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福州舉行了最核心的一次土拍,從結果來看,成交數據算不錯,部分出乎意外,但是這里面也透露了一些差異,下面聊聊。
土拍匯總
成功拍出:10幅地塊,(6幅純商、3幅安置房、1幅商服),取消3幅,流拍1幅。
成交金額:165.525億。
成交房企:保利拿下2幅屏西純商、建發拿下高工、南站純商,湖北雋達拿下江濱純商、榕發兜底南湖純商、建總、新榕、左海、地鐵拿下安置房、商服用地。
分析:從最終的成交情況來看,依然延續了這2年的風格,優質地塊留給外來房企爭奪,安置地塊、或者巨型地塊,留給了本土國企。
如果從實際吸金來說,非本土國企合計貢獻70.2億,占比42%。
從成交過程來看,多幅地塊觸發溢價,其中汽車南站溢價41%最高,除此之外,晉安區的兩幅地塊,東二環流拍、南湖兜底。
可以說在與鼓臺一起供應的背景下,東區地塊的熱度也相對不高,當然里面涉及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地塊清整問題,地塊的體量等。
相比于以往,這一次在解除限價后,整體的預期尚可,不過實際的火爆程度依然低于預期。
雖然報名房企不少,不過最終拿地房企依然是目前在榕的幾家,百花齊放的畫面依然看不到。
拿地的艱難
先來聊第一個話題,就是這次土拍過程中,房企的比拼,這里面也決定了很多地塊的最終溢價。
1、房企對沖
這一次在有溢價的地塊里面,可以發現一個特點,即比拼基本來自兩家房企,比如北江濱的袖珍地塊,沒有大房企報名。
不過最終溢價也做到26%,土拍過程里面,湖北雋達與品潤房地產,從頭到尾,一路廝殺。
除此之外,還有屏西兩幅地塊,保利、國貿互相比拼。
高工、汽車南站地塊,守正、建發互相比拼。
換言之,這些地塊,但凡少一個競爭對手,溢價率預計會低不少。
按目前的福州吸金低迷的表現來看,守正,這家房企這次給福州地價抬高了不少。
2、儲備壓力
這一次最令人驚訝的地塊,并非高工,而是屏西地塊,作為第二幅拍賣,直接競拍113輪,基本就是國貿和保利互拼。
很明顯,兩家房企雖然報名多幅地塊,但是可能真正都押寶了這幅。
兩家房企在福州也有幾個合作盤,但是從這次的比拼來看,最少證明一點,并沒有所謂的圍標等操作。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屏西最終樓面價達到2.86W,已經突破保利天2的樓面價。
參考當初保利天2精裝4.5W的售價,這幅地塊個人感受,利潤空間預計并不大。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一定要拿這幅,不去后面比拼?
3、拿地比拼
從去年開始,土拍限價競配取消,改成競首付比例搖號,對于不少房企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
拿地的資金風險,相對可控,無非就是馬甲比拼的概率問題。
作為首次解除限價后的拿地,有個最明顯的問題,拿地也存在比拼。
以汽車南站地塊為例,看看過程:
這幅地塊,起初的比拼,一直是聯發與守正,聯發最后一次叫價是11.7億,溢價率29%。
最后建發殺出,與守正比拼,最終叫價12.8億,溢價率41%。
相當于,建發直接搶走了兄弟企業看中的地塊。
如果放在之前的土拍,以限價15%的上限計算,聯發的叫價完全已經觸發搖號,無非是比拼最后的馬甲和概率。
來到如今的土拍市場,就是比拼最終的叫價。
此時的房企樓面價,就要考慮市場的售價,很明顯建發目前在福州的品牌溢價,已經非其他房企可以媲美。
換言之,同樣的地塊,建發的售價更高,它就有更高的成本基礎。
相當于,只要它看上,它就能以自己更大的利潤率壓垮競爭對手。
綜上,當福州供地減弱后,對于在榕的房企而言,儲備也變成困擾,一次性供應核心地塊,也帶來房企如何抉擇的困擾。
一旦遇到更溢價的對手,可能只能被迫降低利潤,否則就是空手而歸,儲備見底。
比如這次報名多幅的國貿、聯發、首開等,最終都是空手而歸。
售價的思考
再聊一個話題,即最終這些產品的售價,從土拍結束后,很多自媒體也開始預測,甚至喊出8W-10W的價格預期。
放在以往,一些優質地塊,個人會參考近期一些類似地塊做參考。
比如最受關注的高工地塊,參考肯定是朗云、天琴灣等。
天琴灣:樓面價3.08W,售價5.5W+溢價車位
朗云:樓面價2.6W左右,售價4.8W以上+車位
這兩幅地塊都觸發搖號,最終售價對比樓面價,貴了2.2W-2.4W,比例在80%左右。
這次高工樓面價3.8W,如果直接數據換算,6.6W左右。
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即樓面價是否存在溢價或者被限制?
對于朗云、天琴灣地塊,從土拍的結果來看,實際的預期絕對高于結果,無非受限土拍限價。
對于這次的地塊,沒有限制后,最終的地塊價值可能都比這些限制背景下的搖號地塊差。
對于高工地塊,如果僅從拿地過程來看,真正參與舉牌的房企并沒有報名的多,只能說房企的信心也一般。
最終建發拿地,無非也是提前看中,加上儲備不足,遇上勇士-守正拼命廝殺,否則溢價率不到20%,即可拿地。
綜上,對于高工地塊,最終售價肯定決定權還是在房企要如何打造產品的定位,給出什么樣的產品段等。
畢竟這個地塊也不規則,規劃難度不低,只是目前來看,個人感受預期沒有想象的高,暫定瞎猜:6.2W左右。
板塊影響
最后聊聊板塊影響,這次無非就是鼓臺的供應,以及東區,從最終結果來看,鼓臺的成交還是不錯。
近期拒絕拆遷的河南新村,目前看上去可能拆遷的概率也極高。
此時一個思考,目前鼓臺新拍地的預期,大部分都基于成交樓面價。
如果鼓臺繼續推進舊改,可能部分地塊的供需關系會被打破,實際的預期要下一個臺階。
所以,這次土拍看到部分地塊的超出預期的溢價,并不一定就代表市場有多好的轉變。
除此之外,這次南湖舊改,最終被榕發底價拿下,這個結果也是出乎意外。
目前榕發近期拿下三遠純商后,加碼南湖,整個東區的庫存都集中到一家房企身上。
按目前本土國企操盤的形勢來看,后面形勢不太樂觀。
按照此前群友分享的數據來看,南湖純商也分成兩個地塊,一幅容積率2.86,一幅容積率4.71。
合并之后的出讓,可以提供套均130平的房源接近2000套。
按目前福州的去化率表現來看,沒有一個盤,可以保證2000套的樓盤不賣成現房。
按常規的路線,如果無人拍賣,可以流拍,分割出讓,達到吸金,不過最終國企拿下。
1.8W的樓面價,對于二環內的純商而言,不高。
最少這個價格,后續的售價調整空間極大,整個東區的樓面價,大部分都在2W以上。
所以南湖最終的上市情況,以及定價,大概率會沖擊整個市場。
目前南二環,整體板塊低迷,除了當初中駿砸盤外,更多的因素其實是四大金剛。
中駿的影響是短時間的,而四大金剛長時間可能都揮之不去。
假如東區也遇上這樣的處境,屆時那些在售項目,特別存在競品房源的,要如何逃離?
盤點總結
這一次核心供地的土拍,對比這幾年頻繁流拍+底價成交,實際結果帶來的預期是足夠的。
最少整個樓市看上去有一定信心。
從實際過程的發展來看,牽扯的因素很多,實際的溢價率對比過往,依然不夠看。
對于最終售價,個人感受實際利潤,可能并不如此前限價的地塊。
限價解除后,一枝獨秀可能越發明顯,這樣的表現,進一步擠壓市場更加變形。
綜上,這場土拍,看上去夠high,想一想,好像也沒那么hig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