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善于用人。
在各種人才的幫助下,曾國藩從零開始,在毫無軍事和帶兵打仗經驗的情況下,創建了歷史上威名赫赫的湘軍。
曾國藩用人的方法,不僅在官場上是一個通用法則,也受到了企業家們的青睞。
曾國藩的用人之道,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因為他深諳人心,完全是按照人性的需求去用人。
我們先來看曾國藩對如何選人用人的認識:
衡人亦不可眼界過高,人才靠獎勵而出,大凡中等之才,獎率鼓勵,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貶斥不用,則慢慢地就會墜為朽庸。
曾國藩的話中,包含了兩點人性需求,如果用這兩點人性標準去衡量人,那么,人人都是人才,都能被你駕馭,為你所用。
第一點人性標準:肯定,能激發他人內心的力量。
欣賞他人的長處,看到他人的優點,是曾國藩獲得他人幫助的前提條件。
在曾國藩看來,衡量人的標準不能太高,特別厲害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沒有遇到特別厲害的人時,怎么辦呢?那就是進行培訓。
培訓的過程,就是一個鼓勵的過程。
曾國藩被咸豐皇帝任命為湖南團練大臣,組建湘軍的時候,成立的第一個部門,并不是軍事部門,而是他的幕府,即使后來裁撤湘軍,曾國藩也沒有把幕府解散。
曾國藩的幕府,就是一個培養人才的地方,鼎盛時期,幕僚多達200余人。各種人才到了幕府中后,曾國藩會根據其特長,進行精心培訓。
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肯定的過程,通過激發一個人內心的力量,讓他們充分找到自信,從而勝任各種工作。
晚清歷史上的幾個著名人物,比如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都在曾國藩的幕府中學習過,尤其是李鴻章,在幕府中工作了近3年時間。
第二點人性標準:貶斥,會激發他人內心的惡意。
曾國藩的修為非常高,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不會輕易去貶斥一個人,即使下屬犯了錯誤,他也不會粗暴地對其進行批評,而是很委婉地指出他們的錯誤。
在曾國藩看來,如果一個官員的官氣太重,總是盛氣凌人,甚至用自己的權力去貶斥、打壓他人,那么,即使對方忌憚你,委曲求全服從你,但他一定會懷恨在心,到了一定程度后,其惡意就會被激發出來。
正是意識到貶斥的負面作用,曾國藩在用人的時候,是絕不會用官氣重的人的。
從曾國藩的用人方式來看,只要找到人性需求,滿足他人的需求,每個人的潛能都可以被激發出來,都能成為人才。
本專欄重點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