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懇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每日為您推送精彩內容,不要錯過哦~
古羅馬自公元九世紀在意大利半島嶄露頭角,迅速圍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
然而,每個王朝的興盛之后,都逃不了衰落的命運,往往在其最為輝煌的時刻,巨大的危機正悄然逼近。
當古羅馬步入帝國時期,各種混亂的局面,如同狂風暴雨般席卷而來,幾乎將古羅馬人逼至絕境。
而與此同時,在古羅馬的東南部,一個新興的龐大帝國正在崛起,那就是我們熟知的安息帝國,也稱作帕提亞帝國。
時光回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羅馬帝國暗流涌動!
從凱撒與龐貝的爭霸,到屋大維與安東尼的王者之爭,帕提亞帝國本來有機會超越古羅馬的。
為何它最終未能如愿以償,突然間偃旗息鼓了呢?
1.古羅馬的混亂局面
提及古羅馬,我們不得不提古羅馬傳奇-凱撒大帝。
原本按照元老院的意思,執政官的位子應由龐貝繼承,凱撒心有不甘,于是率兵攻入羅馬,力挺他的元老們,迫于凱撒的威勢,只能選任凱撒作為古羅馬帝國的最高執政官。
然而,命途多舛,凱撒的意外遇刺使得古羅馬再次陷入混亂。
群龍無首的時候,兩位年輕將官嶄露頭角,分別是屋大維與安東尼。
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屋大維勝出,成為古羅馬史無前例的奧古斯都,也就是古羅馬的皇帝,正式宣告古羅馬的帝國時代到來。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凱撒與龐貝的權力爭奪中,帕提亞帝國的一些動作,竟然影響了古羅馬的各方勢力的平衡。
與凱撒和龐貝齊名的,還有一位杰出的將官克拉蘇,對方跟帕提亞帝國作戰的時候,不幸陣亡,使得三巨頭的同盟失去平衡,從而加劇了龐貝與凱撒之爭。
不僅如此,在屋大維與安東尼爭奪羅馬執政官的時候,帕提亞帝國同樣深度介入。
當時的帕提亞帝國支持一些凱撒的擁躉,反抗屋大維和安東尼的羅馬政權。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導致帕提亞帝國的儲君帕科羅斯一世被殺,接連引發了帕提亞帝國的動蕩,使得其干預古羅馬事務的能力大打折扣。
2.儲君帕科羅斯之死
儲君帕科羅斯離世之際,正值奧羅德斯二世執掌帕提亞帝國。
當時,帕提亞帝國的東部邊疆毗鄰著即將崛起的貴霜帝國雛形。
當然,當時都貴霜帝國尚未完成統一,內部諸侯國紛爭不斷,帕提亞帝國巧妙利用各方矛盾、穩固了東部邊界。
與此同時,在西部的塞琉古王朝已經被龐貝滅掉,暫時沒人能對帕提亞帝國構成威脅。
在奧羅德斯二世在位期間,帕提亞帝國西北部接壤的就是羅馬帝國,而他正有意向北擴展。
起初并不是帕提亞帝國主動招惹的羅馬帝國,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擔任敘利亞總督,有意對帕提亞發起進攻。
面對羅馬帝國的挑釁,帕提亞帝國并未選擇直接與羅馬帝國硬剛,而是采用迂回戰術,進攻亞美尼亞。
公元前59年,在將領蘇雷納的指揮下,帕提亞帝國成功擊敗了克拉蘇率領的羅馬軍隊。
此戰之后,帕提亞帝國士氣大振,自認為可以跟羅馬帝國一較高下。
公元前51年,奧羅德斯二世的兒子、儲君帕科羅斯一世銳意進取,意圖侵占羅馬在敘利亞的領土,遭到了羅馬軍隊的伏擊,不幸身亡。
帕科羅斯的離世,讓奧羅德斯二世不得不考慮重新選擇繼承人。
無奈之下,他只得選擇弗拉特斯四世作為繼承人。
3.弗拉特斯四世
弗拉特斯四世繼位后,非常殘暴,對自己的兄弟們展開殘酷的追殺,眾多親族兄弟皆喪命于他手。
他的殘暴行徑,最終引發了反抗,梯里達底二世后來推翻了他的統治。
盡管弗拉特斯四世后來重新奪回了皇位,但帕提亞帝國的國力大損,在與羅馬帝國的戰爭中慘遭失敗,連自己的兒子也被羅馬人俘虜。
屋大維此時剛剛掌控羅馬帝國,為了穩定國內局勢,暫時弗拉特斯四世示好,還將弗拉特斯四世的兒子釋放回國。
另外,屋大維知道弗拉特斯四世喜好女色,特地贈送了一名女奴,這名女奴名叫穆薩。
穆薩在帕提亞帝國歷史上非常出名。
帕提亞帝國是個希臘化的國家,但大部分女性整體文化地位不高。
穆薩是個例外,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頗有幾番見識,深得弗拉特斯四世的寵愛。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穆薩,自然生了讓兒子繼承皇位的野心,所以她時常鼓動弗拉特斯四世將其他兒子貶放到遠方,為自己兒子繼位鋪路。
弗拉特斯四世在穆薩的蠱惑下,竟然糊里糊涂地被蠱惑了,將自己成年的兒子們逐一趕走。
這樣一來,弗拉特斯四世身邊便沒了親近之人,穆薩見時機成熟,便伙同兒子密謀殺害了老皇帝。
然而,穆薩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
她渴望成為帕提亞帝國的女王,為了名正言順,她竟然與自己的兒子結婚。
穆薩篡權的野心昭然若揭,帕提亞帝國貴族們非常不滿,聯合起來將其攆走。
再后來,帕提亞帝國便陷入了無盡的混亂之中。
雖然偶爾能誕生幾個有為之君,恢復些許國力,但面對日益強大的羅馬帝國時,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
在羅馬的不斷進攻下,帕提亞帝國衰落下去,最終被波斯的薩珊王朝所取代。
4.寫到最后
帕提亞帝國的歷史,竟然有這么多的意外和變數。
如果不是那場儲君意外的身死,或許穆薩的奪權事件根本不會發生,帕提亞帝國也不會那么快走向衰落。
倘若這些都沒有發生,帕提亞帝國或許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以強盛之姿,應戰拜占庭帝國的崛起,后者想要在君士坦丁堡的立足,可能都很難。
儲君帕科羅斯的意外身死,只是歷史的一個小小變動,卻引發了整個世界的格局變動。
歷史的意外,有沒有其必然性呢?
儲君帕科羅斯的死亡,并非無跡可循,也是有著深層次原因的。
戰勝克拉蘇的帕提亞將軍是蘇雷納,卻因皇帝的猜忌,戰后很快被殺。
試想,如果當時的帕提亞帝國沒有失去這位杰出的軍事領袖,對羅馬的戰爭中,或許能增添幾分勝算。
同樣,蘇雷納的存在,或許也能改變歷史的走向,避免后續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帕提亞帝國的歷史的走向,最終毀于一點,就是君王的猜忌之心。
皇帝殺了一個優秀且無辜的將軍,間接導致儲君早逝,進而引發整個王朝的衰落。
這是皇帝的悲哀,還是整個王朝的悲哀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