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回家”巡回演唱會在珠海開唱,本來單位安排年輕、帥氣的同事小周參加安保,但是因為他要去約會女友,就請我幫他頂個崗位。本來我也想去看,就成人之美,做了個順水人情。
話說各就各位,演唱會到點后首先在巨大的屏幕上展示潘美辰的履歷,從她的出生、成長、成名和成就。1969年6月30日,她出生在中國臺灣省臺北縣,職業:歌手、作詞作曲家、音樂監制,成就:1988年9月,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不要走不要走》正式進入歌壇 。1990年,憑借單曲《我想有個家》獲得第1屆臺灣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
時間到了晚上8時10分,就這一瞬間,我有幸近距離一睹天后風彩,我見她一襲閃著白光的戲服,身高不足160厘米,身材保持纖細、有力,她的表演從人群中穿過開始,在工作人員和安保人員的簇擁下,她拿著麥克風邊唱邊走向舞臺,邊向旁邊的觀眾打招呼,有很多觀眾圍了過來,都拿起手機錄像,就像看一個外星怪一樣,又興奮又好奇。
我走近一看,在明暗交替的燈光中,一位精神矍鑠的,保養得非常好,一張男兒面孔的老太太,真是讓人失望之極,看來距離產生美不是虛言,演唱會的宣傳海報所使用的照片不知道是她那個年齡段的。我一直看完全場,見識了潘美辰的多才多藝。
我和她同為70后,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如謙恭、熱情、向上和自律等,我還從她身上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勤奮在天賦面前不值一提,凡事不可強求。潘美辰1969年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母親是有錢人家的傭人。潘美辰也到富人家去幫傭減輕母親的負擔,在這個過程中她接觸到鋼琴,靠著天賦,她居然就邊看邊彈學會了彈鋼琴。據演唱會上潘美辰講:后來她又是通過模仿學會了打架子鼓、彈吉他、吹口琴等,唱歌也是無師自通,沒有花幾百上千請名師指點,高人傳授,后來只到音樂學校培訓過一段時間。更傳奇的是她是創作型歌手,能作曲、作詞并自己唱出來,一曲《我想有個家》就是她一手操刀的經典作品。據說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所謂天才就是百分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一的天賦。這句話騙了很多人,現在才發現曾經被人閹割過。完整版應加上一個結尾:百分之一的天賦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所以看到別人成功,不要羨慕嫉妒恨,那是人家的天賦與福報。
天才不能放棄奮斗,成功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在百度搜索上有這么一段:“1985年,潘美辰說服了父母,離開花蓮的家,只身前往臺北讀書,就讀于私立南強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并且她還報讀了南強初中、南強中學影視科音樂班。”
在演唱會上潘美辰向我們講述卻是一段這更為艱辛的求學之路:她父母怕女兒一個孤身在外不安全,不讓她出去。她于是連續三天跪在家里,以絕食相威脅,終于“感動”了父母,讓她只身前往臺北求學。很多人以為這就完了,求學之路遠比我們想象的艱難。父母給的只是學費,生活費還要靠小潘美辰自己去掙,于是這個倔強的女孩在學習的間隙還要去打工掙生活費,能做什么呢?無非是做一些休力活,她說:我做過服務員、家教、洗過盤子,正是早年的艱苦人生經歷塑造了她努力奮斗、倔強不屈的性格。也正是年輕時的卑微,激發了一個人積極向上的斗志。
現在網上有一段話很有氣勢,也很能概括潘美辰的一生: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比紙薄,應有不屈之心。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人活著就要工作,活到老工作到死。潘美辰現年55歲,本來是退休的年齡,卻還要全國到處辦巡回演唱會,開演唱會是很累的,她說從晚上8點開始,到12點結束,整整四個小時,在臺上又唱又跳,吹拉彈唱,一襲厚重的戲服,讓她汗流夾背,有幾次汗水蒙住了雙眼,都要由助理幫她把汗水拭去。她說:這四個小時是不能吃飯的,因為吃飽唱歌會嘔吐。她感嘆:珠海實在是太熱了。
這么大年齡,做這么苦這么累的事,是要折陽壽的。你說她圖錢我覺得不對,她現在的財富幾輩子都花不完,她沒有結婚,無兒無女,她要那么多錢留給誰呢?她與我們互動的時候沒有講,我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她對音樂的熱愛,喜歡與粉絲互動;二是她的一個團隊靠她吃飯,這些人把她供著,讓她放不下。潘美辰給我的啟示是不要倚老賣老,活到老干老,給年輕人做一個好的榜樣,認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我有這么一點感想,不知道大家怎么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