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大家分享寒假的生活安排()時,提到了可以利用假期讓孩子做一些精讀的練習,大家紛紛留言,想了解如何精讀。關于精讀,因為要關注萌萌的閱讀,我之前也和語文老師們聊過,但很多都是碎片化的,本周我也就這個問題,咨詢了多位語文老師,翻看了他們推薦的書籍,自己再次重新進行梳理,分享給大家,希望可以促進我們在生活中陪著孩子更好的做閱讀。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孩子了解和認識世界的一道大門,而能否順利開啟這道大門,拓展視野、擴充知識、豐富情感,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有賴于他們早期的閱讀經驗和小學階段的閱讀學習。
教學十幾年,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孩子和他們背后的家庭,全方位優秀、有學習能力的孩子無疑都是從小大量閱讀的孩子。
大家還記得之前羅羅姐在咱公號介紹過的那個學霸嗎(),我從四年級開始教他,那會他閱讀的書籍就已經和我同步了,我倆可以像朋友一樣交流《三體》《時間簡史》等,他甚至還會看和量子力學相關的書籍。
在教他之前,我還教過一個學霸,他目前在我們鄭州最好的外國語高中讀高三,今年要沖刺自己理想中的大學。也是從小一路優秀,現在還記得,五年級時他在我們班做學生講堂,給全班同學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并從一維時間拓展到十維空間。那次學生講堂后,我回家又做了好多功課,依然云里霧里的,他那時的閱讀能力已經遠超過我。
兒童期的閱讀看似簡單,但認讀字詞只是閱讀的基礎,肯定不是真正的閱讀,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真正讀懂了嗎?學到了什么?如何引導孩子通過閱讀提高思維能力?成為一名有協助能力的大人,促進兒童閱讀能力的長足發展,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要不停學習的,相信這個話題值得我們持續探討交流。
日常閱讀以略讀為主
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要是小學階段孩子的閱讀,此時孩子已經積累了初步的閱讀經驗,會認讀拼音,有了識字量,以自主閱讀為主,主要分略讀和精讀兩種方式。
略讀和精讀既不能獨立存在,也不是相互對立的,二者應相輔相成。通過大量的略讀了解故事、擴展視野、獲取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感,孩子略讀時,專注于故事情節本身,家長應盡可能給他們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這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過程。而精讀是孩子掌握閱讀方法,理解文本,進行深度閱讀的一個過程,功利點說也可以為閱讀理解做準備。
這兩種閱讀方式如何分配呢,略讀為主,以保證海量的閱讀,然后輔以適量的精讀,訓練閱讀方法,孩子掌握了具體的閱讀方法,略讀時自然帶入其中,從而促進略讀時思維的深度。
具體時間的分配,有的老師認為是八二分,還有老師認為可以九一分,我覺得具體比例沒必要區分的太清楚,分清主次即可,就像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萌萌平時基本都是略讀,那這個寒假,我肯定會多關注她的精讀練習。
一些好操作的精讀建議
經常有家長疑惑:我的孩子讀了很多書,為什么還是不會做閱讀理解呢?因為孩子的大量閱讀都是略讀,而缺少精讀的訓練。
精度的過程分三個階段,關注文本本身,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文本和以讀者為中心理解文本,這都需要我們一步步的引導。
家長肯定都希望孩子有精讀的能力,但苦于沒有好的方法,或者了解到的方法過于復雜,不知如何更好的實施,這很正常,我們都不是專業的老師或圖書管理員,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簡單易行的操作建議。
01
指讀、出聲讀很有必要
略讀時,孩子關注的是故事情節或者知識獲取,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他們甚至會一目十行,但精讀時,首先就要慢下來,關注到每一個字詞,甚至停下來細細品味。
指讀一直有爭議,但低年級階段老師們都喜歡用。我以前做班主任時,每天要帶著孩子們早讀,和很多有經驗的語文老師交流過,低年級時,因為孩子經常會跳字、漏字,指讀能很好的避免這個問題。養成逐字閱讀的好習慣,也會帶入平時練習的讀題中,養成好的讀題習慣。我們還對比發現,有指讀經歷的孩子,識字量、閱讀習慣、讀題準確率都相對更高。
指讀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語感不好的孩子會出現蹦字的情況,二是忽略配圖。
第一個問題,初次閱讀文章時都會出現,很正常,多讀幾遍就能解決,而且隨著孩子閱讀量增加,語感增強,也會慢慢好轉;
第二個問題,孩子閱讀文章或繪本,都不是只讀一遍,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每一次關注的重點都是不同的,可以出聲朗讀,也可以靜下來慢慢欣賞配圖,還可以邊讀邊觀察圖畫,我們看待每一件事情都不要過于絕對。
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養成了不漏字的習慣,就不再建議指讀了,速度太慢,可以偶爾讓孩子讀出聲音做練習,萌萌現在都是以自己看書為主,但隔三差五的,我會讓她選幾段自己喜歡的文字,讀出來給我們聽。
02
通過好的問題引領孩子精讀
孩子如果能夠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他們會做更多的思考。其實有很多問題是可以通用的,比如指向宏觀的一些問題:
你看到了什么?
你感覺到了什么?
有什么建議給書中的角色嗎?
你最喜歡書中的哪個角色,為什么?
還有一些指向細節的問題:
你從哪里看出他很開心?
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現在是寒冷的冬天?
但如果想根據孩子閱讀書目的不同,提出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家長就需要和他們同步閱讀。比如萌萌最近在看《哈利波特》,我也和她一起重溫兒時的記憶,跟著又看了一遍,帶著自己的思考,我倆也做了更深入的交流:
通過哈利波特的成長過程,我們能從中學到哪些關于友誼、勇氣和忠誠的啟發?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作者如何描繪魔法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和沖突?
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世界與現實世界有哪些相似之處,你有什么想法?
這樣的問題,對家長的要求很高,如果時間和精力達不到,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我愛閱讀》系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每一本書的后面都有精心設計的閱讀單,其中的問題能引領孩子更深入的思考。這套書的寶藏就是后面的閱讀單,千萬別只讓孩子看故事,那樣就買櫝還珠了。
03
正確看待孩子的閱讀筆記
這里的閱讀筆記是一個寬泛的說法,包括圈畫、旁批、記錄等多種形式,我們一定要避免在孩子的閱讀筆記上寫任何評語。
鼓勵孩子做閱讀筆記,但沒必要強迫他必須寫出對某本書的評語,這不是一份作業,哪怕他們寫了很棒、這個情節我很喜歡、怎么有點無聊之類的,我們也沒必要去更正或者點評,重點是先開始,并能夠堅持下去,隨著孩子練習次數的增加,他們的筆記會逐漸增加深度。如果我們帶著自己的想法過多指責,甚至和別人作比較,閱讀筆記就會被孩子視為一項作業,甚至產生反感,這樣就很難堅持下去。
我自己的感受是,如果家長也閱讀,并且做閱讀記錄,會對孩子產生正向的影響,萌萌就很喜歡拿著我在書上寫的旁批看,并且學著在自己的書上隨意寫點什么。
04
閱讀理解練習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如果以上這些執行起來還是有難度,那就簡單直接的練習閱讀理解吧,就用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一本》閱讀(),用練習促進孩子的精讀。
與平時練習的要求不同,假期刻意練習時,咱們多提出一個要求“標注出每一道問題答案的依據”。孩子不僅要寫出答案,還要畫出這樣回答的明確原因,就要求他們閱讀文章時更關注每一句話,關注細節。
小學階段的閱讀理解,通常除了最后一道拓展題需要自己的思考外,其它題目都能從文章找到答案,標注出依據就能提高孩子的正確率,這個方法在英語閱讀理解中同樣適用。
另外就是自己回答題目后,一定要和答案進行對照,簡答題可以把答案再抄寫一遍,對照不同,學習規范的答題方法。
想讓孩子有好的閱讀能力,離不開家長的灌溉和養護,我們無須每天花費太多時間,但一定要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定能看到好的效果。以上分享了關于略讀和精讀的一些建議,合理分配好二者的時間占比,并用一些家長易操作的方法引導孩子進行精讀訓練,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家長更好的認識閱讀、指導閱讀,促進孩子閱讀能力的提升。
通過最近這段時間關注閱讀,發現關于閱讀還有很多話題值得和大家探討,咱們以后慢慢聊。
關于閱讀,小周老師寫的非常清楚了,她后面還會有多角度更多分享,我就不多說什么了。小周自己足夠用心,背后又有專業的老師團,教育內容她足以保質保量來分享了。
這周要上架我等了一年多的一款熟水機,而且快放假了,為了春節后羽絨服、羊絨衣、T恤的上新,我這幾天就是個完全沉浸狀態的產品羅,好像只想說自己投入大量心血的產品。
對了,微博我做了個關于身高的投票,咱們有微博,且還沒有去參與投票的朋友,抽空去參與一下吧。這次收集的數據越廣泛,在選款和進行尺碼判斷時,羅羅做出的選擇才能更貼合大家的需求。
Read More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