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緣由也很簡單,辛家亮的家庭條件殷實,是個非常不錯的結婚對象。
也正是這樣,麥母即便在在飯桌上受盡了男方的侮辱,但在最后麥母還是選擇忍一忍,妥協男方提出的條件,不辦理婚宴,旅游結婚。
在麥承歡看來,母親的低人一等讓她心疼。
可是她卻不知道,麥母這樣做,完全是為了麥承歡,希望她能找個好婆家,擺脫貧窮家庭,過上好日子。
可是,麥父一生過的很平庸,靠著打零工和當司機過日子,并沒有給與麥母想要的好日子。
從麥承歡記事開始,他們一家四口人就擠在40平方的廉租房中,每當夏天到來,麥母一做飯,就會渾身都是汗。
麥母每次看到樓上有人搬走,就會很羨慕,她不止一次的幻想過,是否能有機會住在大房子里,家里能有一扇大一點的窗戶。
可惜,每當看到麥父拿回來的生活費,麥母的幻想都會破滅。
麥母因為照顧2個孩子,一直沒有上過班,她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更不知道那些光鮮亮麗的職業女性都是如何生活。
麥母不是胸無大志的人,只是貧窮限制了她。
所以,她對于麥承歡從小要求很嚴格,在學習上不管花多少錢都讓麥承歡讀書,讓她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要像她一樣被家庭所困住了雙腳。
麥母一直因為家里的條件自卑,害怕影響女兒找個好的婆家。
麥母覺得,愛情對于現實生活的兩個人太奢侈,有感情就足夠了,夫妻之間的感情可以日久生情,只要雙方不要討厭就可以了,即便麥母知道辛家并不是好惹的人,但是為了讓麥承歡實現物質生活自由,她還是妥協了。
以至于,麥母才會想方設法的討好辛家,來變相的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一輩都說,女人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個是出生,一個是婚姻。
雖然麥母改變不了前者,所以她只能替麥承歡抓住后者。
其實,麥母的做法和想法完全可以被理解。
正因為她知道沒有物質的生活的艱難,才有資格去要麥承歡現實一點,不要因為個人主義放棄這段婚姻。
麥母的一番操作,到最后并沒有讓麥承歡接受,反倒麥承歡主動提出了解除婚約。
麥承歡的性格像父親,她沒有那么高的物質追求,她只想依靠自己來生活,而且麥承歡自尊心很強,她不希望靠著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麥承歡的想法其實也能被理解。
但是,婚姻大事終究是本人說的算,過得好不好也只有本人能感覺到,麥承歡能選擇放棄,也說明她覺得和辛家亮不是正確的人,與其互相在一起的湊合,倒不如放棄彼此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想說,從麥承歡和麥母身上能看到很多人的影子,家長里短的事情更能讓觀眾看到煙火氣,所以《承歡記》能有這么高的收視率不是沒有道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