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個人的名字起得好不好非常重要,老一輩常說,名字起得太“大”壓不住,恰到好處才能讓人生更加順遂,這個道理似乎在一個人的身上再次應驗了——袁久紅,他真的“久紅”了。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但相信不少同學對袁久紅這個名字依舊印象深刻,這個曾經因為嚴重師德問題被“頂格處罰”的教授,如今不僅重出江湖,而且擁有了不錯的崗位。
事情要追溯到兩年前,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久紅因在工作群發(fā)布不雅照片,被學校免去了他的院長職務和所有行政職位,可如今再看這所謂的“頂格處罰”,真是要多諷刺有多諷刺。
袁久紅被學生發(fā)現(xiàn)已重出江湖,崗位名稱耐人尋味
想當初東南大學給予袁久紅這樣嚴格的處罰,還被媒體夸贊是“對師德問題零容忍”的表現(xiàn),也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認可,嚴肅處罰以正校風無疑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可沒想到打臉來的這么快。
最近一位東南大學學生在查閱學校學報時,發(fā)現(xiàn):袁久紅的名字赫然出現(xiàn)在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委員會的名單中,本以為袁久紅哪怕不會就此銷聲匿跡,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后才能登上學術舞臺。
可如今不過才兩年左右,袁久紅就成為了編輯委員會的成員,再回顧東南大學此前的“頂格處罰”——免去所有職務,不免覺得諷刺,免去了職務、再賦予新的職務,這樣的處罰還有什么意義呢?
兩年的時間就抹去了袁久紅曾經的道德污點,更令人懷疑的是,學校對于袁久紅的“復出”以及崗位的授予,幾乎沒有發(fā)布任何公開的通告,這也不禁讓學生懷疑:學校是有意低調行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悄無聲息地讓這位教授重新獲得學術地位。
至于袁久紅如今獲得的職位:學報編委,其性質也是耐人尋味。與行政職務不同,編委更偏向于榮譽性、服務性崗位,選拔標準主要基于學術能力和專業(yè)影響力,只要袁久紅的教授職稱未被取消,從程序上講,他進入編委會可能并無實質性障礙。
這樣的崗位性質也與網友們的猜測不謀而合,當傳出袁久紅重出江湖的消息后,就有內行人透露了學術圈子里的“潛規(guī)則”——學術圈子對有能力、有學術影響力的教授容忍度比普通人想象中的還要高。
對學術人才的“過度保護”,恰恰是對師德建設最大的傷害
當一位有著豐富學術資本的教授犯錯時,處罰通常只是暫時性的,很少會徹底斷絕其學術生涯,這種處理方式在外人看來可能難以理解,但在高校內部卻是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則。
而袁久紅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早在他出事的時候網友們就有所耳聞了,作為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在學術上的成就著實光彩奪目,或許留下他,對于學校來說才是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如今再開高校所謂的“0容忍”——這個0也顯得尤為荒誕了,可不管本校的學生怎么不滿、如何去曝光,估計結果也不會變化。
要么是東南大學繼續(xù)默不作聲,就像當初不知不覺間給予袁久紅榮譽崗位一樣;要么就再發(fā)布一個聲明,再次免去他的職務,可是又有什么意義呢?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袁久紅依舊占據(jù)著學術的制高點,換個崗位也就能再一次“重出江湖”。
袁久紅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這樣的事情不會是第一次,也難以成為最后一次,可作為教育的象牙塔,高校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對學術人才的“過度保護”,恰恰是對師德建設最大的傷害。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