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發現更多城市之美
從拉魯濕地遠看布達拉宮
鳥兒正巧掠過宮殿前的水域
布達拉宮對于拉薩而言地位如何?想必無須細述。作為一座見證了時間沉淀與文化交融的殿堂,布達拉宮不僅是拉薩的心臟,也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通常,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布達拉宮正面的輝煌與壯麗;當走近其背面,我們才得以更加立體地欣賞布達拉宮。
01經典視角:布達拉宮廣場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為紀念與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聯姻,奠基了這座宮殿的最初形態。經歷了數世紀的擴建,布達拉宮逐漸演變為西藏政治與靈性的中心地帶。獨具匠心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漢式、藏式及尼泊爾式元素。一石一木,都刻畫著佛教的深遠意涵與民族的精神追求。在這里,歷史與信仰交織,幻化為一座座生動的文化符號。
每當晨曦初現,布達拉宮廣場上人潮洶涌,朝圣者絡繹不絕,仰望著布達拉宮梯級式的宏偉立面。這里是觀賞布達拉宮最經典的視角,可以充分領略其全貌的宏偉。廣場對面的宮殿立面層次分明,紅墻與白墻交相輝映,如同一張絢麗的唐卡,講述著藏族人民悠久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布達拉宮的西面不遠處,還有一座藥王山。從藥王山上眺望,布達拉宮仿佛懸浮在城市之上,與遠處的雪山相映成趣,頗為壯觀又富有詩意。曾經,50元人民幣上的布達拉宮形象,正是以此視角為靈感創作的。
02人文視角:宗角祿康公園
位于布達拉宮西北方的宗角祿康公園,以其相對隱秘的位置,為渴望獨特視角的游客提供了絕佳的觀賞地。公園在設計上巧妙利用地形與植被,打造出多個小型休閑區域,每一處角落都可看見布達拉宮的不同側面,給人以視覺上的驚喜和心靈上的平靜。在這里,布達拉宮的背面展現出更加細膩與幽靜的美,讓人能夠靜心體會超脫塵囂的寧靜。
除了觀賞布達拉宮,宗角祿康公園本身也是一個富有生機的公共空間。公園內遍布各種樹木花卉,四季更替,花香滿徑,為城市中的人們提供了難得的自然庇護場所。
每當傍晚時分,孩子們在這里玩耍,年輕人在樹蔭下讀書,老年人圍坐在長椅上下棋或是分享彼此的故事。休息、散步、聊天、跳舞......在雄偉的布達拉宮下,當地人們享受著日常生活,舞動的身影在歷史建筑的深邃面前,顯得尤為生動。
03自然視角:拉魯濕地
遠離城市喧囂,拉魯濕地以其未被打擾的自然景觀聞名,成為一個特別的觀察點。從這片濕地望向布達拉宮,可以看到宮殿壯觀的背影與平靜的湖水交相輝映,周圍的山巒為它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拉魯濕地被譽為“拉薩之肺”,是一個位于西藏拉薩市區北部的重要自然保護區。這片廣闊的濕地系統不僅對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提供了一個寧靜的自然逃避地,供當地居民和游客探索和享受。
這里是野生動物們的棲息地,也是鳥類觀察愛好者的天堂。濕地內生活著各類水禽、涉禽以及其他珍稀鳥類,是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步道和觀鳥站,使得游客可以近距離享受寧靜的自然風光。此外,濕地的植被覆蓋豐富,包括多種水生和濕生植物,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為拉薩設下了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實際上,每個角度的布達拉宮都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這些獨特的視角,讓我們得以更全面地理解布達拉宮的建筑美學和文化價值。
然而,我們更應思考的是,如何保護這一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唯有用心聆聽,用行動守護,讓故事得以世代傳承。
文字/張欽
攝影/張欽
發現城市之美
“發現城市之美”項目組織專業采編團隊,實地走讀中國各地,系統收集和發掘每個地方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原生態文化,以原創圖文書籍、主題紀錄片、自媒體、文創產品等為載體,打造中國最大的原生態文化素材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