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492字,閱讀時長約8分鐘。
在每年數十萬接受乳腺癌全切術的女性中,選擇重建乳房的卻還是少數者……
告別一天忙碌的何萍回到家中,摘下義乳,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扁平的左胸和上面的疤痕,難以名狀的酸楚再次涌上心頭……
這個剛過30的女人,半年前因為乳腺癌被切除了一側乳房,雖然術后康復效果很好,但缺失的乳房卻成了她永遠的心痛。她記不清自己有多少次這樣站在鏡前獨自哭泣,她甚至懷疑乳房缺失后的她,還能算一個真正的女人嗎?
作者 | 人物君
缺失的美
又是一年“粉絲帶”飄揚,乳房作為女性健康與美麗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其健康值得我們全社會去關愛。然而哺育生命的乳房卻時常面臨著致命的威脅,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0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乳腺癌新發病例數已超越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其在全球女性癌癥中的占比更是高達1/4左右。
目前,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約有40萬左右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嚴重威脅著廣大女性的健康。
作為第一高發的惡性腫瘤,乳腺癌唯一讓人慶幸的是其高治愈率。隨著近年來乳腺癌治療藥物及相關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其成為臨床上治療方法最多、療效最好的實體腫瘤之一,目前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達85%左右,成為我國總體生存率最高的癌癥(早期乳腺癌生存率很高,晚期則要低很多)。
然而在走出病魔陰影后,許多女性卻在很長時間走不出乳房缺失的心結。
根據一項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專門針對中國患者的報告顯示,乳房切除術占到原發性乳腺癌手術的88.8%,這意味著,近九成的中國乳腺癌患者最終被切除了乳房。相比之下,美國接受保乳手術的患者比例則超過60%。
保乳是指只切除乳腺內腫塊和部分乳腺的腺體,但保留完整或大部分的乳房。盡管保乳術自1995年已在臨床開展,但國內大部分患者還是選擇切乳。
懸殊的差距背后,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隨著近些年來大家健康意識的提升,很多早期乳腺癌在體檢中被發現,這時候進行保乳治療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不重視早期篩查,等到癥狀出現時,包塊已經很大,只能通過乳腺癌根治術將乳房切除。同時,由于腫塊與乳房要在一定的比例,才能做保乳,而東方女性相對西方女性乳房較小,這也讓保乳手術面臨一些挑戰。
除此之外,由于相關醫學知識的缺乏,很多人認為保乳會容易復發。在對復發的擔憂和殘缺的身體面前,許多患者毅然選擇了后者。
彌補缺憾
然而在生命面前做出妥協的女性們,卻常常很難走出乳房缺失后的心理陰霾。乳房作為女性最主要的生理特征與美麗象征,失去它成為很多女性難以接受的缺憾,似乎人生都不再完整。
在《性別、身體與故事社會學》一書中,社會學家黃盈盈講到,在經歷乳腺癌的過程中,女性們至少面臨著三種身份的挑戰:乳腺癌患者、(不)正常的女性、(不)正常的社會人。
而如今隨著乳房重建技術的不斷發展,這樣的缺憾正不斷得到彌補。北京大學首鋼醫院修復重建外科馮光教授從事乳腺癌患者術后的乳房重建工作已有10余年時間,幫助無數女性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馮光教授介紹,乳房重建以重建材料劃分,主要分為自體組織重建和假體材料重建;而按照乳腺癌術后的重建時機,又可分為即刻重建與擇期重建。
馮光表示,目前隨著臨床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采用自體組織的即刻重建(又稱“一期重建”),有著更優的效果,并且可以避免患者二次手術的痛苦,而“腫瘤整形外科”作為新興的學科,在此方面做了很多開拓性的工作。
在該手術中,將病灶完全切除后,將立即進行乳房重建,一般會選擇患者腹部或大腿內側的區域,這是一般亞洲女性脂肪含量較多的部位,將這部分保留血管及神經的皮膚和脂肪組織完整切下來,吻合到乳房切除后的區域,通過整形外科的理念,重塑一個新乳房外形,達到跟對側乳房一樣的形態學效果。
同時,對于腹部或大腿內側被切除的部位,再進行腹壁重建術,不僅可以修復切除部位,還能使原先松弛的腹壁變得更為緊致,剛好實現了很多女性所追求的讓肉肉長在最合適的部位,“該苗條處苗條,該豐滿處豐滿”。
這樣原先單純的一臺乳腺癌手術變成了三臺合并手術,減少了患者后期再進行延期乳房重建的痛苦,很好地實現了生理形態的修復,并且能對后期的放療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
如今隨著該類手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患者術后康復后,穿戴上內衣,在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其是做過乳腺癌根治術的,可以讓她們以最佳的心態回歸生活。
同時,既往在沒有此方案前的乳房單純切除手術的患者,因為術后放療等原因,導致延遲性的胸壁潰瘍、骨質外露,通過很多方案治療經久不愈,非常痛苦。那么這時,就需要采用此方案,進行擇期的胸壁重建或乳房重建。既可以修復潰瘍和菲薄的胸前區組織,又可以重建乳房。不僅滿足了患者痊愈的要求,還能達到很好的外觀需求。
需求未滿
根據“中國乳腺癌外科診療數據調查”顯示,2012年中國只有4.5%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乳房再造手術,至2017年已提升至10.7%,五年間,接受乳房重建手術的患者比例不斷攀升。
對廣大女性患者而言,乳房再造不僅是生理器官的修復,更是內心世界的重建。
然而,患者需求不斷攀升的同時,是相關醫療資源的緊缺,尤其是以難度較高的乳腺癌術后的自體組織即刻重建。雖然該技術引入國內已有十余載,但目前國內能系統性開展相關技術的醫院還不多。這首先需要醫院在腫瘤學、顯微外科等領域具有很好的綜合實力,并且能有一個均衡的手術排期。
目前,一臺普通的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時長約在1.5小時,而如果加上乳房重建和腹壁整形手術的話,整個時長就達6小時左右,這也是為何一些國內知名的腫瘤專科醫院也未能系統性開展該項手術的原因,倒不在于技術問題,而是對于每天都要進行幾十臺乳腺癌手術的大型腫瘤醫院而言,顯然在手術排期上難以安排過來,只能選擇延期重建。
2016年,我國首部《乳腺癌切除術后乳房再造技術指南》發布,盡管我國每年約有20萬患者接受乳腺癌手術治療,但其中乳房再造的比例還不足1%。也就是說,我國有百萬計的女性正承受著乳房殘缺帶來的痛苦,卻不能聲張。
如何將乳腺癌術后乳房再造的意識更好地在患者中普及,并提升我們整個醫療體系在這方面的服務能力,依舊任重道遠。
乳房再造,不僅是生理損傷的彌補,更是生活信心的重構,撫平著無數遭受乳腺癌痛苦的女性心中的那道疤痕,讓她們真正地回歸生活的美好。
愛美之心
當然,乳房整形并不僅限于病理性的,如今漫街的豐胸廣告足以見乳房的醫美重建市場有多龐大。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征以及曲線美的核心體現,美好的胸型一直是很多女性朋友所追求的。
亞洲女性的平均乳房容積不大,基本屬于一只手可以掌握,但可能受社會觀念以及男性視角的影響,這在很多女性看來還是偏小了。于是,通過豐胸手術擁有豐滿挺拔的胸部成了很多女孩子的追求。在如今日益開放包容的社會,這樣的愛美之心很正常,關鍵是要做到科學選擇,在追求美麗的同時,對健康負責。
馮光介紹,如今豐胸手術在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除了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外科,一些知名醫美機構的醫生很多也是從三甲醫院聘請的。女生們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或醫美機構,了解最合適自己的乳房再造方式,不要被一些醫美機構的宣傳噱頭所誤導,避免踩坑。
隨著材料學的發展,如今國際一線公司生產的乳房假體,無論在形狀還是手感上都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并且也幾乎沒有什么排斥反應。所以,選擇這些頂級品牌的假體相對而言是比較安全放心的,有些假體甚至可以做到一輩子不用取出。
“十多年后選擇再做一次手術,并不是因為那時候假體出問題了,而是十幾年后的你變了,變得接受不了原來那個假體了。”
馮光講到,對于乳腺癌假體重建的患者,很多人在30歲左右的時候進行假體重建是沒什么問題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整個機體都在發生形態學變化,自然乳房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松弛下垂,而假體變化則較慢。這時候就會出現兩側乳房大小、位置、形狀等不對稱的情況,很多女性接受不了這樣的情況,于是只能選擇在十多年后進行二次手術更換假體。
這時候就體現出自體重建的優勢,自體重建的乳房與整個機體的變化是基本一致的,也就不會在若干年后出現乳房不對稱這樣的遠期事件。而很多偏瘦的女性可能沒有足夠的自體組織來支撐其豐胸的效果要求,這個時候假體移植可能更合適些,但一定要考慮兩者的利弊和是否適合自己再進行選擇。
最后,馮光教授建議,如果想要進行胸部整形美容,最需要注意的是選擇好醫院。一般情況下,公立醫院與一些大型整形美容機構在安全上都是有保障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避免選擇一些資質欠缺的機構,以免出現效果不佳甚至并發癥的發生。
責編 | 念 知
校對 | 蘇 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