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寒冬,人人自危,中建三局豈能彭獨善其身?
正所謂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前兩天上海延緩了商業及辦公項目的審批。這也代表未來的一個風向就是GJ開始限制開發商業及辦公項目,無獨有偶,緊接著施工屆網傳了12個債務較高省份除民生項目外其他項目在2024年一律禁停的通知。
眾所周知,中建三局的主營業主是建筑工程,并且在超高層建筑施工、復雜空間鋼結構建筑安裝、特殊構筑物施工、大型工業建筑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高級裝飾施工、復雜深基礎施工、超厚鋼板焊接、大型超長預應力張拉施工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三局的主營業務就是房建類項目,國家收緊房地產及商業地產的開發。使本就處于行業寒冬下的建筑業驟然降溫。
據有關消息,許多二級公司已經開始籌劃裁員。
裁員計劃的策劃初稿已經經過領導班子討論,具體實施應該各個下屬分公司各有不同吧。
但,中建三局確實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坡還比較長,可能要走3年,也可能5年,或許更久。但是三局永遠不會垮。
三局作為國內頂級施工單位,說它是國內建筑業的天花板也不為過。
只是國內市場萎縮的嚴重,再牛逼的企業也會受到波及。
以往的“中國建筑看江蘇,江蘇建筑按南通”,自2020年至2023年南通一建、南通三建、蘇中建設、南通六建、南通二建相繼因為債務問題進行了破產重組。
2023年1月-8月1300多家建筑企業破產,網上可以查到企業名單,其中不乏各地區的建筑龍頭企業。
所以說行業寒冬來了,誰的日子都不好過,即便沒有政策導向,市場已經給出警告,一邊商辦項目產能過剩,另一邊外資撤退,與建筑業相關的中小民企步履維艱,已經活生生的呈現在了寫字樓空置率上。
再就是電商業的沖擊,疊加了錢袋子緊張,使得線下商業地產越走越蕭條。
這幾年地方債務?一路走高,項目越來越高大上,但卻與民生保障漸行漸遠,損不足而奉有余。
以上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全國開始大面積停建緩建商辦項目和大基建。
大勢起起伏伏,行業動蕩不安,所以不是中建三局不行了,而是建筑業不行了。
悲憫的土木建筑人,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