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
全文共1431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每年桂花樹飄香的季節,全國的設計師品牌都會來魔都集合。
我年年都會去。以前為了做報道,這幾年是為了看貨。
今年我走路可能開了10倍速率,六個小時就看完了幾個展600多個品牌。
大部分瞄一眼就走。不得不說,主辦方場地布置越來越豪華,品牌方裝置越來越像模像樣,新品牌名字越來越撞網紅面館,但衣服越來越看不懂。
??各種奇思妙想的裝置
??精準表達了炸裂的觀感?????
??耶穌看了都要落淚
店門口站著妝容比女人還精致的時裝男,整成網紅臉粗嗓子的摩登女。
有些女裝說是品牌吧,更像鎮上唯一的時裝店,當地名媛都會去的那種。拖著拉桿箱來進貨的不少也是整容臉。大部分都自稱設計師品牌。但撞款比比皆是,設計風格難辨。
我問有一家“你們又是碎花又是運動,到底啥風格呢?”品牌方答,就是女人味風格。這風格的定義服裝專業的老師聽了估計要吐血。
??設計師品牌展會,還是大賣場清倉場面?
還有一家不斷自豪的強調范冰冰穿他們家這個衣服那個衣服。這早被內娛封殺了居然在時尚圈還香著?十年前洗頭店貼過海報竟然還是今日潮流標桿嗎?
男裝也有不少土豪殺馬特風。路過一個類似叫David zhang的,從神秘黑色圍欄望進去仿佛黑幫開會。據說一早還會集體喊口號“以夢為馬!”就差跳操了。
但這家聽說銷售額不錯。這才是我很不得把自己眼睛戳瞎的郁悶和苦惱。
就像剛理完發的你吞吞吐吐猶豫不決。發型師邊欣賞邊說:“就流行這個!”
雖然你覺得丑到爆丑。但時髦這件事,是很主觀的。
你環顧了一下店里,看到理發的人也不少。看到發型師滿臉的自信傲嬌,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問題。
你只能客氣說謝謝,走出店門就想哭。
人家是發型師,人家手上有很多回頭客,仿佛人家就有了對于“洋氣”這件事的話語權。
理發這件事,我選擇的是永遠不會進門口有小姐姐彎腰說”歡迎光臨”的店。
就像我完全沒法get到一些品牌的設計靈感,仿佛喊一句口號就是slogn。
曾好奇問一個一口氣租了五六個攤位的某南方集合品牌老總,你的設計師團隊是怎么樣的,你是如何管理和區別的?他摸著長發像詩人般回復了一堆廢話。
我唯一聽懂的是,設計師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自己想設計啥就設計啥。所以這些攤位的衣服都像給塑料娃娃穿的幼稚而浮夸。
不過他顯得夠有實力展位夠氣派,仿佛也就掌握了時尚的話語權。
這樣的亂象里,我只尊重堅持獨家風格理念、具有基本審美的品牌。
比如有家叫“遛狗人”,專門給遛狗人群做的。衣服不錯屬于輕戶外風,可惜這個執拗的名牌名字,搞得好像不養狗的人不配穿這個衣服。我弱弱表達了意見,人家說這不影響我們的人群受眾賣得挺好。但前一秒我明明聽到他們攤位小姑娘在和隔壁攤位小伙子做哭喪表情,意思是真沒啥生意。
比如有個品牌把自己本季的設計理念寫在門口的白墻上:“2024S/S目光落點于城市中的老年人,嘗試以時尚的視角觀察他們,解讀老年群體超越年齡的魅力,以old來表現fashion。”我以為有品牌對準了銀發經濟。結果一看還是潮服,做兩層領口的T恤意為“老年人總喜歡套著穿很多件衣服”;漸變色T恤顏色像極了“老年人系了很多年的褪色的皮帶”。無論如何,有想法總比抄爆款顯得有骨氣點。
六百多個品牌走下來,我欣慰的看到最周正的幾個品牌都上過自己的直播間,也遺憾的想起,有幾個非常好的設計師品牌沒看到。
老實說,很怕這些還在辛苦原創圖案花樣、做獨家面料以免被某寶抄襲的品牌會堅持不下去,也不知道能堅持幾年。所以現場碰到都會飽含深情的表示太不容易了,就差握手擁抱。在亂哄哄的“時裝”堆里,仿佛看到同一個戰壕的戰友般幾乎要落下淚來。
秋裝上新,入冬不遠。
閱盡繁華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應該擁有的產品。希望每一次的消費都物有所值,每一個用心做產品的品牌都值得被尊重和看見。點擊預約,周五晚云端見??
沒時間看直播、但一直追求高品質性價比的家人們歡迎掃碼入群??
馬晴
前申報時尚總監 娛樂副總監
滬上資深媒體人。十余年來致力于把明星打回人形,用報道伴隨明星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