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片《第二十條》,正在春節檔熱映。前兩天,我滿懷期待走進電影院。遺憾的是,觀影過程中,隨著劇情深入,我的思緒逐漸壓抑、沉重,一團氣逐漸郁積在胸口,如巨石在壓。有些話不吐不快。
誰鬧誰有理
影片第一幕,兇神惡煞的惡勢力人員用貨車圍堵市檢察院大門,喧嘩,哄鬧。目的就是給司法機關施壓,要求迅速對他們頭目被傷害案件提起公訴。而檢察人員面對圍攻國家司法機關的行為,非但沒有報警、維護國家司法機關的權威,反而選擇通過違規撥付司法救助款的方式“花錢買清凈”。
影片中副檢察長和檢察官都明知這些惡勢力成員根本不屬于司法救助范圍,且其惡劣行徑已涉嫌《刑法》規定的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但就是因為怕“鬧”,怕多事,就將國家的救助款用于給惡勢力頭目的手下發工資。
這一劇情助長了“誰鬧誰有理、誰橫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荒謬理念。將導致更多人不愿通過勞動仲裁和司法解決糾紛,使政府維穩壓力增大,對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形成擾亂和破壞的危險。
《第二十條》宣傳海報
律師妖魔化
或許因為藝術需要反差,在歌頌宣傳英雄檢察官的同時,影片“精心選擇”對唯一律師形象進行無情的諷刺和批判。
影片中“陳律師”作為唯一律師形象,明顯設計為反派人物,在演員選角、形象設計、臺詞等方面,極盡丑化律師之能事。
律師第一次出場亮相,就是帶領惡勢力團伙推著裝殮有死者遺體的棺材圍堵市檢察院,給政法委書記和副檢察長施壓。律師站在一眾惡勢力反派形象中的C位,身后是裝有遺體的棺材,用手指著檢察官“訓話”,囂張狂妄!
第二次出場,是在陰暗逼仄的小飯館,骯臟的廁所里,形象陰暗、猥瑣。律師與辦案人員私下接觸,路數是:承諾通過自身居中協調——使檢察官的兒子免受行政拘留的處罰——與辦案人之間形成利益牽制——影響案件公正處理,實現不法目的。
陳律師第三次出場,酒桌上律師在重點高中教導主任數次的呵斥聲中,卑微到塵埃里。張主任當著外人面公然訓斥,稱陳律師從小不好好學習,上學和工作都是靠托關系安排的!面對斥責甚至辱罵,在臉皮都被張主任踩于腳下時,陳律師迅速起立——立正——舉起酒壺仰起脖子一飲而盡。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打造了一個慣于靠“拎壺沖”取悅討好各路官系的不堪形象。
對于唯一律師形象,影片生動打造了“學習和工作都要靠請托關系,蔑視法律、為幫助惡勢力實現不法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做權貴狗腿子”的丑陋形象,在達到抬高檢察官形象同時,對于律師職業形象造成嚴重的貶損,已經構成了侮辱。
根據司法部公開發布的數據,2022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7萬余件,值班律師為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提供法律幫助95萬余件,為1980萬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詢。
四十年來,全國律師付出那么多努力,做出那么大貢獻,如今被影片《第二十條》嚴重丑化、黑化和貶損。如此沒底線的宣揚,是想告訴觀眾們律師無用,不如都去找辦案人員哭訴?
《第二十條》宣傳海報
低級紅的宣傳
影片表面頌揚檢察官,但由于手法過于低級,形象設計簡單化、庸俗化,為突出男主的形象不惜猛踩隊友,傳遞的價值觀取向錯誤,實為“低級紅”。
第一、該影片對市檢察院的領導讓小縣城掛職來本院的男主主辦本案,不是因為他辦案能力強,而是分管副檢察長給女神蘇玲玲精心送的禮物:辦好了,女神的功勞;辦不好,推給“臨時工”就是。
影片毫無藝術性而言,不過還是在宣揚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絕非現代法治意識。男主對于重大、疑難、社會影響大的案件,未經檢委會研究討論,未經檢察長決定,在聽證會上擅自公開宣布,屬于嚴重違反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嚴重違反工作程序和工作紀律的行為。
如此效果,只會讓廣大人民群眾誤認為在司法案件中能否獲得公平正義,主要取決于辦案人員個人權力,而絲毫體現不出我們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力量和作用,這就是宣揚人治,而非法治!
第二、公安民警形象簡單粗暴,不分青紅皂白。在治安案件辦理中,不進行任何調查核實,不尊重行政相對人的陳述申辯權。無論是見義勇為的高中生,還是不慎與張主任共同摔倒的女主,只要有人報警,有人受傷,就要給對方行政拘留,不講法律不講道理。
電影播出后,很多人評論說為何王思聰打了人就可以申請暫緩執行,李茂娟就要可憐巴巴地受7天牢獄之苦?這公平嗎?
王永強在妻子多次被劉文經強奸的情況下,都不曾選擇報警。對于這一事實清楚的強奸犯罪,如果公安機關提早介入,根本不會發展成最終兩死一重傷的悲劇。
第三、為了讓設定的檢察官越位,故意設計刑辯律師缺位。影片中王永強家庭貧困,且其所涉嫌的罪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可能判處死刑,故屬于應當為其指定法律援助律師的情形。實踐中,他是絕對不可能沒有辯護律師的。而影片中為了讓宣揚對象出彩,不惜使其把刑事辯護律師的活兒都干了,干的過程中還導致證人重傷,這嚴重不符合職業倫理,嚴重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第二十條》宣傳海報
希望叫停該影片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提出,在社會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
2023年9月20日,習總書記指示“要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落實黨中央和習主席的重要指示,要求我們每個法律人,積極發揮自身作用,關注我們身邊的每一起矛盾糾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智慧。少說空話,多干實事!耐心、細心、用心幫助處于糾紛中的人民群眾化解矛盾,追求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而不是一門心思投機、甩鍋、攬功、表功。
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損害還嚴重。”而一部糟糕的影片,比十次、百次不公正審判造成的損害還要嚴重。希望國家電影局能及時在全國范圍內停止放映這部影片,以維護社會秩序、社會和諧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文丨劉霄峰 圖丨網絡
本號文章多為原創和本編觀點!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