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藝術作品,往往充滿詩情畫意,雅俗共賞,而不是作品越大越好。
豐子愷所追求的正是“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余音”。他筆下的作品大多尺幅不大,但充滿詩情畫意,令人回味無窮。
而我們今天欣賞的主題,既有冬日的詩,又有豐子愷的配畫,怎一個美字了得!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屋外風雪漫天,屋內爐火熊熊,綠蟻酒已溫好,只差三五知己,冬日派對就可以上線了。
飲酒也是極好的,茶不能解的愁,用酒化開。
與三兩好友把酒言歡,小醉微醺或者酩酊大醉,都能一夢千秋。
分別時曾都是少年,二十載再相見已是兩鬢染霜,兒女成行。
多少人生甘苦,都在酒中,多少辛酸苦辣,都在酒中,多少悲歡苦樂,都在酒中,且飲之,且醉之。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去年元宵燈會,與佳人相約。物是人非,今年明月與花燈依舊在,而佳人卻難覓蹤影。今昔對比之間,流露出絲絲傷感和凄涼。
同樣的哀傷和無奈,讓人不由地想到崔護的那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那些留不住的是相處的點點滴滴,而剩下的總是遠去的背影。
曾經,我們總是渴望美好能永遠定格,然而,失去后才懂得,人生是一場無止境的旅途,再美的風景,也留不住匆忙的腳步。
身邊的風景不斷變換,那短暫旅途中相遇的人,能有幾個可以一直相伴?
人生路上,請珍惜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朋友,因為,或許在下一個轉角,便會揮手告別,再也尋不到他了。
東南第一枝·詠雪
【宋】史達祖
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欲障新暖。謾凝碧瓦難留,信知暮寒輕淺。行天入鏡,做弄出、輕松纖軟。料故園、不卷重簾,誤了乍來雙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紅欲斷、杏開素面。舊游憶著山陰,厚盟遂妨上苑。寒爐重暖,便放慢春衫針線。恐鳳靴,挑菜歸來,萬一灞橋相見。
全詞詠雪,而沒有一個雪字,卻寫出了雪的精神,雪的風骨。
春雪沁入了蘭花的花心,悄悄附著在剛剛裂開的草籽殼上,仿佛要推遲東風送來的暖意。
看雪花在碧瓦上迅速融化,使人知道現在寒意已淺,春天就要來臨了。
嫩綠的柳葉上閃著雪白,初開的杏花也被雪花遮蓋了紅潤。這情景,不禁令人想起當年王徽之雪夜乘興拜訪戴安道的佳話。
那深閨中的女子重新點燃了熏爐,不再著急趕制春衣了。只怕在二月初二那個全城游賞的日子里,偶然會在灞橋的雪中與她相逢。
普和看梅云
【清】何鉽
酒沽林外野人家,霽日當檐獨樹斜。
小幾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梅花。
宋代隱逸詩人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人稱“梅妻鶴子”。梅花可以當作妻子,不也可以當作朋友嗎?
在清代詩人何鉽這首可愛的小詩里,在豐子愷先生這幅雋永的小畫中,山間的小梅也有了人格,被詩人和畫家當成朋友,與三兩知己共邀同桌而坐,飲酒怡情。
“留將一面與梅花”,那梅花,是一種閑情,一種安適,一種發(fā)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朋友C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企業(yè)家,卻換上了抑郁癥,頭發(fā)大把大把地掉。心理醫(yī)生給他的生活做了一個比喻:
“畫國畫時,畫得太滿肯定是是失敗的作品,國畫最講究留白。”
這個“留白”,就是“留將一面與梅花”。
朋友自此放下了很多的工作,去旅行,去釣魚,并從此迷上了垂釣。
他的生活里,從此有了清風和楊柳的休閑對話,靈魂里住進了一面梅花,慢慢地,抑郁癥也不治而愈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緣養(yǎng)一面梅花。
或許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株梅的幼芽,它是否怒放,看你是否春雨護苗。
除夜雪
南宋·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游的詩,豪放處似蘇軾,纖麗處似秦觀,而他寫日常生活的詩詞,也有“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好。
除夕之夜,天降瑞雪,手中停著半盞還沒有喝下的屠蘇酒,燈火明滅之中,詩人瀟灑揮毫,書寫迎春的桃符。
全詩并沒有“喜”、“樂”的字眼,我們卻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一如豐子愷先生的畫,寥寥數筆,渲染出一幅其樂融融的新年圖景:
嬌女手捧水仙,母親執(zhí)掌紅燭,父親慈愛抱舉,幼子純真歡笑……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也許,這就是中國年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