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由博鰲亞洲論壇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國際部承辦的天地人和——迎新春“航天與南極”攝影藝術展將于1月16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文化人物記者 蘇晴/報道
前 言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爸袊嗣裆钪推降恼滟F,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边@是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在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博鰲亞洲論壇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在新春來臨之際共同主辦“天地人和——迎新春‘航天與南極’攝影藝術展”,此次展覽展出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全國人大代表、英雄航天員、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劉洋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攝影作品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王保勝拍攝于南極的攝影作品。這些攝影作品用樸素的情感、靈動的光影語言,生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第十二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英雄航天員,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劉洋
劉 洋
1978年出生,1997年8月入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第十二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大校軍銜,清華大學博士。
2010年5月,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2012年6月,作為中國首位女航天員進入太空,與兩位戰友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并獲得“三級航天功勛獎章”。2014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201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
2020年4月,劉洋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2022年6月,時隔十年,劉洋再次進入太空,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在軌駐留183天,首次在軌迎接“問天”“夢天”與“天和”艙交會對接,組建成完整的空間三艙兩船構型,并首次利用氣閘艙出艙執行艙外操作任務、開設“天宮課堂”、與東盟青少年及學生對話等活動。2022年11月29日,劉洋和費俊龍等5位戰友在中國空間站勝利會師,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2022年12月4日,劉洋與兩位戰友圓滿完成空間站建造以來情況最復雜,挑戰最艱巨、工作量最大的任務,勝利凱旋。
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二級航天功勛獎章”。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80cm×6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60cm×8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60cm×8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60cm×80cm 2022年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2022年拍攝于中國空間站的系列攝影作品 60cm×80cm 2022年
《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王保勝
王保勝
《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潛艇基地政治部宣傳處新聞中心主任, 曾任職于濟南軍區《前衛報》《解放軍報》等媒體。從事新聞攝影工作30多年來, 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新聞報道, 主拍國家領導人重要出訪和國外領導人的訪華活動, 并為國家領導人、部隊將軍、科學家、藝術家、企業家等人物拍攝肖像。2008年主編和拍攝《共和國兩會代表委員風采》精品畫冊, 2013年主編和拍攝《人民美術家》(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精品畫冊, 2014年主編和拍攝《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絲綢之路萬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中國文化部、中國文聯等單位主辦, 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精品圖冊等。先后在中新社、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及海外各大媒體上發表新聞攝影作品數萬幅, 并多次獲獎。1992年, 攝影作品《指點江山》獲國際金獎。作為一位具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新聞工作者, 王保勝在文化強國建設中勇于擔當, 在弘揚傳統文化中勇于作為, 在推動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中不遺余力。近年來, 他充分發揮《中國文化人物》雜志在海內外具有的強大影響力, 以權威、客觀、公正的立場, 用新聞、專題、特刊的形式, 通過刊物、網絡等多媒體手段, 廣泛而深入地報道了我國文化藝術界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近年來, 與博鰲亞洲論壇共同主辦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文化圓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女性圓桌”、“慶祝博鰲亞洲論壇成立20周年中國文化人物20位大家聯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了“慶祝一帶一路十周年:2023博鰲亞洲論壇文化人物藝術展”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作出積極貢獻。
《好伙伴》 120cm×76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冰天飛鳥,和合共生(鞘嘴鷗)》 90cm×16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同聲相應》 120cm×8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眾行致遠(企鵝高速公路)》 200cm×61.5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命運共同體》 160cm×8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自由”的冰山》 100cm×55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南極山水攬勝(長卷)》 398cm×47.8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人類最后的“凈土”(夢幻南極)(長卷)》 398cm×37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冰雪浪花》 80cm×80.6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聚散離合之美(浮冰區)》 120cm×72.6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同舟共濟(登陸船)》 100cm×7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多彩南極》 100cm×68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生機勃勃(南極企鵝)》 132cm×9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和諧共存(南極遺跡)》 130cm×90cm 王保勝攝于南極 2019年
2019年10月,王保勝在南極考察
2019年10月,王保勝在南極考察
中國文化人物(記者 蘇晴)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由博鰲亞洲論壇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國際部承辦的天地人和——迎新春“航天與南極”攝影藝術展將于1月16日在北京舉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新春招待會的政府官員、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企業家、專家學者、媒體領袖和其他博鰲亞洲論壇的長期合作伙伴等將共同見證這場激動人心藝術盛會。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毙履昵跋Γ暯街飨l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再次發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摯邀請。
十年前,習近平主席首次面向世界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提供中國方案。十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豐富,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共同的奮斗目標。
在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博鰲亞洲論壇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共同主辦天地人和——迎新春“航天與南極”攝影藝術展,此次展覽展出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全國人大代表、英雄航天員、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劉洋在中國空間站的工作場景及系列攝影作品和中國文化人物雜志社社長、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王保勝拍攝于南極的攝影作品。這些攝影作品用樸素的情感、靈動的光影語言,生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責編:張彥、劉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