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語|文
賓語觀世|出品
八十大V坐東床,
懷抱十八美嬌娘;
曾祖娶了曾孫女,
這事尼瑪太反常。
所以寫下這首開篇打油詩,是因為最近反常的事情太多了。想我初學新聞時,老師告訴我,反常出新聞。什么是反常,就是不合常理的事物,與自然的和正常的現象相反的東西。
這種反常的東西,媒體在報道時,常常會把“必有妖”放在一起,意在告訴大家,事情反常就一定有奇怪的地方。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不知理把禍招,言不由衷定有鬼,邪乎到家必有詐。
前兩天,網友爆出來一個反常的事。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因為事出反常,被網友把槽都給吐爛了。
一份發給各街道(鎮)辦事處(人民政府)的《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局關于調整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的通知》顯示,經新區第20次管委會主任會議審議通過,決定調整新區高齡津貼發放標準。具體發放標準是:
80周歲至89周歲30元/月/人;
90周歲至99周歲100元/月/人;
100周歲至105周歲1500元/月/人;
106周歲至109周歲2500元/月/人;
110周歲及以上3500元/月/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普惠制度,既增強了高齡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意味著老年福利由救助型向基本生活保障型發展,這絕對是一件好事,善事,實事,人民群眾歡迎的事。
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局將于明年1月1日執行的高齡津貼發放標準被媒體和網友關注的點在于他們出手的闊綽,大方,大氣,大手筆:一位老人最高可以享受到每月3500元的津貼。
媒體覺得事出反常,于是打電話采訪核實,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新區內沒有110周歲以上的老人,以前有現在已經過世了……
燒餅是有,面包是有,原來是在鏡子里。這與醫院承諾給2歲以下娃娃免費看牙、超過80歲的女人生小孩政府免費撫養到博士畢業、婦產醫院承諾給男變女性的變性人免費接生是不是異曲同工呢?3500元挺好,沒有人能活著領到。
于是,網友們紛紛大氣起來。微博認證為“家/編劇/制作人/《審視》詩刊主編”的李猜2046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向200歲的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萬元敬老金,有網友不服,直接出到兩萬。
當然,只要有超過300歲的,愿意出1萬元的網友大有人在,有陜西網友甚至出到了每月100萬。
有網友忽發奇想:早知道十多年前就辦個假戶口了。切,有網友已經想好了,你能活到110歲,人家可以調整到120歲,再不行就上調到130歲,就不信鏡子里的面包還能讓你給拿走了。
為了不至于讓大家因為開篇打油詩的事產生疑問,這里解釋一下。這是一個真事,故事發生在蘇軾和他的朋友張先之間。張先(990年—1078年)是北宋著名詞人,天圣八年 (1030年)與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同榜進士,但他生的比歐陽修早17年,死的卻比歐陽修晚6年,比蘇軾(1037年—1101年)年長24歲,也多活了24年。
話說這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妥妥的一名文化大V。據傳張先在80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宴上,張先春風得意賦詩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老張先那心里真是公羊拉著母羊的手——羊羊得意呀。
蘇軾也即興賦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看到這里,大家明白了吧,“一樹梨花壓海棠”可不是寫良辰美景的,原本是描述老夫嬌妻新婚之夜享受魚水之歡的。
跑題了跑題了,接著正題說,就是那個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社會事務局,還有那個那個誰,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不做樣子、不搞形式、不是為了做給人看的,而是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把實事做實,好事做好?(作者:賓語)
出品 |賓語觀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