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網友們沒注意到,近些年中美對抗的焦點在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十年前日本鬧得非常兇的釣魚島問題反而變得“風平浪靜”,這似乎和日本政壇這兩年集體“向右轉”、全面倒向美國、積極參與反華的趨勢正相反。
這種怪現象后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海警力量的大發展,已經徹底控制了釣魚島周邊海域,讓日本完全喪失了對抗的底氣。
現在,我們不但已經常態化地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巡邏,而且還開始了進一步行動刺激日本。美國《外交家》網站在10月5日發表文章,披露了最新的進展。在2023年9月18日(也就是日本侵華的日子),日本政府發布消息,證實中國在釣魚島附近的海域部署了一個浮標。這個浮標位于所謂的東海中線偏日本一側約四分之一海里。
這里要介紹一下背景知識:中國和日本在東海的專屬經濟區劃分并未達成一致意見。根據1982年公布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有權主張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如果出現的重疊區域則需要通過談判來解決。而中日之間的東海最寬的距離只有360海里左右。
日本單方面提出依據中間線原則來劃分東海中日專屬經濟區的界線,但是中國不接受這個方案。在東海劃界問題上,中國歷來主張按照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以沖繩海溝來劃分兩國專屬經濟區。
這兩個原則都符合1982年公布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它規定2500米深度是切斷大陸架的標準,而沖繩海溝深度達2940米,完全符合此規定。很明顯,按照中國主張的原則,專屬經濟區就要劃到日本近海了,所以他們也不同意。
中國雖然反對日本的主張,但是為了不激化兩國的矛盾,在過去幾十年里,我方大部分活動一般都不超過東海中線,包括春曉油田的開發。但是日本在十幾年前開始借著釣魚島“搞事”,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此前曾在2013年和2018年都在最近發現浮標的地點附近部署過類似的浮標。
中國這次部署的海洋/氣象研究浮標直徑約10米,并帶有“中國海洋調查浮標QF212”字樣。。根據商業衛星照片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的數據,日本政府和日本媒體分析稱,中國可能是在今年7月2日左右部署了QF212浮標,當時中國的大型海洋調查船向陽紅22號就在QF212所在地區附近作業。
日本認為QF212浮標的部署位置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侵犯了它的專屬經濟區權力。因為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外國船只必須得到沿海國家的同意,才能在其專屬經濟區內或其周圍大陸架上進行海洋科學研究。但中國這次完全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爭取日本的同意。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和表示,日本已發起外交抗議,并要求中國立即拆除浮標。一些日本政客人更是提出了采取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比如日本應該效仿菲律賓在中國南海那樣的對抗手段,強行將浮標移走。
其實中國的這次行動就是在向日本表明:那片海域屬于中國的專屬經濟區,日本無權抗議。到現在三個月過去了,日本政府也沒敢動那個浮標。這說明了什么?日本認慫了,比菲律賓還慫。
中國海警對于釣魚島的控制,實際上比對仁愛礁還嚴密,日本海警毫無插手的機會。并且如果用海警船來“硬碰硬”,日本一定吃虧。而且吃虧之后,中國可能還會更近一步。中國海警目前擁有157艘超過1000噸的大型船只,而日本海警目前僅擁有71艘類似的大型巡邏艇。中國海警的大型巡邏艇數量已經超過日本海警一倍還多。要知道在十年前,日本海警的大型艦艇數量是51艘,中國海警僅有40艘。
據日方報道,在2021年,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海域的巡航時間超過336天,可以說幾乎天天去,日本已經完全喪失了對釣魚島海域的控制權。如果日本敢升級對抗措施,那中國可以反制的手段要多得多,比如官方登陸釣魚島,在釣魚島修建建筑,甚至直接在沖繩海溝這邊開采石油。這些都是日本難以招架的。日本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退讓,不然跳得越高,最后摔的越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