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練松柔,坤厚載物
太極拳的松柔,是太極拳的基礎,凡初練拳者莫不求松柔為先。太極拳的松柔,又是太極拳的靈魂。凡習拳者終極莫不為此而求之并深藏于拳術招招式式之中。
我們說拳練松柔,練的是太極拳的寬、厚、凝。這種寬、厚是太極拳的容納、沉靜、和順。體現的是一種吞吐萬物的氣概,是胸有成竹的把握,是不被外界所擾而獨有的沉靜與定力,又是拳、人和諧,大自然和順的一部分。
它盡顯松柔的淡定從容,并體現出太極人文的一種狀態。這種“凝”,則是太極拳形神的聚斂,是精神內守而不外泄,是人體元精、元氣、元神“三元”之合的體現,是強身健體長壽必求之法,深藏得機得勢之玄妙,是體用兩得、陰陽相合之道。
我們用“松柔”比做坤厚載物,是寓“松柔”具有坤卦大地之象。大地寬厚博大的氣勢,能承載萬物,又能滋生涵養萬物。它使萬物不感到是強有力和被動的,而是自然生長演化而成。
拳練松柔,是拳機拳勢的充分儲備,它蘊含著追隨而不超越,用之而不過及,容納而不排斥,雖極柔軟然又極堅剛。
松柔為每日必練之功,卻非一日所得之道,是為恒者一生所求,是“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道德經》)。如老子所日:“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而以下為基。”故求松柔之靈魂,必以細心揣摩.勤奮習之,是內外如一,日積月累之道,它為太極拳厚積薄發而備,是體養為先,而用為后。拳練松柔,坤厚載物,既是松柔之理外化于自然,又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氣魄的真實體現。
二、松柔似水,至靜而德方
前面所講松柔如寬厚之大地,而大地除松柔之厚土外.還有一種東西是最柔、最軟、最順的,那就是水。
水有兩種德性,靜止時最柔、最弱、最順:而動之時則最堅硬、最剛強。柔靜之水一旦動怒.猶如大海之驚濤,翻江倒海勢不可擋,盡顯其水的狂怒.穿巖鑿石,無堅不摧,是至靜而德方。
我們說松柔似水.是喻太極拳具有柔弱之水的德性。它柔靜時為養,如汩汩清泉,沁人心肺,松柔舒緩,氣定而神閑;動之時則為用.其勢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太極拳論》).蕩滌一切污泥濁水。如一代太極宗師楊澄甫所論:“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之藝術。”一語道破太極拳乃綿里藏針之拳的天機一一雖極柔軟然而動之則極堅剛。這就是太極拳松柔的水性,是外柔內剛,以柔克剛。它能夠變通,又能隨勢而化。
故,要想取得太極拳“松柔”之道,就要在拳中化僵,拳中化堅.拳中化剛。如古圣先哲所言:“以剛為柔者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他告訴了拳者一個哲理:松柔是“生道”,只有掌握住松柔的“生道”,才能真正把握住太極拳的”靈魂”。
我們再從“天“一一至剛至陽的乾卦來看,“天”是動:是陽。動是它的常態,但動之過極,則物極必反,它卻是最軟弱的。故,”其動也柔”。如日常生活中所見,一個人動不動就發火、就雷霆大怒,不正說明他是最無能、最乏力、最脆弱的嗎?
老子就二者的關系透徹地指出“柔弱而勝剛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強”.道出了世界上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然而水之柔弱卻能穿透石頭,又能攻擊最強硬的東西。這就是松柔似水,至靜而德方之道。
三、修煉松柔,內外如一:
我們所說的松柔,首先是一個從內到外,從神到形,內外如一的松柔。它要求行拳前至行拳終,心靜神安,胸無雜念,意念專一,不被外擾,心有定力,泰和自然;要求上虛其心.虛懷若谷,下實其腹,氣沉丹田,而始動正養。
松柔是一種心理活動,意念為先,是宏觀到微觀,是上、中、下三盤,由局部到整體的松柔。
四、太極拳養生,松柔者壽
我們知道,運動與養生長壽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什么樣的運動才是養生益壽的最佳選擇7是劇烈、剛硬的運動,還是松柔、舒緩、有氧的運動?從歷史上看.我們的祖先發現,松柔、適度的運動是養生的必然要求。古人把以肢體活動為主的養生運動稱為“導引術”,并常以意念、呼吸、自我按摩等功法相結合,以達調攝精神、柔化筋骨、舒暢情態、增強體質。
從華佗創立的《五禽戲》里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進行健身、以至后來宋代出現的八段錦和后世所行十二段錦、十六段錦等來看,這些養生健身益壽的功法,既是一種導引術、吐納術.也含有適當靜態中的運動。它們不僅具有心、意、氣、神的一套完整鍛煉系統,更為重要的是:
這些健身功都是形神兼備,是從內到外的一種養生功法。而這些功法其中最大的也是共有的一個特點就是動作松柔舒緩,運動量適中,并且都是有氧代謝的養生運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最好的養生益壽靈藥,是避免大量和劇烈的剛硬運動,而進行輕度、松柔、舒緩的有氧運動。而這正是太極拳養生益壽功能的精髓所在。
太極拳是集導引術、吐納術和拳術為一體的有氧代謝、養生益壽運動,它松柔、舒緩、圓潤連綿、張弛有度,動靜相兼,注重陰陽平衡和身心雙修,并被實踐證明是最適合人們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一種運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太極拳養生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普遍接受,在實踐中獲得了明顯的鍛煉效果。從大量實踐的驗證、大量的文獻記載和研究中得出.長年堅持太極拳習練所獲得的健身養生效果,可簡要概括如下
1.有效地改善心臟的功能狀態:
2.能促進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謝功能的提高;
3.能顯著降低高血脂癥的發病率:
4.能有效地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提高人體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5.能顯著增大腦波(覺醒波)的能量,增進左右腦功能的平衡與協調.促使身心更加和諧、愉悅,增強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
6.能有效解除人體的精神過度緊張狀態,從根本上消除現代社會“文明病”的致病原因.預防生理疾病的發生;
7.能改善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情緒、思慮、性格、記憶與動作的穩定性以及改善人們的睡眠質量;
8.更為重要的是,人們還發現太極拳運動對人體經絡的平穩、擴容.增加通透性和傳輸性能,清除瘀滯阻塞.確保暢通無阻,使人體元氣、正氣、陽氣順暢地在經絡中循環,使病氣、濁氣以及邪氣及時排出體外,起到了明顯的刺激和調節作用。
我們說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松柔可以柔化人的肌腱、韌帶.筋骨,可以疏通人體的經絡.按摩五臟六腑。
它是由內而外、由氣到形的一種松柔之動:
是看似不動,實為在動,又非妄動:是小動而養,意者養心,養心在靜:是形者養身,養身在動。這種松柔促使人體氣血暢通,有利于人的健康長壽。
這在中醫養生和民間養生流傳的“筋長一寸,多活十年”的說法也得到了驗證。所謂“筋長一寸”就是指通過鍛煉而獲得筋骨柔化的一種結果。這種結果,促進了人體經絡氣血的活化和運行,是后天返先天,如同嬰兒之體的柔軟。反之,當人之將亡,其體也僵。所以,人體肌肉筋腱的柔軟是氣血充盈、經絡暢通、四肢百骸得以濡養的佐證。故,松柔者長壽也。
太極拳上述的這些顯著功效,概括起來講,是通過調解形體、調解心神、調解呼吸這三大系統而達到身心凈化、形體柔化、呼吸深化,從而整體達到身心松靜,“恬淡虛無”(《黃帝內經》)的自然狀態。
這種狀態又蘊含著意念為先,心靜歸一,貫徹始終,把握住“松柔”一一拳之靈魂,來調整后天機體,使之符合先天要求:使通過調整、調解后的生理機制.即體內環境,整體性地趨向或接近太極的先天領域,使身心進入最佳的修煉狀態和環境中。這就是松柔自然.“天人合一”。
因此,我們說松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又是人們養生延壽的必求之法。
正如一代宗師陳微明所言:”太極拳行拳中的‘松’‘柔’,無論老少,柔和者少病.強硬者必多病。太極者是使強硬者復還為柔軟之術,是返死機而回于生機之途,所謂復歸于嬰兒者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自覺進行這種生命回歸的鍛煉。”
所以太極拳養生,一定要牢記拳練松柔是強體益壽之道。把握住“松柔”是由里而外、由心而形,務明萬象皆由心生,以心求正,要遵循無極生太極,再回歸到無極狀,順應宇宙大太極的運行規律,求太極拳渾然一體皆松柔之法。
在持之以恒的習練中踐行經典拳論《十三勢歌訣》所提太極拳習練的宗旨:“詳推用意終何在7益壽延年不老春。”這就是我們廣大太極拳習練者所應追求和遵循的太極養生,松柔者壽的自然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