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時常遇到這樣的事,面對他人提問,我們往往陷入兩難境地,回答尷尬,不回答也尷尬。
這樣場景屢見不鮮,尤其又到小長假,親人朋友聚會不可避免:工資漲多少?孩子期中考試成績如何?
如何回答這種問題是門學問。
其實,千年前,羅隱已為我們提供了類似問題的答案,告訴我們一個絕佳方法。
當初羅隱以寒士身份赴舉,偶遇歌妓云英。十二年后,故地再次相遇,兩人都已不復當年模樣。
云英仍隸名樂籍,未脫風塵,她驚詫道:“怎么羅秀才還是布衣?”。
云英這話,戳人心窩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也許,她也是無意之舉,畢竟那時候信息傳達沒有今天這么迅速。
而羅隱則用這首詩作答。
《贈妓云英》
唐?羅隱
鐘陵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這首詩從云英的問題出發,卻避開“怎么還是布衣”的話題,平平敘事,讀起卻耐人尋味。
看似調侃,實則自嘲,更多是無奈。
他未成名,她未出嫁,兩人似乎都未能如意,卻給彼此留住尊嚴。
首聯寫別
時光荏苒,轉眼間十余年已逝,昨日往事,歷歷在目?;厮莓斈?,羅隱風華正茂,意氣風發;而歌妓云英亦處于妙齡之年,體態輕盈,才情橫溢。
昔日,我們曾“酒逢知己千杯少”,彼此傾慕,那些歡會時光,都深深烙印在“醉”字之中。
頷聯寫逢
筆鋒一轉,兼顧前句,由懷舊過渡到眼前。
經歷“十余春”后,再次相見,云英風采依舊,身姿婀娜,翩若驚鴻,猶有趙飛燕“掌上身”的風采。
這一句是“揚”,嘖嘖稱贊云英美,不減當年風采。
頸聯是抑
首句回避云英所問,這句似答非答?!扒湮醇蕖笔且郑@句“我未成名”又回到話題中心,與“卿未嫁”相互呼應,轉換得既自然又高明。
欲抑先揚,這種委婉曲折,表達了詩人抑郁不平。
尾聯是答
是對頸聯作出回答,雖不直接給出答案。但作出假設與反詰,語意簡妙,啟人深思。
背后潛臺詞似乎在暗示:我沒能成名,或許是我技不如人。但你還沒嫁人,又該如何解釋?難道也是因為“不如人”?
這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卿美麗出眾,前文有所描述。
那么,反過來思考,我又怎能真正算是“不如人”呢?
既然“不如人”這個理由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卿未嫁”的真正原因,成了一個未解之謎,讓人更加遐想無限。
這句不僅轉移了問題焦點,把問題拋回對方,還讓對方陷入思考,從而化解尷尬。
又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
往事費盡口舌講解,難以言清。羅隱以云英作陪襯,不直陳述自己的機遇,不言勝過千言萬語。
最后一句情感深沉且悲憤,一語百情,將滿腔憤懣與無奈毫無保留地傾瀉而出,成為全詩中最強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