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建國初期,曾出現過許多有志青年。
其中,有人登上高位,也有人籍籍無名或是不幸入獄。
憤青工人劉文輝就是最后一種,他因行為過激被被處以死刑。
為什么他會有此結局呢,還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出身貧寒,卻熱愛學習
1937年,劉文輝出生在上海。那時,國家正處于戰火之中。一邊,有一直不停歇的內戰,另一邊,日本為搶占資源,侵略了我國。
這讓本就貧困的劉文輝家,日子變得更加艱難,為了維持生計,年幼的他不得不跟隨父親外出打工。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長期受壓迫的百姓終于站了起來。家里條件好上一些的劉文輝,這才有機會去上學。
可劉文輝還是退學了,只因其不想父母那樣操勞。之后,他就在上海的一家船廠里工作。
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劉文輝擔任上了技工。又過了幾年,他升到了團支部書記。
這時,劉文輝發現自己的文化儲備不夠,就報了夜修班進修。同年6月,他加入了我黨青年團。
1957年,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開始了。劉文輝因不滿單位內部的腐敗,寫了大字報并交給了上面。
但劉文輝沒有等來上頭下來整治,而是被廠里的領導說成是右派分子,不僅被迫卸下了職務,還被開除了團籍。
好在中央來人調查,才還劉文輝清白。經此事后,他更加發奮圖強。不久后,就考上了知名大學的夜校。
想用自己的方式喚醒民眾,卻不料迎來了死刑
1961年底,劉文輝被調到浙江的一所機械廠里干輔助工。期間,有些理想主義的他,想尋找更適祖國發展的理論知識。
為此,劉文輝組織了一幫人,準備偷渡去海外。但沒去成不說,還因此獲罪并遣送回老家。
劉文輝的父親因兒子犯錯覺得低人一等,他看不慣父親的作為,心想要是人人都像其父一樣,那國家就完了。
從這時起,劉文輝的思想開始越發偏激。起初,他只是默默寫一些自己看不慣的種種。
可后來,也許是為了喚醒民眾,在1966年9月,劉文輝根據上海種種不公的情況,寫了一篇萬言書,并匿名郵寄到了十幾所知名大學。
劉文輝弟弟曾經阻止過他,可固執的他沒有聽勸。他可以死,但國家不能亂。
在特殊時期,一點小事都有可能被放大。很快,組織就查到信件是他所寫。面對抓捕,他坦然接受。
隔年3月9號,劉文輝在眾多人集結的公判大會上,被判死刑。同月的23號,他被槍決了。就這樣,不到三十的劉文輝走完了一生。
等特殊時期結束后,劉文輝的家人為給他平反,多次奔走。1982年初,經上海人民法院的再次審判,他被宣判無罪。
劉文輝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生不逢時,卻在自己的努力下,有了一番事業。
劉文輝的偷渡雖說有錯,但罪不至死。以他為鑒,多多反思自己,我們可以變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