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場合之外,我的生活相對單純簡單,我喜歡整潔、有序的生活狀態。
這種狀態延續到工作中,是取舍之后的結果,它會讓我從容地面對一切,享受設計的純粹。”
方磊很健談,總能準確地找到話題的關鍵詞,不回避問題,輕松而愉快。
▲ 工作中的方磊
PART 1
喜歡安靜的生活
▲方磊的F House
生活里的方磊喜歡安靜,經歷過創業的艱難,現在的他更希望生活純粹一些,在家能夠享受片刻的慢生活。
F House是方磊為自己設計的家。
對于家,他希望能營造一種慢生活、簡單而干凈,因此在收納功能和物品歸整上他幾乎做到了極致,讓自己能夠完全放松,去從容面對生活的繁瑣。
▲居家辦公時期:方磊的辦公區
方磊的項目常常給人極簡的感覺,精致而冷淡。但我很喜歡那些細節里透出的溫度,視覺上的干凈相反很治愈。
CHATING
張然:設計自己的家,做自己的甲方,會不會相對更容易?
方磊:不會,裝修確實是一件非常復雜和糾結的事,為自己做設計,其實障礙更多。
張然:哪方面的障礙呢?
方磊:裝修要花錢,自己又沒那么多錢,障礙就出來了。我是一個在意細節的人,所以各方面都會希望做得更好,想做好,就會跟自己較勁,其實這個過程挺痛苦的。
做甲方的項目一樣有取舍、有矛盾,但自己的項目,這個矛盾被放大了。
張然:F House設計得很干凈,我感覺挺像你的風格,冷靜,干凈!對于F House、你最希望表達的是什么?
方磊:我其實沒有框定什么風格,但很多人看我的住宅,可能覺得不夠溫馨,這跟我本人的生活方式有關,我喜歡安靜的慢生活,不喜歡家里有太多裝飾元素。當所有的物品各歸其所,生活井井有條,會讓人更加從容、高效。
張然:你會把自己的理念推及給你的甲方業主嗎?對于當下的新人居,你認為最需要的是什么?
方磊:我覺得好的生活方式,一定會用到甲方的項目里。比如我會去思考當下最舒適的生活方式,人入戶的動線,東西拿取的習慣。收納一定是隨取隨放,便于整理的,這樣不至于凌亂。
之所以說“新”人居,正是每個階段的需求不一樣,但說到底,還是以人為本,服務于人。設計上所作的創新,是把當下最好的狀態和理念,更新到人居設計里去。
PART 2
理性始終帶著感性 為空間注魂
▲方磊喜歡獨自思考
我們從他的項目里看到的是理性與克制,但交流中的他,在我看來更加感性!
他會在常規的設計手法中去加以變化,并執著地去尋找和感受空間的意境,在與建發的合作項目中,方磊用形、色、質、韻四個維度的設計手法,詮釋詩意東方。
我們在方磊的項目中,很少見到風格明確的東方元素。在這個項目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將簡潔、安靜的生活方式與東方意去做融合。
CHATING
張然:你認為自己是個感性的人嗎?你做設計的慣性思維,是感性主導理性呢,還是理性主導感性?
方磊:我認為自己是感性的,雖然很多人看過我的項目呈現是理性和克制的,但切入點一定是感性開始,由感性為出發點去帶動理性思考。
尤其在做設計的前端,我會由項目的需求想到很多很多東西,然后去組織它們、構架空間、思考細節,這些過程都會注入感性的部分,它是魂。
但最終落地實施、從畫圖到施工,這些工作又必須由足夠的理性去完成。可以說理性是為了支撐和達成感性。
張然:詩意東方這個項目中,你所說的形、色、質我們都很好理解,能單獨講講“韻”是指的什么嗎?
方磊:形、色、質是我們常用的手法,呈現出來是直觀的。但空間就和人一樣,好看的人不光是靠皮骨支撐,還有神韻,韻其實也是能看到的。“韻”表現在空間里,就是意境,走進一個空間,它帶給人的是熱烈?是安靜?是活潑?是清爽?也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韻是靈魂,是形、色、質這些表現形式的升華。
PART 3
有舍有得 從容進取
2021年,壹舍第四次搬家,新的辦公樓一度成為熱點,這既是方磊為團隊作出的新規劃,也是他對于辦公空間的理性思考與設計理念的真實表達。
方磊很在意自己的工作狀態,同樣也希望為團隊營 造一個相對舒適的工作環境。
CHATING
張然:從創辦壹舍,到現在,你覺得自己和團隊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方磊:創業初期是很艱辛的,沒有生活,只有工作,埋頭做項目是我們的常態,但我不喜歡這樣的狀態,它不利于團隊的長期成長。
就像壹舍的名字一樣,我們一直在做取舍,我相信有舍才有得。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激進地學習之后,能夠從容的面對市場的需要,不必急功進利。到現在我已經能夠區分工作與生活,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團隊的發展、掌控方向。
張然:這次搬辦公室,是基于什么考慮呢?是因為公司的擴充嗎?
方磊(自嘲):因為自己缺乏規劃性,導致我們搬了四次辦公室,比如上一次搬家想的不夠長遠。結果越來越覺得不夠用,于是沒多久就搬到同園區里更大的樓房。
張然:哈哈,位置不夠用,這不就是公司擴大了嘛?
方磊:其實人員沒有擴充呀,只是自己在工作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需要更大的空間去操作。
張然:你是說公司規模并沒有擴大,那是什么想法讓你決定重新裝修、搬進這么大的辦公室呢?作為老板,在沒有新的產出的情況下,投入這么大的成本,僅僅為了提升辦公環境,大多數人可能不會這么干吧。
方磊:這個投入對于我來說是值得的,當然控制成本是所有業主都會考慮的,所以當時做辦公室的改造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和我家裝修一樣,但結果是滿意的。
我比較在意辦公空間的品質,也希望給員工制造一個比較好的工作氛圍。當時辦公室茶水間很小,人多的時候運轉不開;材料間也小,只夠陳列收納,設計師選材料的時候不大方便對比。新辦公室的狀態確實要好用很多,材料間是原來的五六倍,我們同時規范了采購部,定期會對材料進行更新、整理歸類。設計師在選材時候操作更方便。我們還有一個可以容納60人的沙龍區域,方便我們每個月開展交流活動,定期邀請合作品牌為設計師培訓新材料。
經歷了之前的“不夠用”,這次索性選擇大一點的空間,人在里面更舒適,做起事來不要縮手縮腳,工作也會更加高效。
張然:目前的壹舍團隊有多少人?我們的主要項目類型有哪些?
方磊:目前公司有50多人,我不太會挑項目,所以各類型都有。但從占比來說,酒店和商業會比住宅更多一些。這也是近幾年業務版塊調整規劃的結果吧,我會更傾向于做有創新挑戰,趣味性更強的項目。
張然:未來對公司團隊,或者說對自己,有哪些期許?
方磊: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跟隨潮流的人,不論市場如何變化,我都希望我們的團隊能夠始終從容面對,保持自己設計的方向和創造力,在每一個階段,都能有新的輸出。我們也會不斷地、激進地去學習、去創新,為行業的發展起到引領的作用。
設計于取舍間 生活在從容里
從容這個詞,在對話結束后,一直縈繞在我腦子里;我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工作的狀態,是否是從容的,高效的。從事設計媒體的幾年里,我有沒有想過設計給自己會帶來哪些改變?
從容的生活狀態并不容易,讓自己從瑣碎的家務中剝離出來,享受慢生活;從容的工作更不容易,當下市場變化快,不隨波逐流已是難得,更難的是適度取舍,為自己留出思考未來的空間,用效率換取發展。
城市建造家2023設計機構走訪計劃,對話當代現象級設計師,收錄具有時代和地域意義的設計案例,不一樣的設計觀。
本文素材由壹舍設計提供,城市建造家保留原創觀點
轉載請聯系授權,盜圖必究!
| 約稿合作 |
| 往期走訪回顧 |
More……
| 近期活動回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