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正月十五鬧元宵要的就是熱鬧,吃元宵賞花燈猜字迷耍龍燈等等都是促成熱鬧的元宵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吃元宵了。南方人和北方人過元宵吃的雖然都是用糯米粉來做所的圓子,但南方人稱為湯圓,北方人稱為元宵,二者之間的區分就是一個如包餃子一樣包出來的,另一個則是“滾出來的”。
最早于宋代就有關于元宵的記載,宋朝時,湯圓或是元宵都是統稱為““浮元子”。老底子的元宵或是湯圓都會是以甜餡為主,最老牌的餡料當屬黑芝麻豬油餡料,油潤香甜的黑芝麻配上軟糯的糯米粉,一口咬下去,軟糯的外皮咬破之后流淌出香濃流汁的黑芝麻餡料,一口一個滿足。
今天試著用南北方結合的方法,做了豬油芝麻餡料的元宵,用了南方人的常用的黑芝麻豬油餡料,北方人的”滾“元宵的做法,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復古味道的元宵,做這個黑芝麻豬油餡料要用到的最重要材料就是豬板油,新鮮的豬板油也要起早去菜場才能買到。做這個豬油芝麻餡料的元宵最重要的“1要素”,豬油一定要用到新鮮的豬板油,這樣做出來的豬油芝麻餡料才會流汁并油潤。
黑芝麻豬油元宵
食材:糯米粉 豬板油 綿白糖 黑芝麻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步驟:1、首先將買來的豬板油切碎和黑芝麻白糖混合在一起,然后像揉面一樣慢慢揉至豬板油融化于餡料中不見蹤影,而且在揉的過程中你明顯可以感覺到手底下餡料的變化,越來越柔順油潤,色澤也看起來越來越誘人;
揉的手法如揉面一樣,力道均勻即可,
餡料做好之后就要準備糯米粉均勻地滾在餡料外面,我們要先將餡料搓圓成餡料,一個一個擺好。接下來糯米粉和冷水混合揉成面團,分成均等份的小劑子,拿起小劑子按扁之后,將餡料包裹于其中,接下來將開始“滾”元宵;
調制好的餡料滾上干的糯米粉再沾上水然后再滾粉,滾一次干粉之后要再用水打均勻打濕,再在其表面滾下均勻干粉,“滾”元宵在北方會準備一個大簸箕,簸箕中裝上干粉,然后在這個簸箕上完成滾元宵的程序。
一般反復四五次時,元宵就滾到大小差不多了。滾元宵最難的是如何可以讓干粉可以均勻的附著上,手法和滾法都要注意到,滾出來的元宵面皮厚薄均勻,外形也是如兵乓球一般大小小;
元宵做好之后就是煮,煮元宵不同于煮湯圓,湯圓是水開之后下鍋很快就浮起就可以吃了,但元宵因為用到了干粉,要用三次沉浮,元宵最終才算煮好;
最后說的元宵不要一次做太多,它不好保存,不能冷凍又不適合冷藏,最好是現做面煮現吃。我這種做法也算南北結合,但餡料的確這么做吃起來非常不錯,軟糯香濃,也是一個極為踏實質樸的元宵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