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述工作室
執筆 ashes of time
?1
如果美軍的戰斗力降至現在的5成,還能天下無敵嗎?
?2
如果美軍沒有情報偵察監視(以下簡稱情偵監)的支持,戰斗力還剩幾成?
?3
如果美軍沒有太空軍的“天眼”相助,其情偵監能力還剩幾成?
?4
美國太空軍于2019年底掛牌成立后迄今已經4年,如今其規模如何,武器裝備處于什么水平,作戰能力有多強,部隊如何參與聯合作戰,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美軍的整體作戰因此會發生什么變化?
太空是現代戰爭和未來戰爭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領域,這已經是共識,但發展太空能力不僅需要相當的財力還得具備高精尖的科技,只有少數國家來得起。近年來,我國在航天領域發展迅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令國人振奮。但橫向與比較就會發現,我國與美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僅以在軌軍用衛星數量為例,截至2022年5月,我國有139顆,美國有231顆,我國比美國少92顆。如果范圍擴大一些,把所有在軌衛星(包括民用衛星)計算在內,我國和美國的數據分別是535顆和3415顆,換句話說,美國是我國的6倍多!考慮到部分民用衛星在“灰色地帶”和戰時可以轉化軍用,上述數據差距不可謂不大。
主要國家的衛星數量(截至2022年5月)
地面的坦克,海上的軍艦,天上的飛機,這些是看得見的武器裝備,數質量上的差距肉眼可見,容易引起民眾和決策層共同的關注和重視。但太空過于縹緲,遠離人們的視線,不好刷存在感,難以引起關注。然而,很多時候恰恰是這個不為人關注的領域,在幕后影響甚至決定著戰爭的勝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是地面武器的天下,飛機出現之初,其地位和氣球差不多,主要是用于偵察,為地面部隊提供情報信息和目標指引。當時,極少有人預見到空域在不久以后將成為戰爭雙方激烈交鋒的戰場。
“天空”如此,“太空”也會如此。要是以為衛星等天基平臺和當年的飛機一樣只是提供情報信息、偵察監視、目標定位、預警指引作用,那說明你只看到當下,沒看到未來。美國空軍部助理部長小威廉·B·羅珀 (William B. Roper Jr.)曾于2020年表示,空軍在與SpaceX公司的合作中,發現SpaceX公司“星鏈”衛星的控制模式非常靈活,軍隊可以學習該公司的衛星控制模式,可以在作戰中充分利用天基系統作為武器平臺。戰爭越打越遠已經是現實,越打越高也不會太遠了。所以,美國太空軍會有多重角色,現在主要是不知疲倦全天候工作的“眼睛”,一直盯著對方,未來還有可能是強有力的“拳頭”,太空中衛星之間互相攻擊或通過天基平臺從太空直接閃擊地面目標。實際上,第二種能力是美國太空軍非常期待和將要重點發展的能力。道理很簡單:如果只有第一種能力,那就只能給其他軍種當“眼睛”,始終是配角兒;只有具備第二種能力,自己動手作戰,才不會仰人鼻息,才能凸顯本軍種的地位。
美國各軍種都喜歡特立獨行,一定要搞不一樣的東西,顯得自己和別的軍種不同,比其他軍種強。太空軍也是如此,比如其在編制上只有3級,比空軍減少了2個層級,管理指揮體制更加高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太空軍有兩個非常特別的部門:
一是太空發展局。太空發展局的主要任務是致力于采購低成本的衛星系統,為太空軍的未來發展提供新的可能性。其遠期目標是建設基于地球近地軌道的衛星定位/導航、衛星通信、導彈防御以及太空作戰管理系統;近期目標是通過SpaceX等公司的可回收火箭技術,將大批量的小型紅外探測衛星部署到地球近地軌道上,衛星之間通過激光通信方式組網,形成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紅外導彈預警系統。截至2023年9月,該局已經在地球近地軌道上部署了23顆紅外探測衛星,計劃至2026年部署1000顆衛星。
二是太空快速能力辦公室。該機構是太空軍最機密的單位,由太空軍作戰部長直接領導,主要負責靈活機動地采購太空系統裝備,保障太空作戰司令部的作戰任務。該單位無需公開預算計劃,采購10億美元以下的裝備都不需要外部審批,自行決定采購,采購情況從不對外披露。近年來,該單位的采購經費逐年上漲,從2021年的37億美元上漲至2023年的65億美元,該辦公室主任凱利·哈米特(Kelly Hamett)稱增加的經費主要是針對中國。
太空軍的頭頭們要對付中國,可不只是說說,而是已經付諸行動。美國在全球有6大地區性聯合司令部,太空軍只在其中兩個地方駐點,一是印太戰區,二是歐洲戰區,顯然是沖著中國和俄羅斯來的。如今,美國在軌的導彈預警衛星配合美陸軍的薩德反導系統以及海軍的“宙斯盾”反導系統,會極大制約我火箭軍的導彈攻擊能力(受地球曲率影響,地面雷達能探測的有效距離只有幾十公里到幾百公里,對導彈的早期預警主要依靠在軌的偵察衛星)。
基于太空領域的重要性和了解對手、研究對手、超越對手等考慮,本工作室于2023年完成了一項醞釀幾年之久的課題項目《美國太空軍軍力評估報告》。本報告回答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關于美國太空軍的11個問題
(1)美國太空軍的組織架構和編制體制是怎樣的?
(2)美國太空軍的指揮體制如何運行?
(3)美國太空軍有哪些優勢,又存在哪些問題?
(4)美國太空軍未來的動向和趨勢是怎樣的?
(5)美國太空軍的條令條例具體是哪個部門負責制定的,目前出臺了哪些條令條例?
(6)美國太空軍的資產(武器裝備系統)有哪些,具體參數有哪些,性能如何,參戰表現怎樣?
(7)美國太空軍如何采購武器裝備?
(8)美國太空軍為什么非常重視和民間航天公司(以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星艦”為代表)進行合作?
(9)美國太空軍如何組織訓練,目前為止組織了哪些演習訓練,內容和效果如何?
(10)美國太空軍如何與其他軍種進行聯合作戰?
(11)美國太空軍官兵為什么學歷普遍較高,而且女性明顯多于其他軍種?
《美國太空軍軍力評估報告》共約10萬字,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美國太空軍軍力綜合評估(約2.6萬字),二是美國太空軍實力清單(約7.6萬字),報告中重要的數據和信息均以腳注形式注明了出處(腳注280多個),報告最后還附上了撰寫本報告的資料來源(主要是依據美國官方和軍方的開源信息)。
美國太空軍架構示意圖
整體評估部分主要包括:一、綜述,對太空軍的概況及指揮管理情況進行了介紹;二、能力評估,詳細分析了美國太空軍的五大優勢與和五個弱點;三、建軍以來的主要動向,包括主要動向、演習演訓情況、涉我活動情況、未來趨勢研判等;四、對策建議。
實力清單部分的內容包括:一、太空軍概述,包括簡介、太空軍現任一把手即作戰部長的人物畫像、太空軍的編制情況、歷史沿革、主要武器裝備,其中主要武器裝備部分是重點,細分簡介、主要性能、重要參數、參戰表現四個方面展開;二、對太空軍的各級部門和單位進行了詳細梳理,包括太空作戰司令部(負責作戰)、太空系統司令部(負責采購武器裝備系統)、太空訓練與戰備司令部(負責編寫條令和訓練)、印太-太空軍司令部、中央-太空軍司令部,以及太空軍兩個非常特殊的部門——太空發展局(負責采購低成本衛星,與馬斯克的公司有密切合作)和太空快速能力辦公室(繞開繁瑣的采購流程快速采購太空軍武器準備),最后還專門梳理了負責太空軍指揮的太空司令部的情況。
與此同時,我們還策劃了兩類配套課題,一是“太空軍主要將領人物畫像”(15個主要職位),每個人物的畫像5000字+,15個現任指揮官共計約8萬字。每個將領的人物畫像分7個維度展開,分別是基本情況、履職情況(含任職經歷、教育情況、所獲榮譽)、政策主張(含對華態度)、能力特點、人脈關系、主要缺點、附件(含履歷表和主要參考資料);二是“與美國太空軍有合作關系的民間航天公司調研報告”(預計約8萬字)。這兩個配套課題與“美國太空軍軍力評估報告”一起,對美國太空力量的了解和掌握就比較全面和深入了。其中,“太空軍主要將領人物畫像”這個配套課題已經完成,“與美國太空軍有合作關系的民間航天公司調研報告”這個配套課題目前已經完成三分之二的內容,預計將在2024年6月前定稿結項。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和《兵道》,從軍約20年,現成立工作室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