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件事過去一個多月了,因為前天CCTV3重播這次節目,我才看到了當時的情況,感覺有必要講一下他們當時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做得不大好。
8月27日,央視綜藝頻道新青年生活分享節目《你好,生活》第四季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錄制節目時,尼格買提和撒貝寧在摔跤時發生意外,小尼的臉部嚴重擦傷。
擦傷既不會持續流血、也不會發生骨折、更不存在危及生命的情況,所以,嚴格地說來它不屬于急救范疇。因此,我的標題用了“應急處置”的說法,而沒說“急救”。
如果傷口持續流血,只要傷口上沒有明顯異物和污染,此時不考慮消毒問題,直接按壓止血才是重點。剩下的事,交給120處置。
如果是流血嚴重的傷口,肯定需要送醫院,清創和消毒都留給專業醫生來做。院外急救就是暫時讓傷口止住血,別讓鮮血白白流失!
但是,下圖楊帆的這個動作卻是錯誤的,你看出錯在哪里了嗎?
首先,小尼的傷口并沒有發生活動性出血,完全沒必要這樣用手去捂住:
其次,我們的手每天到處摸東西,其實未必比腳干凈、甚至病毒病菌還要更多;
再就是我們在幫助一個傷員的時候,一定記住不要接觸傷員的體液、特別是血液!在接觸傷員的傷口時,盡量戴上防護手套、最好是非乳膠手套:
因為我們不知道傷員本身有沒有血液性疾病,戴上防護手套,對傷員、對自身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所以,在AHA急救員培訓中,第一個考核就是如何正確摘取可能受到污染的手套。
看到小尼臉部擦傷,撒貝寧慌忙喊道:拿酒精、拿酒精濕巾…
但這個操作也是錯誤的,而且這是普通公眾普遍存在的一個認知錯誤。酒精不是傷口消毒的消毒劑,它是對完好皮膚消毒、或者對器具消毒的消毒劑。
酒精的作用機理是對蛋白質脫水、從而使病毒、病菌失活。但我們的肌肉組織也是蛋白質構成的,用于傷口會導致細胞組織脫水、失活,不利于傷口愈合,更不要說還有難以忍受的疼痛了。
傷口消毒,在院外、非專業人員,只用碘伏。
其它什么碘酒、雙氧水、紅藥水、紫藥水的,統統就不要再用了!這些藥物有些是醫生針對特種情況使用的(如雙氧水),有些則是有毒性或者是致癌嫌疑而被淘汰的(如紅藥水、紫藥水)。
朱迅說了一句“先拿一個(礦泉水)沖一下”,這個倒是正確的。先沖洗、后消毒。擦傷的傷口,流血不多,污染物都粘附在傷口上,及時用流動水沖洗,將污物盡量沖洗掉是正確處置的第一個步驟。
接著朱迅問周圍的蒙古搏克手“你們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處理?”,一個搏克手說“蘆薈膠很管用的”——這個是錯誤的!
院外傷口的急救,不要去考慮更多的處理,活動性出血就是直接按壓止血、流血不嚴重的擦傷就是流動水沖洗、碘伏消毒就夠了。剩下的,送到醫院去聽從醫生處置。
事實上,醫生也否定了這種說法。小尼問:完了抹蘆薈那些管用嗎?
醫生回答:不用抹,千萬別抹那個
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幾十年前交通不便、缺醫少藥的年代,有了傷病現場簡單處理及時送醫就行。用藥遵醫囑,不管是外用藥還是內服藥,都是醫生專業范圍內的事,普通人不要想太多。
最后就是這一類淺表擦傷,沒必要用輔料繃帶進行包扎。因為干燥的環境不利于細菌繁殖,不容易感染。清洗、消毒之后保持干燥、不要觸摸磕碰,不發生二次傷害就好。
他們去醫院后,醫生也只是做了清創和消毒,沒有做更多的處理。所以,很多時候,一些教急救的課程中,各種各樣的包扎方法占了很大的課時比例,你覺得這些操作在這個時代真的有多少實際意義嗎?
最后談一下跟急救無關、跟應急有關的這一跤摔得為什么這么厲害?
朱迅這句話說得很好:其實我覺得學摔跤,第一要學會怎么摔。
當時撒貝寧仰面朝天倒下,小尼被他拉得直接向前撲倒。為了防止壓傷撒貝寧,小尼主動向前、向上撲過去,結果臉部著地導致擦傷。
如果他能夠在向前撲到的同時,向前翻滾、一個跟斗翻過去,就能夠防止臉部著地受傷。
我們來看看之后蒙古搏克手在被摔倒時是如何落地的:
不管是先倒的還是后倒的,都是順勢一個翻滾翻過去,這種動作即便是摔得很重,都不是身體的某一個局部接觸地面,受力面積增大,受傷就不會那么嚴重。
所以,魯豫說“他們倒下都是很有講究的”。
作者簡介:高級工程師,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南京市教育局安全培訓基地首席講師,四川省一家一救院前急救培訓中心總監,四川省紅十字會師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