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書勇
在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中一般會采用“四梁八柱”結構,這種經過數千年驗證的結構,最為穩定、可靠,有些建筑飽受1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還屹立不倒。
如果我們拿一個企業來類比一座建筑,那么構成這種企業的穩定結構,也可以用“四梁八柱”來推演、分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數智化如何實現食品企業的這種結構。
任何企業的經營管理都離不開“人、財、物、務、供、產、銷、存”等八個縱向維度,我們把這八個方面定義為“八柱”。那“四梁”就是“放管服平衡、業財管融合、供產銷協同、高質量發展”等四個橫向維度。
這就構成了企業數智化的四橫八縱的穩定結構,如下圖:
人:數智化要能激發人才潛能
人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
企業需要招聘和培養具備數智化技能的人才,以應對數智化轉型帶來的挑戰。
企業可以通過開展培訓計劃、引入外部專家等方式,提高員工數智化技能水平。
此外,企業還需要建立數智化文化,激發員工的數智化意識和創新精神,推動數智化轉型的深入實施。
企業通過數智化系統為員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勞動工具,最大限度地促進員工單位產能,使員工更加快樂地工作,使工作和生活融為一體。
財:數智化要促進業財管升級
企業財務由信息時代的財務會計,向數字時代的財管會計轉變。
企業的集團化、多元化發展需要更廣闊、更深邃的管理范圍,數字智能技術的發展,使財務應用有了突破性的提升。
隨著財務共享、事項會計、實時財務、司庫管理、數電稅務、財資融合、業財管一體化等創新應用在企業中迅速的推廣,企業“財”的范圍內涵及價值意義發生了重大變化。
財務由管理幕后,逐步地在走向前臺經營,財務的創新管理,不但促使企業的經營戰略更加科學,而且在戰術的執行也更加精準、高效。
物:數智化要加速物資周轉效率
數智化轉型需要依托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如: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企業需要積極引進和應用這些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此外,企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數字化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辦公。
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工具和手段,來加速物資的快速、高效流動,促使庫存周轉率、生產齊套率、交期滿足率等指標得到重大提升。這些物資周轉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企業就能得到1%的經濟效益。
務:數智化要提高工作協同能力
數智化轉型需要對企業的各項業務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
企業需要通過數智化手段,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企業的業務、事務、服務等都離不開高效的協同,除了制度和文化外,靠數字化工具可以有效地驅動工作協同。例如,采用數智化供應鏈管理,實現原材料、生產、倉儲和銷售等業務環節的無縫銜接;數智化協同辦公管理,實現更加便利的移動化應用,使“事務”工作價值化;數智化流程管理,實現各部門和環節的快速審批,業務工作落地。
通過數智化轉型使僵硬的“管控”到人性化的“服務”轉變,使企業的文化和精神更加具有靈魂。
供:數智化要重構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數智化轉型需要建立高效的供應鏈體系,以確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及時供應。企業可以采用數智化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供需雙方的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此外,企業還需要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和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高效率的供應鏈體系能夠貫通“供應商、企業、經銷商、分銷商、消費者等”(即:S2F2B2b2C結構),為高效的物資周轉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產:數智化要實現敏捷生產
數智化轉型需要重新設計和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企業可以采用數智化制造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企業可以加強對生產過程的監控和管理,通過車間數字化設備升級改造、優化對接,實時抓取生產線上的數據,形成全面直觀的監視圖、趨勢圖、進度看板等現場管理視板。
實現人、機、料、法、環的高效管理,對當期(如:日、周)生產過程中的投入產出及效率分析提供詳實的數據。
使生產過程更加透明,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靈活應對市場需求,從而實現敏捷生產,高質高效地完成制造任務。
銷:數智化要促進精準營銷
數智化轉型需要建立精準的營銷體系,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企業可以采用數智化營銷手段,如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等,實現與客戶的快速互動和溝通。
企業還需要加強對市場的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探索由“以銷定產”,向“以產促銷”相結合方式,來雙向促進營銷。努力做到消費者要什么就能生產什么,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是消費者喜愛的精品。
存:數智化要構建全局倉儲管理
數智化轉型需要建立高效、全面的倉儲體系,具有更廣闊的全局倉儲管理視角,以確保產品的存儲和配送更加高效率,周轉更加快速,使庫存周轉率變大。
企業可以采用數智化倉儲管理系統,實現庫存和配送的精準控制,及時發現庫存管理冰山下的問題,增大庫存管理效益。
此外,企業還需要加強對倉儲環節的監控和管理,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科學、合理、環保地處理臨期品、廢品;靈活、高效地管理營銷物料、周轉載具等。
除了“八柱”企來還要有橫貫這些“柱子”的四條“大梁”:
一、放管服平衡
優化企業管理體系,解耦管理、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數智化轉型提供良好的管理環境。
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經過手工管理、電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過程后,進入到數字化時代,原來的傳統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數字互聯時代的發展需要,必須對某些領域和環節進行解耦,以應對更加靈活的協同發展需求。比如:對業務人員管理,需要由條框式的制度化管理向靈活的指標激勵轉變。以目標為導向,給予業務人員更大的過程自由度,讓其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
同時,通過數字化系統為業務員人提供更加敏捷、全面的服務,最大限度減少事務性工作。使業務員的精力更多地聚焦到有價值的目標上來。
解耦管理并非放手不管,而是通過數字化系統的管理升級后,使管理者有了更大的管理視角和創新機會,由被動管理轉向主動服務。被管理者也會由排斥和抵觸,轉向自然接受,進而產生對企業和組織的歸屬感,使個體的生活和工作融為一體。
二、業財管融合
建立數智化大財務管理系統,構建大財務和大業務的松耦合體系,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范圍,讓財務管理從后臺走向前臺。
信息化時代注重業財一體化,而進入數字化時代需要有更多領域進行融合。如: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化融合,業務與財務之間的事項化融合,大財務領域之間的松耦化融合等。
三、供產銷協同
建立數智化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供產需多方的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構建全面供應鏈計劃及調度能力,提高供應鏈效率和質量。
打破傳統S&OP管理模式,采用先進的運籌學思想、智能化算法,擴大銷售預測大數據樣本,窮舉約束因素,使銷售預測更加精準、科學。結
合食品飲料行業的應用場景,優化MPS/MRP的應用方案,以大供應鏈計劃視角融合銷售預測、需求計劃、庫存計劃、APS,構建供應鏈控制塔端到端的全息視圖。
四、高質量發展
借助數智化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要在人、財、物、務、供、產、銷、存這八個維度全面發力,依托物聯互通的數字化基礎,借力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充分挖掘企業潛能。
這波數字化革命已經從國家政策、基建戰略、消費場景等層面全方位撲面而來。如果企業沒有抓住第二波動信息時代的紅利,那就絕對不能再錯過這第三波數字時代的機遇。
楊書勇| 數智化咨詢資深專家
快消行業數智化咨詢資深專家,有近25年的IT從業經驗,其中4年計算機教學經歷,21年企業IT規劃、信息化建設、ERP咨詢/實施等工作經歷。曾參與主導實施眾多快消龍頭企業數智化建設項目,有豐富的項目咨詢實施交付實踐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