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著
“晚清小紅樓夢”之譽
亦被稱為
“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
女主角被林語堂稱贊是
“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
這部描繪了人世間最美愛情的
“古偶天花板級劇目”
即將展卷京城……
壹
關于昆曲《浮生六記》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作者沈復是一個從未參加過科舉考試的“不成功人士”,卻將一生的才華付于對早逝的妻子蕓娘的追憶中,以一支深情的筆,將二人的家居生活、游覽見聞和坎坷際遇寫成了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他們在蘇州最古老的園林滄浪亭畔品茗論詩、臨水賞月,也一起共游太湖,泛舟飲酒,還偷偷給蕓娘扮上男裝同逛廟會,挽手賞燈……落魄文人與普通女子,一對平凡的江南小夫妻,卻以布衣飯菜的恬淡生活情趣打動了無數(shù)人。
從1943年費穆編導的話劇,到后來徐玉蘭、傅全香等演繹的越劇,對于《浮生六記》的重新挖掘與整理改編一直不斷。而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的昆曲折子戲,其實與沈復的文字語感非常接近。在眾多劇種之中,昆曲的氣質(zhì)和韻味也與這部代表著江南文化的文學作品極其相符。
于是經(jīng)過多年籌備,上海大劇院將《浮生六記》搬上昆曲舞臺。由“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獲得者、江蘇省戲劇文學創(chuàng)作院院長羅周擔任編劇,執(zhí)導過舞臺劇《繁花》等劇作、上海戲劇學院導演馬俊豐擔綱導演,并攜手梅花獎得主施夏明、單雯、李鴻良等一眾主演,共同以當代審美重現(xiàn)了百年前布衣眷侶沈復與蕓娘悲欣交集的一生,展現(xiàn)了茫茫人世間的歡悅與無常。
自2019年成功首演以來,昆曲《浮生六記》陸續(xù)斬獲2020年“京昆藝術紫金獎”的優(yōu)秀劇目獎、優(yōu)秀音樂(唱腔)獎、優(yōu)秀舞美獎等多項獎項,并擔綱2023年BeSeTo(中韓日)戲劇節(jié)開幕大戲并獲優(yōu)秀展演劇目榮譽。
2022年,《浮生六記》于上海大劇院線上演出季“巡演零號站”全網(wǎng)首播,累計獲得367萬人次的出眾播放量,也收獲戲迷們好評無數(shù)。
此次作為第八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jié)的重磅參演劇目,昆曲《浮生六記》將在3月15日-17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在京城重現(xiàn)瑰麗奇幻的東方美學。
貳
奇幻瑰麗 中式BE美學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昆曲《浮生六記》跳脫出對夫妻之間“小兒女”生活的描述以及對兩人悲歡離合的平鋪直敘,大膽嘗試了一種奇幻的形式開場——在觀眾進場的時候,沈復上到舞臺,布置香案,擺上蕓娘喜歡吃的臭腐乳、蝦鹵瓜,一個人的清歌曼唱,配一只清幽的孤簫,沒有所謂的開場音樂,也沒有強大的聲光電的配合。
大幕拉開的那一刻,蕓娘已然辭世,沈復孤單單一人,飽嘗悼亡之痛。而當他日復一日地書寫與蕓娘的點滴往事時,蕓娘“回來了”,她如生前一般與沈復品詩、賞畫……沈復從錯愕、疑惑到驚喜,他意識到自己的筆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活生生的蕓娘、一個有蕓娘的世界。盡管在母親的逼迫下,沈復不得不續(xù)弦,但他終日閉門寫書,在書稿中與蕓娘相聚……由此,沈復的現(xiàn)實生活與書中世界齊頭并進向觀眾展開,讓人們一步步走進他的內(nèi)心。
這是一出蘊含著中式BE美學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將奇幻的超現(xiàn)實故事納入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邏輯,荒誕和虛幻被融化了,過去真實發(fā)生的事情又在現(xiàn)實中重現(xiàn)。時間不斷循環(huán)著,蕓娘永遠被困在她死亡的那一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而這獨一無二的奇幻意味,將沈復滿卷濃情書寫得濃烈至極。“悼亡”與自我慰藉的極致拉扯之間,是人類扶搖于生死之上的——偉大的愛。
正是:無痕春夢無相負,流水落花毫箋駐。蘸我舊時淚,使君淚如珠。
在幻境與現(xiàn)實的轉換間,還有個非常關鍵的“配角”,就是沈復再娶的妻子半夏。這個特殊角色既為觀眾區(qū)別了幻境和現(xiàn)實,也顯示出現(xiàn)實的溫柔與包容力。
原著中的蕓娘曾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文學中最可愛的女人”,而羅周筆下半夏的可愛可敬,比之女主角也不遑多讓。當沈母要半夏將沈復的書燒毀時,半夏將書稿原樣還與沈復,并幫助一起謄寫書稿。當沈復纏綿病榻時,她與之相伴到最后一刻。
愛情的形態(tài)有很多種,沈復對蕓娘的癡戀是一種,半夏對沈復的默默守護和傾心欣賞則是另一種。她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沈復的夢境,凝聚了現(xiàn)實的熱愛。正是因為有著半夏現(xiàn)實溫柔的愛護托舉著,才有了沈復所書寫的純粹深濃。這樣一個人物,呈現(xiàn)了愛情除去沈復、蕓娘這般纏綿繾綣之外的豐富形態(tài)。
叁
演出詳情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2024
第八屆天橋·華人春天藝術節(jié)
上海大劇院出品
江蘇省演藝集團聯(lián)合出品
昆曲《浮生六記》
妻子蕓娘夭歿,沈復悲難自勝。回煞之夜,苦等苦盼,終不見亡魂來歸。母親為他另覓半夏為妻,沈復拒不接受,若癡若狂,沉浸在失偶的痛殤之中。又假藉筆墨,將他與蕓娘的點滴往事,娓娓述來……沈復心隨筆行,忽聞一聲“沈郎”,驚見已然亡故的蕓娘竟嬌嬌楚楚、真真切切,推門而入,再度回到他身旁……
原著 / 〔清〕沈復
編劇 / 羅周
導演 / 馬俊豐
執(zhí)行導演 / 倪廣金
藝術顧問 / 張繼青
藝術指導 / 石小梅、胡錦芳
作曲 / 孫建安
舞美設計 / 張慶山
燈光設計 / 胡耀輝
服裝造型設計 / 賴宣吾
編曲 / 李哲藝
場次 /
一 盼煞 | 二 回生 | 三 詫真
四 還稿 | 五 紀歿 | 余韻
主演 /
施夏明、單雯、李鴻良、李靜陽、顧駿、裘彩萍
演出 /
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
時長 /
約140分鐘,無幕休
|時間|
3月15日-17日 19:30
|地點|
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票價|
680/480/480/380/280/180元
掃碼購票
*以上圖片均為往期演出劇照,實際請以現(xiàn)場演出為準
資料來源:上海大劇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