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開學了,我們這些中年老母親終于可以暫時喘口氣了。
那些寒假里催著孩子寫作業的苦悶,那些眼看著孩子各種玩耍、拖延就是不動筆的無奈,以及最后一晚看著孩子熬夜趕工的心疼和那么一點點的幸災樂禍,都過去了。
只是接下來的幾個月,恐怕我們還要面臨每天陪孩子寫作業的苦惱。
為人父母者,真是放假憂,開學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大概孩子大學畢業的那天吧,也許。
以前我們總盼著孩子快點長大,覺得他們長大了,我們就能輕松點。但現在他們長大了,我們卻輕松不起來,相反感覺更難熬了。尤其是我們意識到,養孩子,很多時候我們是無力的,特別是當我們付出了努力之后。
有位媽媽說,為什么照著專家的理念養孩子,孩子身上的問題還是一大堆呢?
朋友說她有點喪氣,育兒書看了一堆,學了不少,但還是養不好孩子。
她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對學習有追求的人,希望孩子勤快點,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干凈,對父母懷有感恩的心,體貼父母。
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雖然愛美,喜歡打扮自己,但不愛收拾,房間亂糟糟的,也不怎么體諒父母。學習上,孩子也不太努力,總是差不多就行,所以成績在班級中等徘徊,這讓她不滿意。
這位媽媽說,育兒方面的書她沒少看,她很推崇尹建莉老師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給孩子自由與愛,和孩子平等相處,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樊登老師推薦的育兒書她更是常聽常買,但孩子的成長,卻總讓她不滿意。
我特別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因為很多次我面對和我頂嘴的大寶、玩游戲不肯停下來的大寶、寫作業拖延的大寶、和妹妹吵鬧不休的大寶,我也會問自己,為什么看了那么多教育專家的書,還是教不好孩子呢?
是專家的理論不適合我家孩子,還是我的方法有問題,我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
后來我安慰自己,孩子的成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家庭、社會、學校缺一不可,我作為媽媽,在她成長過程中,只能影響她一部分罷了。哪怕我學習了很多育兒理念,懂得了很多育兒方法,也不代表我能把孩子教好。
這樣自我安慰以后,我心里好受多了。
讀了很多育兒書,依然教不好孩子,媽媽們別自責,那不是你的問題。
我關注的育兒博主童書媽媽小莉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她說,一個家庭是一個龐大而繁雜的生態系統,育兒作為這個龐大系統里的一環,父母們使用的那些育兒方法,只是浮在這一環表皮上能看見和表達的經驗。
在一個家庭里,爸爸和媽媽都是什么樣的人,家里有幾個孩子,有沒有人幫忙帶娃,是老人還是阿姨?再比如,這個家庭里,夫妻關系和睦嗎,家里的經濟條件如何,孩子們之間是相互友愛還是每天吵鬧不止?
小莉說,每個家庭的生態系統千差萬別,如果只是套用別人的具體方法,用起來不對勁的可能性就很大,說不定還會起反效果。
小莉的話讓我眼前一亮。
沒錯,每個家庭都是一個生態系統,每一家和每一家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專家的理念和方法,在不同家庭的情境中,未必會有同樣的效果。
我也推崇尹建莉老師的教育理念,她的幾本書我也都讀過,我回想她用過的一些方法,再回顧我養育姐妹倆的一些片段,我想,尹老師的方法是好的,但孩子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效果也就有差異。
比如,尹老師贊同親子閱讀,提倡父母從小給孩子念書,用指讀的方法,讓孩子愛上閱讀,還能達到讓孩子識字的效果。
我從二寶小時候就給她讀書,用的也是指讀的方法,但我發現,二寶雖然喜歡聽我講故事,也喜歡自己看繪本,但她在進入小學前還不能自主閱讀,識字關過不了。
比如,尹老師提出讓孩子們好好相處的三不原則,但我發現,我家姐妹倆相差五歲,妹妹小時候是怎么也吵不過姐姐的,我在使用三不原則的時候就會有意地小小地幫二寶一下。
以上只是養孩子中的兩件小事,但眾多的小事加起來,孩子跟孩子之間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而這也會讓媽媽們糾結,為什么同樣的育兒方法,效果卻不盡相同。
我想說媽媽們,別再糾結于,為什么讀了很多育兒書卻還是教不好孩子了,這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養育孩子是一個復雜繁瑣的大工程,我們學的那些育兒知識,在龐大的家庭生態系統中并不能起決定作用。
所以媽媽們請別太苛責自己,放下糾結,努力學習育兒知識的同時,也要放下培養完美小孩的設想,做好即使我用盡全力可能也養不好孩子的思想準備。
也許這樣,我們在漫長的育兒路上,才不會那么緊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