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汽車史上,沒有一家汽車公司能夠像特斯拉這樣以如此快的速度發展壯大,過去十年它是全球汽車行業當之無愧的主角。
特斯拉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引領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但是成功不可能永遠青睞特斯拉,挑戰一直存在,海外汽車媒體Motor1列舉了特斯拉現在面臨的五大挑戰。
1.本地化
盡管經濟全球化是大趨勢,但是地緣政治之間的緊張局面一直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意味著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保護本地的汽車產業,這讓汽車進口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汽車制造商就更加以來本地化生產,擴大本地供應商集群,減少對國外零部件的依賴。特斯拉目前在全球有四大制造基地,兩個在美國,一個在中國,一個在德國。
如果特斯拉想增加在新興市場的影響力,就必須在更多的國家建立生產基地,墨西哥只是下一步規劃中的一站。接下來特斯拉還需要在更多國家和地區建立生產基地,但是相應的也會對其利潤產生巨大影響。
2.中國市場
特斯拉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強,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銷量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與大眾、奔馳和寶馬一樣,是最依賴中國市場的海外汽車制造商。
隨著中國與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關系變化,特斯拉對中國的過度依賴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風險。另一個威脅是中國本土電動汽車品牌的快速成長,對特斯拉構成的威脅。目前中國有超過170個本土品牌,其中越來越多的品牌在推出電動汽車。
3.車型陣容
特斯拉需要瞄準更多細分市場,需要更豐富的車型陣容。Model S(參數丨圖片)已經有12年的歷史了,緊隨其后的是Model X。總體而言,特斯拉車型陣容平均車齡超過8年了,覆蓋范圍也很窄。
目前特斯拉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依靠Cybertruck和Model 3/Y兩款中型車保持吸引力和盈利能力。
4.公司臃腫
隨著銷量的快速增長,特斯拉要避免患上大企業病,變得和其他傳統汽車制造商一樣臃腫笨重,讓日常運營和決策不會陷入官僚主義泥沼。
靈活性是特斯拉成功的原因之一,當一家初創企業逐漸成熟,也就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越來越多的決策過程中去,時間和成本都會增加。
5.新興市場
汽車行業通常關注中國、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情況,但是還有很多新興市場擁有巨大潛力。如果特斯拉真的要走向全球,那么必須在更多欠發達市場獲得份額,這意味著推出更多適合新興市場用戶的低價產品。
本文為車林外傳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注明出處,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