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陽氣始至。
由于冬至特定的節氣和自然環境,詩人墨客們都會感嘆時光與人生,感嘆歲末與寒冬。
今天就為大家準備了幾首冬至詩詞,讓大家在寒冬之際,感受冬之韻。
冬至,詩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但寫這首《小至》時,他的生活還是比較安定的,心情也比較愉悅。
天時與人事,每天都變化得很快,轉眼之間又到了冬至,過了冬至,白日漸長,春天又會回來了。
那些刺繡的女工,因白晝時間變長而多繡了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已飛動了葭灰。
堤岸好像在等待著臘月快點過去,好讓柳樹能夠舒展枝條,抽出新芽,山間也想著要沖破寒氣,以便讓梅花綻放。
我雖然身處他鄉,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的沒有什么不同,因此,且讓小兒斟上酒來,待我一飲而盡。
“冬至”中的“至”是“極”、“最”之意,也預示著整個冬天黑夜最漫長的一天,也是冬日寒冷的時節。
然而,詩人卻以飽含生活情趣的態度看待“冬之最”,它蘊含著春的生機與希望。能夠在黑夜最漫長的冬至想到春,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身處他鄉,詩人卻無異鄉感,也表現出詩人隨遇而安的豁達與釋懷。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恰逢冬至佳節來臨。晚上,我手抱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親人想必今天晚上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吧!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吉祥寺:在杭州,即后來的廣福寺。寺中牡丹最盛,在宋時,是一個名剎。
一般人都在牡丹盛開時游吉祥寺,蘇軾卻冒著蕭蕭寒雨在冬至日獨游。詩在率意落筆中表達出一種清雅自賞的風致。
《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今日太陽處在最南端,我家倒顯得清靜。
家中貧困,故而過節一切從簡,身體衰老了,害怕年齡一直在增長。
祭祀祖先時大家都相互攙扶著,吃完后,我早早地睡去了。
唯一期待的便是想做一個關于春來的好夢,想必那時我已經身在春意盎然的鏡湖邊了。
《冬至夜作》
〔唐〕韓偓
中宵忽見動葭灰, 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 九重先覺凍云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 陽氣今從地底回。
不道慘舒無定分, 卻憂蚊響又成雷。
葭,指葭莩(jiā fú),意思是蘆葦桿里的薄膜。
夜深時分,忽然感覺葭莩之灰動了,原來是冬至到了,想必外面枝頭已有早梅盛開。
田野之中,枯草應時節變化,也應該返綠了,那九重天中的凍云也已散開。
陰寒的冰層就不要堵塞河流了,從今日開始,陽氣從地面漸漸升起。
不要說命運悲慘或是富貴人力難以改變,卻擔憂許多蚊子聚在一起會響聲如雷。
時至冬至,意味著已經到了寒冷時節。
不過,正如杜甫在《小至》里所寫的那樣,“冬至陽生春又來”,冷的冬來了,暖的春也就近了。
讓我們攜手至親至愛,跨過嚴寒,期待明媚春日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