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按:
山靈推出耳塞產品至今已經有五年之久,期間為燒友們帶來了多款入門到中端級別的塞子,燒友圈中也不乏關于“山靈是否會推出萬元耳塞”的討論。近期,山靈新品耳塞Majestic終于問世,為山靈粉絲們提供了一個組建“旗艦西裝套”的機會。
-外觀設計采用黃花梨木、回字紋等傳統文化元素,國風色彩濃重;
-關閉靜電單元開關時,高頻已然十分華麗,打開開關后極高頻的表現進一步加強;
-用山靈旗艦播放器驅動時,搭配的效果和諧、耐聽。
引子:旗艦之路
不少玩HiFi的朋友在組建自己的音頻系統時,喜歡基于手頭的器材,優先考慮是否能組成同品牌的“西裝套”。除了某種認知上的“神秘加成”外,也是因為品牌在研發器材時,大多會拿自家的器材來搭配,并以此為依據調整器材的聲音。除了出自同品牌外,參與搭配的器材檔次要匹配,才能發揮“1+1>2”的效果;萬一匹配不了,比如手持旗艦播放器卻沒有旗艦耳塞可選,套裝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這樣的情況并不罕見。比如近年,山靈的粉絲們就有過類似的疑惑。
我從2018年的ME100開始一路看著山靈耳塞系列產品線發展到今天。五年的時間里,山靈ME、MG兩系列耳塞逐步覆蓋了入門級到中端價位,讓許多燒齡不長、主要玩便攜設備的朋友逐漸認識到這個國內老品牌的創造力。
而在關注山靈的燒友群體中,關于“萬元旗艦”的呼聲從大約一年前ME900上市時,甚至更早的時候,到現在一直就沒斷過。在這個各家品牌都在快馬加鞭沖擊高端的年代,山靈耳塞的檔次也在隨著后綴數字的不斷變大而提升,但“萬元級”這道無形的門,山靈距離邁過去,還差了最后的一步。
不過,仔細想想,燒友們對山靈旗艦耳塞的期待倒也不是瞎起哄,而是實實在在的迫切需求。在山靈推出的前端器材中,且不提傳統的桌面、臺式設備,僅僅是萬元級旗艦播放器就已經經歷了M8、M9、M9 Plus三代了,其他的桌面前端如EM7、M30等等也都定位不低于萬元檔。可相對應的耳機器材,卻總覺得差了點意思——我當然不是說ME900、MG800這些塞子實力不足,只是塞子的定位和旗艦前端之間多少會讓人產生落差感。于是,“組一套山靈旗艦西裝套”,關鍵就看山靈什么時候推出萬元級耳塞了。
在燒友們和前端器材的雙重等待下,山靈Majestic在2023年的年底“姍姍來遲”。
開箱:國風古韻
盡管在網上看到Majestic的信息時已經大概知曉它的模樣,但當我拿到Majestic的時候,一開始反倒有點小失望:Majestic采用樹脂外殼、類公模造型的腔體設計,很難將它和其他相同或更低價位的耳塞拉開檔次上的差距——要知道此前的ME900就已經用上純鈦金屬腔體了。
不過,對于旗艦耳塞的外觀,山靈顯然下了一番功夫,并未草草應付了事。Majestic的面板部分采用了黃花梨木材質制成,接觸過家居用品行業的朋友,對于這種材質一定不會陌生。黃花梨木有著穩定不易變形的特性,木頭紋理致密、細膩,常作為高檔的硬木家具材料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我手上的這副塞子,面板木紋深淺相間、錯落有致,雖然稱不上是最上等的紋理,但保留住了那股韻味。
在面板的下端,鍍有一角金色的回字紋。回字紋是古典家具、瓷器上源遠流長的經典裝飾圖紋,與黃花梨木之間的視覺效果也比較協調。從ME900的山水畫鏤空設計,到Majestic的黃花梨木搭配回字紋,山靈把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大膽應用到HiFi器材設計上,效果很獨特。
耳塞標配的線材是一根8股18芯單晶銅鍍銀線,采用250D*4C防彈絲屏蔽Litz結構編織而成。這種規格的線材,算得上當前主流萬元級耳塞標配線的常用配置。不過,線材只有4.4mm平衡頭一種配置且不能更換插頭,包裝內也不配3.5公轉4.4母轉接頭,用起來可能會有所不方便。考慮到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中高端播放器都配備了4.4平衡耳機口,這個問題倒也無傷大雅。
在配件方面,Majestic準備得較為完備。打開外包裝紙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玫紅色、仿鱷魚皮紋路的真皮大盒子,內部耳塞收納盒也由同樣的材質做成;不同種類和尺寸的14對耳塞套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選擇,而清潔刷、清潔布等等對于山靈而言也算“常規操作”。
聲音:靈動意境
Majestic在剛開箱的時候,聲音還比較悶、聲底有毛刺感,我花了超過100個小時煲機,塞子終于逐漸進入穩定的狀態。
這副耳塞聲音里始終透出較強的鮮活感。它的能量頗有凝聚力,并呈現一種躍動的狀態,“放”與“收”之間平衡得比較微妙。Majestic聲音里帶有一點音染,整體不改變音色基調,但感染力頗強。它和過往山靈推出的大多數器材那種獨特的溫潤風格有所不同,相對而言更顯中性,甚至可以說帶有一絲凌厲,聲音有著比較明顯的線條感。
風格&玩法
Majestic設置了兩個調音撥桿,分別對應低頻增益和靜電開關,這個設置與此前的ME900對比起來有區別。兩兩組合的話,可以獲得4種不同的聲音效果。
如今市面上很多設置了調音撥桿的耳塞基本上都有一個開關作用于低頻上,燒友們也都比較熟悉這種開關切換時效果的不同。Majestic這個開關關閉時,其低頻的表現控制得非常輕盈,力度幾乎是點到即止,量感也不太多,整個頻段的聲音呈現出一種收束的狀態——當然也不至于是“敲鐵皮”。打開開關之后,低頻的彈性、力量、殘響都有明顯增強,下潛深度也聽得更真切,氛圍感也有所提升。但這時候Majestic的低頻倒也沒有變得很重,僅僅是比關掉開關的時候在質感與量感上都稍微增強了一點,或許“低頻愛好者”們依然會認為它不夠有力,更別說達到“動次打次”、令人搖頭晃腦的程度了。
一言以蔽之,無論怎么調,Majestic的低頻都是比較克制的。關掉低頻增益開關的Majestic,聲音整體是干凈清爽、內核清晰的;打開低頻增益開關,則樂感更豐沛。
雖然Majestic沒給中頻設置調音撥桿,但我倒覺得它的中頻本身表現已經相當成型。這一頻段的厚度不錯,人聲的位置略為靠前,口型十分清晰,該有的齒音也沒有過多削減掉。關閉低頻增益開關,低頻的占比明顯小于中頻;打開開關之后,兩個頻段之間較為均衡。
靜電單元開關則是Majestic的一大亮點。在關閉靜電單元開關的時候,Majestic的高頻表現已經足夠動人。其聲音非常明亮,甚至稱得上華麗,管弦樂中這一頻段的樂器被展現得光澤亮麗,信息量飽滿。并且,高頻的演進順滑流暢,只是到極高頻位置時逐漸自然衰減。
而在打開開關的時候,燒友間俗稱的“靜電味”立刻涌入耳朵:它帶來了更好的高頻延展性,在極高頻部分完成了聲音明度上的點綴,特別抓耳。此時的Majestic整個高頻到極高頻段穿透力非常強,再搭配較高的透明度,整個耳塞的聲音透出了幾分“高冷”的氣息。
這一處差別,在演繹一些有小提琴或者三角鐵聲部的曲目時,對比會比較清晰。比如阿卡多版本的帕格尼尼小提琴曲《La Campanella》(鐘),Majestic能夠將第一小提琴快速拉弓時弓壓的強弱變化、連跳弓時弓與琴弦的細膩摩擦感一并呈現出來,臨場感強烈。而到了全曲幾處用最高音體現鐘聲神韻的位置,關掉靜電單元時,Majestic展現出來的小提琴和三角鐵泛音稍有些喑啞,打開開關之后,聲音明顯飽滿了不少,幾聲泛音豐盈在耳,扣人心弦。
當然,Majestic靜電單元的驚艷表現并不意味著我們應該不假思索直接將其打開。靜電單元這種高亢的聲音自身帶有一定的刺激性,多多少少會降低聲音的耐聽度。是追求極致的表達,還是更舒暢自然的聽感?這就見仁見智了。
如果問我這4種聲音模式里面最推崇哪一種,我可能會給出一個“博愛”的回答——關低頻、開靜電的通透明亮感,欣賞古典音樂尤其是管弦樂效果極為出彩;開低頻、關靜電的氛圍感,又能讓我在流行人聲尤其是女聲樂曲中找到快樂。Majestic本身的底子足夠好,支撐得起寬泛的音樂適配性和豐富的玩法,只是應對爵士樂、藍調樂,以及港臺老歌這些曲目種類時顯得不夠濃醇、松弛。除此之外,燒友們完全不必將其局限于某一種音色、某一類曲目之中。
素質
在素質方面,Majestic則毫無保留地展現了一款萬元旗艦耳塞應有的實力。其對于空間感的營造是最讓我喜歡的:橫向聲場自然伸展,縱向聲場保持層次;動態將樂曲情緒的變化反映得十分到位。解析力是Majestic另一個擅長的維度,它在演繹一些聲音元素較為復雜的樂曲時,呈現出來的細節量相當大。
除此之外,Majestic的結像體型適中、邊緣有一定棱角,分離度較高。整體上,我覺得它除了瞬態響應速度還不算快之外,倒也沒有其他明顯的短板了。
搭配
在給它找了多款主流旗艦或前任旗艦播放器嘗試搭配之后,我最后推薦的還是山靈家的器材——M8。M8溫暖、潤澤的聲底,加上較強的安定感和控制力,能夠讓Majestic保證豐富樂感的同時能量趨于平穩,沒有過于突兀的部分冒頭。譬如用這套組合演繹Nightwish的《Last Ride of The Day》時,打開耳塞低頻增益和靜電單元開關,這首節奏明快、配器復雜的哥特金屬曲目全程按部就班穩定行進,躁動的音符被控制在一定的“活動范圍”內,復雜的聲音元素融合得很到位,聽感趨于圓融。
實際上,換用山靈現役旗艦播放器M9 Plus驅動Majestic時,搭配效果同樣不俗,甚至在素質的表現上也蓋過了M8+Majestic的搭配,但兩套組合的風格還是有不小的區別:M8的韻味更濃郁;M9 Plus保留了Majestic更多“個性”。以我個人的口味來說,我相對更傾向于用前者為這條塞子灌注柔和的風韻。
我認為,想要把Majestic的素質發揮到萬元級耳塞應有的水平,絕對充足的驅動力是不可或缺的。從標配線材只有4.4平衡插頭這一點也可以猜得出,山靈將Majestic設計成了一款驅動門檻不低的塞子。即便是用小尾巴、入門級播放器之類的前端來驅動它,也并不難達到足夠的聲壓,但顯然聲音會過于單薄,密度完全撐不起來。想要把Majestic推好,少不了中高端乃至旗艦級播放器。再考慮風格方面,從“器材互補”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給Majestic選擇聲底溫潤、安定感比較強的播放器應該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尾聲:水到渠成
在Majestic剛公布的時候,包括我在內的一些燒友注意到一個問題:Majestic的單元架構是二圈六鐵四靜電,巧合的是,此前的ME900則是二圈六鐵架構。看似有些接近,但仔細聽下來,我認為Majestic聲音基底比ME900提升顯著:最為直觀的是其解析相較于ME900有了更進一步的明顯加強,對粗細不同的細節梳理得更加清楚;聲場的營造也更強調整體的規整與協調感;此外,三頻之間的銜接更為順滑,高頻的感染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技術實力已經成熟,自家器材有著搭配上的缺口,燒友的呼聲日益熱烈……就像是一個前期鋪墊了很久的故事一樣,Majestic的誕生,算是水到渠成;而它與M8、M9 Plus這些同家族播放器珠聯璧合般的搭配效果更令人相信,Majestic正是山靈送給喜歡這個品牌的燒友一件精致的禮品。對手持山靈播放器的老粉絲們來說,這或許是一個組建真正的旗艦西裝套的良機。
以上。
耳邊燒友團閑雲散人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