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到6日,“全球6G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辦。會議上展望了6G網絡架構,探討了6G關鍵技術,并發布了《6G網絡架構展望》和《6G無線系統設計和主要特征》兩本白皮書。
巧的是,12月6日,“世界5G大會”在鄭州舉辦。會議上探討5G-A技術,多個論壇交流5G+X行業應用賦能,并舉辦5G融合應用揭榜賽。
當下與未來,就這樣激情碰撞,交相輝映。
從這兩個大會的主題差異可以看出,5G目前聚焦的是怎樣最大化先發優勢,把已有的技術用好,其中行業應用是主攻的方向。
比如,為期三天的世界5G大會包含了如下的多個論壇:5G+綠色環保、5G+智能制造、5G+智慧交通、5G+油氣能源、5G+中醫藥、5G+醫療衛生與健康、5G+智慧農業育種、5G+智慧文旅、5G+智慧礦業等等。
而全球6G發展大會則要技術化地多。在大會上,多位院士、科學家和專家發表演講,內容涉及到6G的愿景和標準化進程、韓國及歐洲的6G研究進展、中國IMT-2030對6G的推動進展、以及通感融合、普惠智能、網絡架構演進等方向的技術研究。
這正是移動通信發展的范式:上一代穩定運營,當前一代商用推進,下一代技術研究。
從ITU的6G愿景來看,6G是5G的延伸和增強,將5G的三大場景擴展到了六邊形。其中,eMBB增強為沉浸式通信;mMTC增強為超大規模通信,不再強調機器類型通信;uRLLC增強為超可靠低時延通信,首字母從ultra升級為hyper。
此外,ITU認為的三個新增場景為:通信感知一體化、AI與通信融合以及泛在連接(空天地海一體化)。這三個場景其實在5G-A中也正在研究。可以遇見,這些場景的技術研究將在5G-A打下基礎并進行初步的市場教育,并在6G進行增強,將商用推進到新的高度。
從下面ITU的6G能力圖里也可以看出,在這15項能力里面,有9項是對5G的增強,6項被認為是6G新增加的。
標準的演進持續向前,?雖然天翻地覆的躍遷式變革難以發生,但潤物無聲的穩步推進卻可能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驚喜。
最后引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在全球6G發展大會的倡議:
站穩腳跟,仰望世界,攜手打造夢幻6G!
如需《6G網絡架構展望》和《6G無線系統設計和主要特征》這兩本白皮書,可以在IMT2030推進組官網下載:
https://www.imt2030.org.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