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段文平)“從長遠來看,我很看重新模式的構建,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要靠基礎性制度來解決,這是非常關鍵的。”近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健全風險防控長效機制。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想解決房地產存在的根本問題,需從制度著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保障房軌道托好底,商品房軌道才會變得從容”
商品房基礎性制度都有哪些?賈康認為,至少包括土地制度、雙軌統籌住房制度以及配套的雙軌金融制度、房地產稅制度等等。“過去幾輪樓市調控,熱了冷了都不行,調控治標不治本,現在是要標本兼治、治本為上,基礎性制度建設就是來解決治本的問題,這要啃硬骨頭攻堅克難,必須得做。就看這一輪相對緩慢波動回暖的過程中,能否在啃硬骨頭的事情上取得實質性進步。”
值得關注的是,在雙軌統籌住房制度方面,去年8月份國常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要逐漸形成保障房與商品房相輔相成、雙軌并行的新格局。
“只有把保障房軌道這個底托好,商品房軌道才會變得從容,整體就更健康了。”賈康說,托好底,商品房軌道房價的高或低,就不會像前幾年那么敏感了。
同時,對于商品房預售制度,賈康說,“我并不贊成一刀切地全部取消,而是要找到病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求得高水平解決方案。”
對于當前受關注較大的融資“白名單”機制,賈康認為要充分肯定,“通過一個個項目具象化的安排,打開融資通道,很容易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白名單的甄別與設定,也要注意盡可能客觀與合理。”
“買方市場為主導,回暖相對慢一點”
當下,樓市進入傳統的“金三銀四”銷售節點,小陽春是否會出現?寬松政策刺激下,樓市回暖效果如何?
在賈康看來,在此輪政策調整中,一線城市起到風向標的帶頭作用,最可能的結果是,一線城市在波動中消化風險,進入相對緩慢的回暖過程。
今年1月底以來,四個一線城市先后松綁限購政策。1月27日,廣州放開超120平方米住房限購,并支持“租一買一”“賣一買一”。1月30日,上海發布新政,取消外環以外區域(崇明區除外)單身限購。2月6日下午,北京出臺新政,通州區取消“雙限購”政策。2月7日,深圳松綁限購,落戶就可立馬購房,此前需要連續繳納社保或所得稅3年;非深戶籍購房,社保或者所得稅繳納年限也從原本的5年降至3年。
“回暖緩慢的背景是,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在這個判斷之下,其必然是緩慢的;如果仍然是賣方市場為主導,回暖會很快,但是也容易會大起大落,有過幾輪這樣的情況,現在是買方市場為主導,回暖相對慢一點,但是我也不贊成像有人說的熬個三五年,未必那么長。”賈康說。
賈康進一步說,為積極引導不同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回暖過程,一些屬于行政手段的房地產限制性措施,能夠撤銷的應盡量撤銷,能夠減少的應盡快減少。
賈 康 簡 介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肅、廣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專家、顧問或咨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行政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1995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品質層次學術交流帶頭人。多次受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之邀座談經濟工作。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財稅體制改革”專題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委員會成員。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首任秘書長,第二屆理事會期間任首席經濟學家),2015年-2016年與蘇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給經濟學》、《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以及《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獲評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的“2016年度中國好書”)》,2016年出版的《供給側改革十講》被中組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國家圖書館評為全國精品教材。2017-2020年又撰寫出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模型與實踐路徑》、《供給側改革主線上的未來財稅》、《財政學通論》等多部專著。2021年與劉薇合作《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書又獲評“2021年度中國好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評估》公布的2006~2015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6268種學術期刊700余萬篇文獻的大統計分析,賈康先生的發文量(398篇),總被引頻次(4231次)和總下載頻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綜合指數3429,遙居第一,是經濟學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學者。
賈康學術平臺|版權屬賈康先生,轉載請注明“賈康學術平臺”,感謝關注與支持!
做學問的甘苦,如魚在水,冷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但關于做學問的“指導思想”,我愿意在此一披襟懷:寫出一些論文或著作并不是目的,這是探索之途上的一小步,是爭取為人類的思想認識之海中加一滴水。我深信,一切人生的虛榮浮華都是過眼煙云,而真正的學術和真知灼見,才能垂諸久遠。
—— 賈 康
也歡迎關注“新供給經濟學論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