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炘煬這個名字,曾幾何時頻頻上新聞,被多少人稱為神童,天才,他在2005年時便考上了大學,那一年他才10歲。
三年后,他又憑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16歲的時候,成為了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以為從此開掛的他,如今卻變成了“三無”人員,無固定工作,無存款,無家庭,為什么一個大好人才會變成現如今這般境遇,這要從他的家庭教育開始講起。
據張炘煬的研究生導師說,當年為了迎接這個特殊的學生,學校給他配備了兩名導師,一心想把他培養成才。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張炘煬雖然學習能力很強,獨立生活能力卻幾乎為零。
他的情況無疑屬于一種高分低能的“盆景兒童”,所謂盆景,就是專門用來裝飾居室的家養植物,它們被種植在不大的容器里面,生命力非常脆弱,難以適應不同的天氣,要經常被主人細心照料,一旦離開主人,它們就會枯萎死亡。
而“盆景兒童”,也就跟同盆景一樣,高度依賴父母的照料。父母如同修剪盆景一樣,對他們的生活起居和人生發展做出種種干預和規劃。
這就導致“盆景兒童”在離開父母,進入社會后,無所適從,更難以獨立生活,他們會發現,沒有了父母時刻的照顧,就無法適應環境,生活就會陷入崩潰,甚至無法生存。
張炘煬的父母是怎么一步步把孩子養成“盆景兒童”
1、生活自理能力差,過分依賴父母
父親為了讓張炘煬能心無旁騖地學習,和妻子一起包辦他生活的所有大小事務,可以說他從小就“十指不沾陽春水”。
所以盡管他的學歷已經到了研究生,可生活能力連小學生都不如,當年學??紤]到他的特殊情況,還特意給他安排了一間兩人宿舍,為的就是方便他父親過來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而這種過分的照顧,也導致張炘煬養成一種不斷索取的性格,稍有不滿,就用不學習作為威脅,讓父親不斷滿足他的各種要求。
在2011年的時候,他還要求父母在北京全款買一套房,不然就不做研究生答辯。
為此,他父母也十分無奈,后來為了讓他順利答辯,便在北京租了一套房,欺騙他說是買的,這才讓他順利畢業。
也是在這一年,張炘煬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為國內年紀最小的博士生。
盡管他考上了,但讀博后張炘煬的成績便一落千丈,當發現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跟別人相差太遠后,受到嚴重打擊,無法適應,后來足足用了8年的時間,在導師的幫助下,才勉強寫出兩篇論文,取得博士學位。
其實這一切都只能怪他的父母,沒有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孩子足夠的鍛煉,原以為為他好的照顧,正正是毀了他的利器。
2、心理彈性差
因為父母包攬生活上的一切,導致張炘煬這個“盆景兒童”缺乏面對挫折的機會,當然也缺乏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心理調適能力,一點小小的不順,就能讓他深受打擊,自我價值感嚴重受挫,難以恢復。
當張炘煬2歲的時候,父親就驚訝地發現,他認字根本不用二遍,看一次就已經學會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能認識一千多個漢字,這可把父母給高興壞了。
于是,父親便早早就送他上小學,他也不負眾望,僅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學完了一年級的內容,而且成績還十分優異。
后來張炘煬不斷跳級,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6年的課程,這時有好心的老師提醒過張炘煬的父母,雖然孩子學習能力強,但他畢竟年紀還小,心智還沒跟上,既然學習這么厲害,也不妨讓他放慢腳步,好好享受童年,鍛煉孩子的各種生活能力。
可被虛榮心蒙蔽的父母哪聽得進去,硬生生就讓孩子走進初中的校園。
據他回憶“其實我進初中之后成績就很差了,總是排倒數?!钡@個時候,他們全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父親還非要讓他超前學習,在家自學幾個月后,便再次選擇了跳級。
這一跳,便是直接進了高三。
高考前夕,父母信心滿滿給他報了985名校,可成績出來,張炘煬卻只考了505分,僅能上一所二本院校。
成績不太理想,本來又再一次有放慢腳步的機會,讓他好好復讀,但“10歲高考”這個虛榮,再次蒙蔽他們雙眼,父親硬生生給他報了二本的志愿,讓他在不合適的年紀走進了大學校園。
當時他還只是個孩子,因為連續跳級,身邊自然也沒有固定的朋友,然而他還需要獨自面對一個格格不入的校園環境和陌生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無法應對。
加上他常年只會學習刷題,沒有自己知心的朋友,沒有喜歡的運動,沒有一個合適的發泄出口,心理的創傷就慢慢形成了。
這種心理創傷,在長期得不到關注和理解后,只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扭曲。
3、失去了自主選擇的能力
一旦孩子在過度養育下,變成了“盆景兒童”,那么親子關系就變成了一把雙刃劍,同時在傷害家長和孩子。
比如,張炘煬博士畢業后,他非常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因為一直以來,他就成了一個考試工具,一旦沒有了考試,他便失去了人生方向。
后來在老師的引薦下,去了寧夏師范學院,做起了外聘老師??蓻]過多久,他便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主動辭職,與朋友開始創業。
如今,他沒房沒車,也沒有固定工作,住著出租屋,吃著10塊錢一餐的午飯,靠著父母每一兩個月轉來一筆錢維持著生活。
在采訪中,他一直說父母欠他一套北京的房,實際上是他父母欠他一個自主選擇的人生。
他現在選擇擺爛或許就是報復父母這種教育方式,讓他失去了本該擁有的正常人生。
總結
看到這個事情,作為父母真的無比唏噓,本來上天給了他過人的天賦,可偏偏被父母不恰當的利用,讓張炘煬的人生完全失去了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
他的老師曾經是這么評價他的:“他也許本來是一架可以行程萬里的飛機,可他從來沒有出過跑道,從沒起飛過?!?/p>
記得伊能靜曾經說過:作為父母就應該在合適的時候學會放手和退出。
你可以永遠站在他身后,讓他有強大的后盾,但你不能永遠陪著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值得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人生。
希望作為父母的你我,都能早點明白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