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在寒冷的冬季,家長們更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們都會比較怕冷,步入冬季,天氣寒冷,防寒保暖很重要!下面若蘭媽咪為大家精心搜集了關于幼兒冬季防寒保暖的小常識,歡迎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衣服要保暖、舒適
“寒流”來襲,冬季寶寶穿衣的學問可不小,寶寶的保暖以頸部、腹部、腰部和足部為重點。有的媽媽認為,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而忽略了寶寶的內衣。殊不知柔軟的棉內衣不僅可以吸汗,而且還能讓空氣保留在皮膚周圍,因此阻斷了體熱丟失,寶寶不容易生病。
記得給寶寶準備一件輕薄的小棉服,既擋風又保暖,要比多穿幾件厚衣服都御寒,而且活動靈巧方便。因為小棉服內層與外層中間夾著蓬松的棉花,它可以吸收很多空氣,由皮膚體溫散發的熱量先穿透棉服內層,然后滲入中層的棉花中,由多層空氣吸收并且圍護在皮膚四周,而棉服外層則不易讓冷空氣入侵,因此有著良好的保暖作用。
頭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
如果陪幼兒出去戶外活動的話,一定要注意給幼兒保暖,抵御嚴寒,適時增加衣服、穿好棉鞋棉襪,戴好手套,帽子、圍巾,防止凍壞身體、凍傷手腳。同時應隨氣候變化而增減,在活動前或進入有暖氣房間時應脫去外衣。
不要給寶寶穿化纖衣服,因為皮膚在寒冷時處于收斂狀態,汗腺分泌減少,因而皮膚干燥。而化纖衣服易產生靜電,它會加重皮膚的干燥和不透感。不要給寶寶穿高領毛衣或絨衣,雖然它可抵抗風寒,但容易引起頸部瘙癢及蕁麻疹。不要給皮膚過敏的寶寶穿羽絨棉服,因它可誘發全身皮膚出現皮疹及支氣管。
冬季防寒保暖固然重要,但保暖過度,容易使機體的調節和適應能力下降,耐寒能力降低,反倒容易引發一些疾病。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到冬季,家長們就會給孩子穿的特別“笨重”,但是幼兒在不斷地運動中會發汗。汗水就把內衣濕透,而小孩不會表示需要更換內衣,只能憑自身的體溫把濕衣暖干,天天如此,容易傷風感冒,對健康不利。
2、不要穿著厚衣服睡覺
孩子睡眠時,家長應注意加強寶寶腹部、足部的保暖,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嬰幼兒更應該注意這個問題。在冬季,由于擔心寶寶睡覺踢被子而受涼感冒,不少媽媽會以衣代被,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衣服睡覺。但太厚的衣服裹住寶寶,會使寶寶的肌肉不能完全放松,呼吸、血液循環也不舒暢,會導致寶寶夜驚等現象,反而不能進入深睡眠。因此,最好讓寶寶穿舒適寬松的純棉內衣。如果擔心寶寶踢被子,可以準備與溫度相適應的睡袋。
3、溫暖的食物不可少
食物也是最快可以讓身體感到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熱騰騰的飲食。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考慮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類及其制品等。
晨起吃熱粥。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吃點能量高、熱性的食物。冬季天氣寒冷,幼兒需要的能量和熱量也相應增加,因此應增加些能量高、熱性的食物。如肉類、魚類、家禽類、乳類、豆類等等。此外也要注意補充紅棗、紅豆等健脾補血的食物。同時也要多吃水果蔬菜。
補充含鐵、鈣的食物。怕冷與缺少鈣和鐵有關。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氣候使得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線粒體內氧化釋放出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籽、酵母、乳制品、葉類蔬菜。
4、充足睡眠養陽氣
中醫提到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是人體溫暖的來源,陽氣不足時容易精神倦怠和怕冷。充足睡眠可以補充陽氣的不足。充足睡眠及休息,身體才有足夠的體力去抵抗外來寒冷及壓力。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后。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睡覺時不要貪暖而蒙頭睡。被窩里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變得混濁不堪。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睡覺,就會感到胸悶、惡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5、注意室溫與空氣流通。
空調、暖氣溫度過高,室內外溫差過大,會讓人感覺更寒冷。因此,室內溫度最好設為18℃至20℃。空調或取暖器的暖風口不要正對著孩子,且最好每隔兩三個小時打開一下緊閉的窗戶,讓空氣適當地流通一下。長時間生活在門窗緊閉、有暖氣和空調環境下的孩子,空氣不流通,不利小兒的健康。另外,使用空調或取暖器都會使空氣變得比較干燥,最好在附近放上一杯水來保持濕度。
6、適度的戶外運動和鍛煉。
冬季由于氣候寒冷,人們多不愿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戶外活動和鍛煉可增強幼兒體質,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蝕。
有些家長惟恐孩子凍著,天氣一涼,就不讓幼兒出屋,幼兒呼吸道長期不接受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鍛煉,接觸了感冒病人后,因對病原菌抵抗力差,很易患病。堅持讓幼兒做戶外鍛煉,讓幼兒利用空氣和陽光鍛煉身體和皮膚對寒冷的反應,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對環境冷暖變化的適應能力和身體免疫力。同時不坐涼地:冬季地面溫度很低,幼兒坐在上面,體內的熱量就會大量散失,容易感冒、腹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