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構決定功能”的聯想
隨著你們漸漸長大,會有機會聽到各種對“中國道路”質疑的聲音,特別是西方世界津津樂道的“民主”,好像找到了中國的“罩門”。我們有些人面臨指責,也好像“舌頭短了半截”。我很贊成你們對“西方民主”和“中國道路”做一些分析研究。
我先談一點“觸類旁通”的科學現象。
科學中有個概念叫“結構決定功能”。譬如同樣的碳元素,既可以構成“無定形碳”,送進火爐里燃燒,也可以構成石墨,為原子反應堆減速。還可以構成金剛石做切割工具,構成零維結構的富勒烯、巴基球、碳納米管,甚至構成強化碳復合材料,制造太陽飛船派克號的隔熱盾。再譬如同樣的氨基酸,按照不同排列順序和空間結構,構成的蛋白質功能會一本萬殊。還有4種堿基經過不同的互補配對,構成的DNA雙螺旋能記錄無限豐富的生命信息。
你們知道中國的解放戰爭是怎么打的嗎?
1946年6月,國民黨的軍隊有430萬人,裝備精良,陸海空齊全。解放軍只有170萬人,連“小米加步槍”都談不上,有槍的只有60萬人。但是到了1949年,解放軍兵力已達550萬,裝備也“鳥槍換炮”了。這些“兵源”是哪里來的呢?除了翻身農民踴躍參軍,你們知道嗎,其中280萬人是“俘虜”的和“陣前起義”的國民黨士兵。占了解放軍一半還多,其中不少還擔任了連排長。這些一觸即潰的“國軍”,為什么加入“共軍”后搖身一變,成了英勇善戰的人民武裝呢?原來他們都是貧苦的農民子弟,被“抓壯丁”后受盡欺壓,解放軍通過訴苦、新式整軍活動、士兵委員會、支部建在連上等辦法,把這些“俘虜兵”整合進了自己的“結構”。于是“無定形碳”就成了“金剛石”。
碳的同位素
如果說“內戰”不算數,那就看看朝鮮戰爭。麥克阿瑟曾經放言“我們將繼續進攻,全力進軍鴨綠江。別讓一堆中國洗衣工阻擋了你”(We're still attacking and we're going all the way to the Yalu. Don't let a bunch of Chinese laundrymen stop you.) 因為當年中國人在美國大多是開洗衣店和中餐館的,怪不得“麥帥”把志愿軍看成一堆洗衣工。他傲慢的代價已經世人皆知,我只想說一個志愿軍戰士,他叫劉光子,我父親在朝鮮戰場曾經采訪過他。劉光子一個人俘虜了63個英國兵,而且是英軍王牌“格洛斯特營”的,這簡直是現代戰爭史上的奇跡。特別要強調的是,我們的“孤膽英雄”劉光子,并不是“根正苗紅”的解放軍老兵,而是一名“解放戰士”。但他已經從“無定形碳”轉化為“金剛石”了。
讓我們把尺度再放大,100多年來,我們的民族從留辮子、包小腳、抽大煙的“東亞病夫”和“一盤散沙”,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但他們的組織方式不同了,結構不同了。無論怎么說,這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中國體制、中國道路帶來的結果。
當別人把中國的制度說得一無是處時,作為老年人,往往不會從概念和思辨上糾纏,而更多從自己的經歷和體驗出發。我前幾天看一篇BBC對以巴沖突的報道《當死亡從天而降,你能躲去到哪兒?》。一位母親說:唯一能試著安慰孩子的方法就是告訴他“聽到爆炸聲的時間要比實際發生晚一點點”。這也算是關于聲音傳播速度的“科普”吧。我不由鼻子一酸,想到我一歲時在洛陽,媽媽抱著我跑防空洞躲避轟炸。每次都會聽到人群中恐慌地互相打問,來了幾架日本飛機。我趴在媽媽懷里大氣不出,也學著小聲問“媽媽,幾架?”媽媽總是輕聲安慰我“孩子不怕,一架。”這是我人生最早使用語言交流和有了數字概念。
誰能想到我們這樣一個任人宰割蹂躪的國家,短短半個多世紀,竟然船也堅了,炮也利了,能和世界一號強國美國比肩而立呢?如果我們的體制那么不濟,又如何解釋中國崛起的不爭事實呢?
1900年代中國近代實業家、革命家、航空工程師謝纘泰繪制的政治漫畫《時局圖》
在我的人生記憶中還有些烙印是永不磨滅的。1962年我剛上大學時,讀到了剛果民族英雄盧蒙巴被殺害的消息,比利時殖民者把盧蒙巴的遺體用強酸腐蝕干凈,只留了一顆金牙帶回布魯塞爾。記得我一個人在珞珈山梧桐樹的林蔭道上久久徘徊,低聲吟唱著盧蒙巴的詩譜寫的歌曲而熱淚盈眶。這首歌至今都沒有忘記。
此后無論誰說他家的制度多好,我也要看看他實際上都干了些什么?
其實一個國家選擇什么制度和道路,都是由他們自己的歷史、文化、經濟各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如同地勢決定河流的走向。別人的日子怎么過,完全應該尊重別人的選擇。這便是中國人所說的“求其所同,敬其所異”。現在人人都知道“保護生命形式的多樣性”,為什么就偏偏容不下社會制度多樣性存在呢?我想在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地球上,一定也還有“一球兩制”或“一球多制”吧。
我要告訴你們一個識別真偽的“竅門”,當別人攻擊我們中國的道路和制度時,只用想一想:他愛我們嗎?真的為我們好嗎?如果他發現我們的抱負不僅限于生產玩具和牛仔褲時,仍祝福我們繁榮昌盛嗎?再想一想,如果我們這么一塌糊涂,還值得他們如臨大敵嗎?看清這些問題,就不會被別人“忽悠瘸了”。
法國卡通畫家亨利·邁耶的漫畫《中國帝國主義》
等你們長大了,當然有責任向全世界說明我們的中國道路。還要發現和學習其他制度的長處,承認和改進我們制度的缺陷。但絕對不能陷入“辯誣”。你們知不知道魯迅先生的話:只要站在‘辯誣’的地位的,無論辯白與否,都已經是屈辱。制度不是“花瓶”,“管用”是硬道理。我們決不能干“圖虛名而得實禍”的蠢事。
更要牢記“事實勝于雄辯”,我們的道路自信也都是來自既往的事實。不妨設想,如果一個叫花子,天天鬧著要和富人結成“命運共同體”,是不是只能讓人家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你們一定要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更美好。
1961年1月17日剛果民族英雄盧蒙巴遭比利時殖民者殺害并投入硫酸池,遺體僅留下一顆金牙。
作者簡介
趙致真,男,1943年生,196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首批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985至2003年任武漢電視臺臺長,曾任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會長、中國科教影視協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武漢市科教影視協會理事長、中央電視臺大型科教電視欄目“科技之光”主編,著有《播火錄》(北京出版社,2019年6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