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了4月前兩周的數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4月1日-14日,新能源汽車零售2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32%,零售滲透率已達到50.39%。這一數據與王傳福此前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的預測相符,新能源汽車正快速占領市場,取代燃油車成為市場的主流。
筆者認為,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取代燃油車成為市場主流,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新能源汽車具備底層技術優勢。以插電混動汽車為例,依靠串聯、并聯等多種形式,實現了動力性、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的兼顧,比如熱銷的秦PLUS DMi,在加速、油耗、行駛質感等方面均壓制燃油車,體驗感可謂降維打擊。在新能源汽車已經突破成本限制的情況下,燃油車已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其次,新能源汽車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的創新不僅是動力形式這一維度,還包含智能駕駛技術、互聯網連接等。“汽車產業競爭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而燃油車由于結構布局復雜、儲電能力弱等原因,在智能化領域不可能與新能源汽車相抗衡,也注定了未來會被市場淘汰。
第三,消費者的認知已發生重大變化。前幾年,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心存疑慮的情況,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提升,以及輿論重心的轉移,如今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性能、使用體驗、用車成本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在買車時對于新能源汽車也不再抗拒。換言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不存在認知阻礙。
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在技術和體驗感上有優勢,也符合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驅動的時代,可以判斷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