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短小精悍的微短劇通過離譜夸張、脫離現實的劇情,逐漸迎來了“潑天流量”,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深夜泡菜”、“電子小菜”。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微短劇2023年市場規模373.9億元,已達到同期電影市場規模的近七成,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
有人說“微短劇的賺錢效應來了”,而這“潑天富貴”并不代表可以野蠻生長。
微短劇火爆之后,廣電總局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除此之外,全國各地也加強管控手段,推動微短劇有序繁榮發展。
最新消息,微短劇備案系統完成內測,已在6月上線,此消息一出便引發業內人士廣泛關注。
微短劇備案系統的上線,對于從業者來說,最關注的是微短劇不同類型的備案形式有什么不同?相關審查規定的出臺對微短劇行業的影響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做一個簡單解讀。
三種類型的微短劇備案形式
重點微短劇(投資總額>100萬元以上)
符合特殊題材、總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長短視頻平臺招商主推或在各終端首頁首屏推薦播出、自愿按重點微短劇申報等幾種條件之一。仍按原途徑申報規劃備案和成片審核,即由國家廣電總局統一備案公示管理。
普通微短劇(投資總額在30-100萬元之間,非重點推薦)
需要制作經營機構在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備案系統”上申報,由省局進行規劃備案審核和成片審查。
其他微短劇(投資總額<30萬元,非重點推薦)
由播出或為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臺履行內容管理的職責,負責內容審核把關與版權核定,定期將審核劇目信息報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
簡單來說,即重點微短劇由廣電總局管;普通微短劇由省廣電總局管;其他微短劇由平臺管。
規定中還明確要求:“所有播出、引流、推送的網絡微短劇均須持有《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或完成相應上線報備登記程序。節目上線前必須在片頭按相應格式要求標注《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號或節目登記備案號。”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想要拍出高質量的微短劇并不容易,而一些公司為了躲避備案會采取陰陽合同來混淆審核。不過,文件特別強調:“不得通過拉高或降低投資額的方式躲避審查”。未經備案上線播出的微短劇,2024年5月31日前,各平臺要將劇目相關信息,報所屬地省級廣電主管部門備案。從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因此,從業者需要特別關注規定,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好萬全準備。
相關規定出臺對微短劇行業的影響:
1、劣勢短劇將慢慢消失:通過嚴格審查后,一些審美惡俗、三觀不正等內容的短劇將從市場消失,未來短劇的內容將向積極正面、精品優質發展。
2、短劇后期制作更加精良,且工作量提高:由于短劇內容需要按照要求備案,后期制作時間縮短,對于工作人員的輸出時效要求更高,且體量大,要求高,對于整個團隊的考驗無限擴大。
3、上線劇集緩慢:因備案系統還處于試用階段,審核流程及效率會影響到更新時間,所以,看劇時長也會被拉長。
4、二輪劇市場波動:從規定的要求來看,二輪劇也需要重新備案。短劇市場量大,審核時間長,大量的劇集提交審核,將會嚴重影響到上線。對于杭州、西安行業公司集中的省份來說,未來二輪劇能夠順利完成備案,還需要重點關注。
5、各大平臺政策將有所變化:針對備案要求的出臺,抖音、快手、視頻號也將針對政策,改變平臺規定,從業者盡可拭目以待。
原文鏈接:https://www.dianyingjie.com.cn/2024/0409/381940.s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