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金山衛戰役中的海軍炮隊①日軍杭州灣金山衛登陸 劉本新
□林家禧
金山衛城,在江蘇省東南海濱之區,是一個海防重鎮。金山衛城有失,浦東區陣地后方受制,不能固守,影響滬戰全局。海軍總司令有鑒于此,于1937年,即將封鎖線沉艦所卸下來的艦炮,組成“太湖炮隊”,由總隊長羅致通率領,自南京乘火車出發,至蘇州下車;歸戰區長官部署,參加戰斗。當時戰區長官為張發奎。嗣經長官編成3隊:第1隊赴吳江;第2隊赴太湖馬跡山;第3隊赴金山衛城。我被派在金山衛城當隊員。
編成后,即日出發前往陣地,我隊由隊長王夏鼐、副隊長鄭翊漢率帶。武器配備:艦炮8尊,小口徑炮10余門;員兵60余人。武器、彈藥、人員雇民船10艘,由汽輪一艘拖帶,自蘇州出發,沿運河航行,經嘉興、平湖,抵達金山衛5里處某村;當日午時到達,布置住所,武器、彈藥尚未起運上岸。
至午后3時,聞炮聲10余響。4時,即聞金山衛城被敵人占領。但是,我們沒有看到駐軍后撤,未敢輕信。后探悉,原來該地空無一卒。據云:該地駐軍,因蘇、滬一帶緊張,急不及待接防部隊到達,即先行調去增援,致敵人有隙可乘,不費力地登陸占領。
在此緊張情況下,我們駐地既無通信設備,又無友軍聯系,若自行后退,又恐無令退卻,軍法從事。不退,眼看武器將受損失。弄得進退兩難。隊員們都以保存武器為上,表示決心。蓋,在抗日戰爭時期,大口徑火炮非常寶貴,有錢也買不到。主張后退,則可以保存實力。但王隊長不敢做決定。
直至6時,天色入黑,突有士兵一人,快馬加鞭,疾馳而至。到住所附近,在馬上大喊:“海軍炮隊,今晚要趕到嘉興”。連喊兩聲,即揚鞭飛騰而去。我們即沿著運河而行,過平湖時,被守軍截住,不許通過。并勒令返航,說是奉總司令命令,所有海軍、陸軍不許撤過此。我們告以情況,彼不理睬。經費一番唇舌,彼才答應電上級一詢。得到答復后,才允放行。
【注釋】
1-林家禧,福建人,2015年12月福建省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輯出版的《福建抗日戰爭紀事》一書中的《馬當要塞戰役中的海軍炮臺》,是林的作品;
2-王夏鼐少校,威勝號水上飛機母艦艦長。
3-鄭翊漢,福州人 1937年任“?;I”艦副艦長, “?;I”自沉于江陰阻塞線, 1938年武漢會戰殉國,1984年國家民政部追認鄭翊漢為革命烈士。
1-金山衛炮隊開往金山衛城時,戰區司令官是劉建緒,張發奎為淞滬會戰右翼軍總指揮,為劉的上級。
2-運河,從蘇州到嘉興可以走京杭大運河,轉向東去平湖縣城的“運河”,是俗稱,即一般的寬闊的可通航的河流,根據衛星地圖看,這條河流為嘉興——平湖的平湖塘。
轉廣陳塘、鹽船河到達衙前,符合地理實際,衙前到金山衛約8公里,但也是日軍攻擊的地方。若從平湖走黃姑塘向金山衛城出發,黃姑塘與杭州灣海岸平行,相距不足2公里,這樣開進很危險。
3-距金山衛5里某村。這個地方應在金山衛城西5里處,5里是作者的自我感覺。根據作者文中所述,炮隊是11月5日或5日后到達這個地方的,而日軍國崎支隊與第6師團的登陸地域與向北攻擊前進路線正在此處,炮隊在河道里停留,是否符合地理真實?
4-林家禧的回憶質疑,沒有具體時間,而且有些“據說”一看就是回憶時新加入的。炮隊停在河流里,找不到友軍,哪里會知道此處的部隊調防情況呢?
2023-10-3于上海龍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