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10日,陳中柱將軍在與日寇激烈的戰(zhàn)斗中身中六彈壯烈犧牲,日軍割下了他的頭顱返回泰州城領賞。
當陳中柱將軍身懷六甲的妻子王志芳知道此事后,帶著年幼的女兒前往了泰州日軍司令部,面對手握鋼槍的日本警衛(wèi)部隊,這位義烈的女子毫無半點俱色,就像全然不知日軍已發(fā)布了她們母女的懸賞通告一樣。
當女子見到日軍司令部的南部襄吉大佐時,開口說道:“我來要我丈夫的人頭!”
陳中柱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抗戰(zhàn)名將陳中柱
陳中柱是江蘇鹽城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全靠母親辛勤種地撫養(yǎng)成人。
1931年,黃埔6期畢業(yè)的陳中柱被分配至國立中央大學擔任軍事教官,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一位出生于南京官宦之家的姑娘王志芳。
對于長得濃眉大眼,英氣逼人的陳中柱教官,王志芳對他一見鐘情,而陳中柱對年輕漂亮的王志芳也很有好感,1932年,他們結婚了,并生下了大女兒紅秀(現(xiàn)名陳璞)。
陳中柱夫婦
嫁給軍人勢必會聚少離多,而且要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然而王志芳卻從來沒有后悔過。
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正面戰(zhàn)場上的中國軍隊一敗再敗,日寇兵鋒直指當時的首都南京。
眼看日寇距離南京越來越近,南京城內的國民黨高官紛紛攜妻帶子的向西南逃跑。
同樣有機會出逃的陳中柱選擇了留下抵抗日軍的侵略,他讓妻子帶著女兒經(jīng)武漢去重慶,自己主動跟上級表示要留在前線保家衛(wèi)國,抵抗日寇。就這樣,陳中柱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戰(zhàn)地工作團第三總隊團長,聽從于李宗仁指揮。
李宗仁
自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廣大人民群眾抗日熱情日益高漲,紛紛自發(fā)地投入了抗戰(zhàn)隊伍中,陳中柱的部隊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擴充,經(jīng)過幾個月的發(fā)展,陳中柱手下已經(jīng)有了一支多達3000多人的隊伍,成為了第5戰(zhàn)區(qū)內一支不可小覷的部隊。
1938年3月,陳中柱率領部隊參加了舉世聞名的臺兒莊戰(zhàn)役,奉命指揮部隊保衛(wèi)臺兒莊西側的大洞山,為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戰(zhàn)役的勝利,立下了重大貢獻。
不過,局部戰(zhàn)斗的勝利并不能改變整場戰(zhàn)役的局勢,徐州會戰(zhàn)最終以失敗告終,蔣介石為了阻止、遲滯日寇的侵略腳步,命人炸開了花園口附近的黃河大堤,直接導致黃河流域附近數(shù)百萬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80萬人民群眾因此死亡。
花園口決堤產(chǎn)生的黃泛區(qū)
因為這場人禍被迫背井離鄉(xiāng)的人民群眾,拿著國民政府發(fā)的10塊錢慰問金欲哭無淚。
花園口決堤以及徐州會戰(zhàn)的失利對軍隊士氣也是巨大的打擊,謠言四起,此時身在武漢的王志芳不停地跟從前線潰敗下來的國民黨官兵打聽丈夫的下落,結果他們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回答陳中柱戰(zhàn)死了,直到三個月后她才收到丈夫來信,得知陳中柱在徐州會戰(zhàn)中受了傷,部隊被沖散了,在當?shù)剞r(nóng)民的幫助下養(yǎng)好傷重新聚集了部隊,現(xiàn)在在敵后堅持抗戰(zhàn)。
受影響的災民
看著信紙上丈夫那熟悉的筆跡,王志芳抱著它哭了很久。
1938年,陳中柱被魯蘇皖邊區(qū)游擊總指揮李明揚任命為第四縱隊少將司令,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的陳中柱立即給妻子寫了一封信,要她帶著女兒來泰州團圓。當時內地已經(jīng)淪陷,交通斷絕,王志芳帶著紅秀從重慶前往越南海防,之后繞道香港、上海才到達泰州。
當母女二人到了泰州后才知道,因為戰(zhàn)情緊急,陳中柱已經(jīng)帶領部隊去徐州附近了。直到1939年陳中柱才派人將他們母女二人接往重慶團圓,一年后,他們之間有了第二個女兒。
拒不投敵
1940年3月以后,隨著國民黨頑固派將“摩擦”的重心從華北移向華中地區(qū),華中地區(qū)的局勢越發(fā)緊張,時任國民黨江蘇省主席的韓德勤,暗中命令他控制下的部隊和日偽軍進行勾結,想要和日偽軍共同夾擊新四軍。
韓德勤
為了團結抗日,新四軍陳毅司令員親自前往泰州和國民黨魯蘇皖邊游擊總指揮李明揚、副總指揮李長江進行談判,為表誠意還送給了李長江一匹強壯的日本戰(zhàn)馬以及一個新馬鞍。
然而陳毅司令員的舉動并沒有打動國民黨頑固派,陳中柱和張興炳、顏秀五等人奉命對駐扎在郭村的新四軍挺進縱隊進行攻擊。
為了“消滅”郭村里的新四軍,頑軍出動了整整12個支隊(團),而當時在郭村的新四軍除了縱隊機關外,只有一個教導隊、一個團外加一個營。
雖然敵我雙方有著巨大的兵力差距,然而頑軍這邊心不齊,戰(zhàn)斗力也低,而新四軍人雖少,戰(zhàn)斗意志卻高,僅僅一個沖鋒就俘虜了200多名陳中柱手下的士兵。經(jīng)過不到一個星期的戰(zhàn)斗,頑軍這邊損失慘重,新四軍甚至還發(fā)起了反擊,兵鋒直指泰州城,國民黨李明揚只得親自趕來泰州,和陳毅談判后宣布同意和新四軍“重修舊好”。
陳毅
在郭村保衛(wèi)戰(zhàn)中,陳中柱損失了整整一個營的兵力,談判期間他被陳毅司令員的個人魅力所折服,從頑固派轉向了開明派,談判結束后雙方交換俘虜時,他還專門命人給新四軍送去了十幾車的毛巾、襪子以及一些武器彈藥。
陳中柱在郭莊戰(zhàn)役之前雖然對我黨有一定的敵視思想,但他絕對是一個愛國的人,而他的上司李長江卻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投降主義者。
1940年冬天,李長江想要依附日寇做蘇北地區(qū)的土皇帝的消息傳遍了蘇北大地,陳中柱對李長江想要叛變的行為十分不滿,當他在1941年年初收到陳毅派人送給他的親筆信后,感慨的說道:“在下絕不附逆!國共合作理所當然?!?/p>
陳中柱
1941年2月12日,李長江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宣布自己打算投靠汪偽政府,此時會場外圍已經(jīng)架起了大量機關槍,李長江的意思很明確,想讓在場的大家跟著他一起當漢奸,他在廳堂里面擺了大量的香燭,要求在場的所有司令磕頭起誓,效忠李長江。
會議期間,陳中柱以上廁所的名義找機會溜出了會場,跑回了部隊駐地。結果他剛回到部隊后沒多久,就發(fā)現(xiàn)李長江調動了大量部隊將他們包圍了。
危難關頭,陳中柱對部下官兵高呼:“我們寧可做土匪,不可做叛奴!”之后率部向北突圍而去。翌日,李長江背著在水鄉(xiāng)蘆蕩里面打游擊的李明揚率部投靠汪偽政權,當上了所謂的“第一集團軍上將總司令”。
李明揚
蚌蜒河上的永別
當新四軍得知李長江叛變的消息后,曾于1941年2月中旬主動進攻過泰州城,擊斃、擊傷了李長江偽軍數(shù)千人,之后主動選擇了撤退,李長江重新回到泰州后擔心新四軍給他來個“梅開二度”,主動向日軍南部襄吉部隊提出請求,請南部襄吉率軍來泰州“協(xié)防”。
陳中柱率領著部隊突圍后和李明揚會師宣布繼續(xù)聽從李明揚指揮,之后開始和新四軍互相配合,粉碎了南部襄吉和李偽軍的多次大規(guī)?!鞍恕?,南部襄吉因此恨透了陳中柱,對陳中柱和他的妻女下達了通緝令。
陳中柱
1941年6月初,日偽軍抽調大量兵力兵分五路對魯蘇皖邊區(qū)游擊總指揮部發(fā)起“包剿”,主要目標就是陳中柱的第四縱隊。
負責圍攻第四縱隊的有數(shù)百日軍和數(shù)千偽軍,第四縱隊越打越少,損失極其慘重,陳中柱手下的團長要么受傷要么陣亡,眼看部隊就要被日軍完全包圍,陳中柱只得命令部隊轉移至新化蚌蜒河。
當日偽軍駕駛著汽艇追趕至蚌蜒河時,陳中柱指揮部隊沉著應對,成功地擊沉了兩艘敵軍的汽艇,殲滅了50多名敵軍。
6月7日凌晨,部下向陳中柱報告說老閣方向開來了十幾只敵軍的汽艇,與此同時部隊的前方還有一支偽軍的部隊,第四縱隊陷入了被敵人前后包圍的危險境地。
陳中柱急匆匆地前往妻子和孩子所在的小船,對已經(jīng)有了7個月身孕的王志芳說道:“志芳,我是個軍人,保民衛(wèi)土是我的天職,我要走了,孩子生下來后,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叫陳志,讓他不要忘了父親的志向!”之后,陳中柱讓衛(wèi)兵楊鳳高帶著她們母女轉移,他自己則對戰(zhàn)士們喊了一聲:“隨我上岸!”
陳中柱夫婦
陳中柱率領部隊上岸后,楊鳳高帶著王志芳母女躲到了一個大草垛下面,直到聽不到槍聲才從草垛下面鉆出來躲到了當?shù)匾焕相l(xiāng)的家里。
過了幾天,在確認蚌蜒河的戰(zhàn)斗結束了后,楊鳳高悄悄地出去轉了一圈打聽部隊的消息,當他回來的時候眼睛通紅,看著王志芳說道:“陳將軍他,他犧牲了!”
大將難免陣前亡
陳中柱將軍上岸之后,和日寇進行了長達三天三夜的激烈戰(zhàn)斗,眼看著日寇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己方部隊傷亡人數(shù)越來越多,援軍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來,于是對著在場官兵吼道:“為國家前途與民族的命運,我們要死里求生,沖出突圍!”
之后陳中柱指揮軍隊再次下河向武家澤方向突圍,準備把部隊拉到鹽城,在那里整休一段時間之后再作打算。
抗戰(zhàn)中的國軍
當陳中柱指揮部隊抵達盧家垞時準備搶灘登陸,身材魁梧,脖子上還掛著一個望遠鏡的陳中柱在沖鋒人群中實在是太過顯眼,日軍迅速對他進行了集火,陳中柱將軍身中六彈當場犧牲,年僅35歲。
戰(zhàn)斗結束日軍打掃戰(zhàn)場時發(fā)現(xiàn)了陳中柱將軍的遺體,殘暴的日寇當即就把陳中柱將軍的頭顱割了下來,帶往泰州跟南部襄吉請賞。
日寇
在楊鳳高悲痛地講述著陳中柱將軍的犧牲經(jīng)過時,王志芳一直保持著沉默一言不發(fā),等楊鳳高講完后,她只說了一句話:“帶我去看看他?!?/p>
楊鳳高離開后,王志芳抱著6歲的小紅秀哭了很久。
闖敵營,要夫首
楊鳳高帶著王志芳和小紅秀去了陳中柱將軍的犧牲地點,雖然楊鳳高跟王志芳提過帶著小紅秀看望亡父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但王志芳卻堅定的要求一定要帶著小紅秀去,她要讓女兒將父親之死和殺害父親的仇敵牢牢記在心里,永遠不要忘記。
三人抵達戰(zhàn)場后看到了一個小土包,土包前面是一根木牌,上書“陳中柱將軍”。王志芳叫上楊鳳高二人一同刨開墳,發(fā)現(xiàn)里面是一個用老百姓門板拼起來的簡易棺材,將棺材撬開后看到了將軍的無頭尸體。
墳包
看著將軍衣褲上的鮮血,王志芳咬牙不讓自己哭出來,回去之后她思索良久,決定去泰州找南部襄吉將丈夫的頭顱要回來。國民黨稅警司令陳泰遠得知此事后,當即予以了勸告:
“你瘋了嗎?現(xiàn)在日本人將你們母女的通緝令貼的到處都是,不知道有多少雜碎等著將你們抓住送給南部襄吉請賞呢!你就這么跑去泰州,不就等于去送死嗎?三國時期的關云長那不也是無頭下葬的嗎?聽我一句勸,你就別去冒險了?!?/p>
王志芳認為,丈夫一生為國,如果死后要以身首異處的方式安葬的話,自己死后有何顏面下去見他!因此王志芳決定就是拼了自己的這一條命,也要跟南部襄吉把丈夫的頭給要回來!
心意已決的王志芳不顧大家的勸阻,找來了一條小木船,請人將丈夫的棺材放上去后,和小紅秀以及楊鳳高一起登上木船去了泰州。
陳中柱
一行人到了泰州后,王志芳和小紅秀去了原七縱隊司令秦慶霖的家,而楊鳳高則留在船上看守將軍遺體。
此時的秦慶霖已經(jīng)投靠了日本人,他本人對于王志芳等人的到來其實并不歡迎,但他的妻子謝樹清和王志芳的關系卻十分的要好,因此對王志芳一行人的到來,秦慶霖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陳中柱將軍生前為人清廉,家無余財,因此王志芳母女二人穿得十分的節(jié)儉,謝樹清見到她們的模樣后十分心疼,幫她們準備了幾件新衣服換上,然后親自出面找到了為南部襄吉效力的翻譯徐鵬舉。
請他通融一下,幫忙勸說南部襄吉將陳中柱將軍的頭顱還給王志芳,為了表示誠意,她還拿出了5000元錢當做“謝禮”。
日軍中的漢奸翻譯(劇照)
徐鵬舉知道謝樹清是秦慶霖的夫人,沒敢收她的錢,表示自己“盡力幫忙”。
之后徐鵬舉跑去司令部找到南部襄吉,將王志芳母女來到泰州想要要回陳中柱頭顱的事情說了一遍。
南部襄吉聽后哈哈大笑,說:“要人頭可以,但王志芳必須親自來司令部?!彼幌嘈磐踔痉家粋€弱女子敢跑到戒備森嚴的司令部來送死。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當王志芳聽謝樹清轉述完南部襄吉的要求后,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去?!?/p>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這天早晨,身懷六甲的王志芳牽著女兒的手一步步地向著位于泰州城外紅十字會的南部司令部走去,司令部內的日寇認出她的身份后立馬拿起槍對準王志芳母女,他們擔心王志芳想要和他們同歸于盡。
日軍司令部
王志芳對于緊張萬分的日寇不屑一顧,領著女兒直接走入了掛著膏藥旗的日軍司令部內,對一臉震驚的看著她的南部襄吉說道:“我是陳中柱將軍的夫人,我來要我丈夫的人頭!”
看著用仇恨的眼光看著自己的王志芳,南部襄吉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沒想到這個女人竟然真的敢來司令部要頭,看著這個大肚子女人,他覺得自己輸了,輸?shù)暮軓氐住?/p>
正在這時,王志芳看到大廳的香案上面有一個木箱子,知道里面裝著的應該就是丈夫的頭顱,當即想要上前將頭顱取回,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南部襄吉突然伸手攔住了她的去路。
日本軍官(影視形象)
王志芳以為南部襄吉想要反悔,說道:“你要反悔?我今天就要將我丈夫的頭帶回去,要不然‘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南部襄吉雖然對王志芳的到來十分意外,但他也做了這方面的準備,他愣了一下用漢語對王志芳說道:“不,我們還要舉辦一個儀式。”
之后南部襄吉做了個手勢,司令部內的日軍立刻排成了兩行站在南部襄吉身后,只見南部襄吉親自擎香祭奠了陳中柱將軍一番,他身后的日寇也裝模作樣的行了禮。
禮畢后,南部襄吉走到翻譯旁邊問他陳司令有幾位夫人,翻譯看了王志芳一眼后回答只此一位,南部襄吉聽后點了點頭,讓一個日本兵把木箱子捧給王志芳,王志芳往里一看,只見木箱里面是一個瓷瓶,丈夫的頭顱就泡在瓷瓶內的藥水里。
日本軍官(影視形象)
這時南部襄吉假惺惺地開口了:“我們是兩個國家,陳司令為他的國家,我是為我的國家,但我們崇敬他的英勇,要學習他的精神?!比缓笏戳艘谎弁踔痉嫉亩亲樱瑔柕?
“你和陳司令有幾個孩子?”
“兩個女兒?!?/p>
“哦,那我希望你能生一個男孩?!?/p>
王志芳知道,南部襄吉這一番貓哭耗子的操作只是為了宣揚他們所謂的“懷柔政策”,因此表現(xiàn)得十分冷淡,直接領著女兒想要離開,在王志芳即將踏出司令部時,南部襄吉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說道:“對了,我覺得陳司令葬在泰州就可以,他的老家鹽城現(xiàn)在是新四軍的地方,太‘危險’了?!?/p>
陳中柱將軍名牌
王志芳抱著陳中柱將軍的頭顱到達停泊在城外的小船旁后,請人將人頭和尸體縫合在了一起,泰州城內的一些好心人出錢幫她置辦了一口大棺材,之后大家將陳中柱將軍葬在了泰州西門外西倉橋下的一個田地里。
迫于壓力將丈夫葬在泰州,對于王志芳是個極為痛苦的抉擇,為了讓丈夫不寂寞,她決定和女兒們留在泰州,直到勝利那一天到來。
下定決心后,王志芳托人將二女兒接來了泰州,母女三人靠著李明揚發(fā)放的兩石米艱難度日,即便生活得十分困難,她也沒有想過另嫁他人。
王志芳和陳璞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政府將首都從重慶遷回南京,為陳中柱將近召開了一次追悼會,并追贈他為中將軍銜,為了表示紀念,國民黨財政部宣布籌建一所“中柱中學”。
不過隨著解放戰(zhàn)爭打響,國統(tǒng)區(qū)內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十分嚴重,國民政府撥的錢只勉強蓋起了一座房子就花完了,尷尬的國民政府只得宣布學校計劃作廢,房子指定給王志芳母女三人居住。
鹽城中柱中學(2006年掛牌)前的王志芳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陳中柱將軍的大女兒陳璞正在讀高一,她想到父親當年就是在和日本帝國主義作戰(zhàn)時壯烈犧牲的,如今美帝國主義國家又要前來進犯我國,遂產(chǎn)生了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的想法。
不過因為她才15歲,部隊不要她,陳璞就纏著報名處的戰(zhàn)士一定要參軍,上級領導知道此事后特別批準了陳璞的參軍要求,之后她被送至華東軍區(qū)三野后勤軍事學校學習,畢業(yè)后被分配至新疆軍區(qū)運輸部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
1987年,陳中柱將軍犧牲46年后,人民政府正式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并將他的遺體從泰州遷往鹽城市烈士陵園 。
陳中柱烈士
王志芳女士在1962年跟二女兒去了澳大利亞,一直沒有再嫁。
在王志芳100歲生日時專門回了一趟祖國,在兒女的陪伴下去烈士陵園探望了丈夫。一年后的2017年11月12日,王志芳女士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享年101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