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少文具,老師調侃家里窮。家長馬上發視頻,網絡審判來一通。
沈陽一小學,學生因沒帶三角板,被老師從座位上叫起來,拍攝了一段視頻發到家長群中。視頻中,老師問道:“起立的同學現在都沒有三角板,咱也不知道是孩子家里窮還是自己孩子不上心?沒有三角板這么長時間了,這是用來畫圖的工具?!彪S后,有網友(學生家長)將視頻發布在網上,并配文稱:“老師說這種話給孩子聽,是否知道孩子聽了以后心里會是什么滋味?”并在視頻結束時點名這是哪所學校的老師。
老師對學生和家長冷嘲熱諷,明顯是不合適的。但是,僅僅因為調侃了一句“家里窮”,就對老師上綱上線進行批判,更是不合適的。
小時候偶爾忘了帶某科課本或者某樣文具,都會被老師調侃兩句:當兵的把槍丟了,當官的把印丟了。學生上課,正常情況下,確實應該帶好書本文具等各項學習用品。那些站起來的學生,如果只是一次兩次,可以原諒,如果是長時間沒有畫圖工具,肯定是學習不上心,甚至家長也沒有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沒有為孩子準備好相關學習用品。說實在的,這老師雖然嘴可能損了點,但絕對是好心,是對學生負責任的,是關心學生學習的,至少比家長關心。老師完全可以不用說這些話,完全可以假裝看不見,孩子學習不好,跟老師又有多大關系?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孩子,為啥不當個好好先生,反而要說些尖銳的話,去刺激個別家長的玻璃心呢?
以中國現在的發展情況,就算再窮的家庭,也不可能買不起三角板。老師說“家里窮還是自己孩子不上心”,重點肯定不是家里窮,而是在強調“不上心”。但家長卻不反思自己對孩子學習的“不上心”,反而緊緊揪住“家里窮”三個字,制作視頻發到網上對老師進行公審。家長這樣做,真的是在乎對孩子的影響嗎?
嫌貧愛富,德不配位,不配為人師表,網絡上對這名老師的批判聲色俱厲,甚至由一名老師波及到對教師行業的批判。這樣的行為只會讓教師們噤若寒蟬,以后不敢輕易發聲,甚至不敢輕易管教學生。因為言多必失,說不定那句話就可能刺激到家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就盡量不說話,不管學生?,F實中,已經有老師因為管理學生遭到不合理的舉報,或者遭到強勢家長的興師問罪被迫道歉,吃過虧的這些老師開始奉行課上少說,課下不說,響鈴就走,不多一秒。少與學生溝通,盡量避免過多與學生接觸。這樣一來,老師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自身的自由時間也多了,工作也輕松了,何樂而不為?像這名老師,因為說話不中聽,事件在網上發酵,學校和上級教育部門都有壓力,校長已經公開表態,目前正在調查,調查清楚后,結合實際情況研究處理辦法,看是誡勉談話,還是公開批評,還是調離崗位。何苦呢,因為管理學生,弄不好連自己飯碗都丟了。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是一個良心職業,老師盡心不盡心,對孩子影響很大。社會各界應該對教師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只要老師做事說話的初衷是為了孩子好,允許老師有一兩句錯話存在,給予老師糾錯的機會。不應該因為個別詞句不妥,就到處舉報,或者放到網絡上進行公審公判。動輒對老師揮起大棒,傷害的不僅是教師這個行業,傷害的還有學生,最終受害的是教育和未來。
家長不要玻璃心,要允許老師刀子嘴豆腐心,家校一心,孩子才能成長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