻上有銅錢形石槍眼,樓頂前后有封火墻,兩邊有女兒墻,是一座清代炮樓院。
東江縱隊紀念館內曾生故居資料(攝影:田友泉)
東江縱隊紀念館內曾生故居資料(攝影:田友泉)
為了革命事業變賣地產、勤儉廉潔的事跡,不斷激勵著更多后人……
作者(左)和暑假參觀學生在前進報社舊址前
打卡深圳坪山紅色景點,感受不一樣的家國情懷!
——2023年7月6日初稿,7月9日、8月16日再整理。
【圖/文整理:田友泉】
溫馨提示:
文學類圖文稿,除原創作者作品版權之外,評論及其他文字與編輯圖文內容權屬歸“南粵播報”所有,任何轉載請署作者名,并備注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