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涼
別被《年會不能停》騙了,看似替打工人出氣,實際還得靠“站隊”
建議大家工作日下班去看年會不能停,總之就是上班越憋屈,怨氣越重,觀影效果越好。
電影看似一部打工人童話,實則血淋淋的現實。
白客飾演的馬杰克,典型靠窩囊費生存的職場牛馬,高不成低不就,組員不省心老板難伺候,有心氣沒勇氣,有作用沒價值。
大鵬飾演的胡建林,是老實且無助的基層螺絲釘,他們秉持著付出就有收獲的淳樸初心,為了老板過上好日子不懈奮斗。
而勇敢的潘妮潘先享受世界,跟規則硬耗外包背鍋俠們,終將因為35+及婚育情況夢碎大廠。
就沖著人設的精練和精準,我愿意相信編劇團隊真的上過班。
現實中,打工人的上升路徑極其狹窄,卷得過同事,卷不過趨勢。很多時候,只有“震蕩”才可能抖落出幾個砸中老實人的位置。
看起來,因為暗線操作買賣職位導致胡建林錯誤入職,就是這家公司震蕩的原因,也因為胡建林聯合馬杰克和潘妮,揭露了徐總一伙,才得到了董事長的賞識。
但實際上,真得如此嗎?實際上,這就是一場終極站隊。
這也是職場的另一個真相,沒有真正的中立,真正的中立只能率先被犧牲。
被動的站隊,也是站隊。
三人組最后能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真實、努力、勇敢,而是因為他無意間站到了董事長這一隊。
董事長這個老頭子,看著慈眉善目,一副憶苦思甜、不忘初心,體恤下屬、懲奸除惡的大義凜然,要裁員的時候他可沒猶豫超過30秒。
很多“大領導”走得都是這種偽親民路線,讓你覺得他善解人意、體恤民心,只是被“徐總們”捂住了眼耳口鼻。
但上班上多了就知道,領導和藹,是因為下邊人替他說完難聽的話;領導可親,是因為下邊人替他不干人事。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下邊辛苦干活的都怨聲載道,深知某某中高層啥也不是,為啥單位還要留著,難道董事長看人不如我準?
當然不是。
這就跟《新聞女王》里方太太的買包理論是一樣的,那些包都不夠好,而且她家足夠大錢足夠多,就放著,萬一有用就用,沒用也不耽誤事。
所以在董事長看來,那些被基層深惡痛絕的中高層,都是懂事、有用還能拿捏的小包包。
心里盤算著快拿捏不住了,才從倉庫里掏出馬杰克們,他們的舞臺,也是領導的算盤。
不然那工廠也不是突然出土的,要真是不忘本,早想著改革創新了。
不然,那歌唱到第三句,早被董事長一聲令下拉下臺了。
董事長,借徐總一黨完成了裁員,又借老胡和馬杰克幾個鏟除了勢力日漸高漲的異己,一舉兩得還賺了好名聲。
這才符合職場食物鏈頂端者的人設。
而下面那些無論是專營的、積極的、躺平的或是努力的,都是棋子。
甚至幫了董事長那么大忙的老胡三人組,不對,應該是被董事長那么恰到好處、得心應手地利用了,也不過是升個一兩級。
我們打工人多么可憐又可愛了,那么一點點甜頭,核動力驢們就又戴上眼罩繼續拉磨了。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