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時的蘋果手機,虛擬按鍵代替了實體按鍵,不可替換電池代替了可替換電池,隨著蘋果的成功,多數企業無腦跟風,智能手機蘋果化成為當時的趨勢,直至今日。
這一幕,又在汽車上重現,有著汽車界蘋果之稱的特斯拉,帶給我們諸多創新,隨著特斯拉的成功,國內車企同樣在無腦跟風,模仿特斯拉的每一個細節,實體按鍵撥桿虛擬化成為一種趨勢,其中,最為腦殘的設計就是隱形門把手。
隱形門把手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看起來充滿了科技感,同時對降低汽車風阻也有一點點貢獻。但與此同時,卻犧牲了安全性、直接性、便利性。對于汽車來說,安全性理應排在眾多性能的首位,任何犧牲安全性,換取美觀、便利的設計,都是腦殘設計,無論這種設計出自哪個企業。
不加甄別地無腦跟風,說明企業的研發能力弱,同時企業沒有自己獨立的文化,從這一點看,國內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多數都是如此。
然而,也有一些企業例外,比如小米SU7的半隱藏式門把手設計,雖然這種設計在燃油面包車上很常見,但在新能源汽車隱藏式門把手盛行的今天,誰不設計隱藏式門把手,誰就在反其道而行,有可能冒著失去部分接受度的風險。然而,很顯然小米經過大量的調研,將安全性放在了美觀的前面,決定用半隱藏式門把手替代隱藏式門把手。
別看一個小小的門把手,卻集中反映了一個企業的文化,在汽車嚴重同質化的今天,或許一個企業僅憑著對消費者尊重這一點,就能夠走出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
小米SU7不僅配置了半隱藏式門把手,還在汽車內部配置了可定義的磁吸式實體按鍵。在車內大屏幕流行,虛擬按鍵成風的今天,小米又在反其道而行。
然而,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小米的這種反向操作,不僅沒有失去接受度,反而增加了消費者的好感,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設計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近日,歐洲新車安全測試機構(Euro NCAP)宣布將從2026年1月開始,強制所有送測的新車必須配有指定的實體按鍵,否則將直接在安全測試評估上扣分。Euro NCAP指出,汽車廠商應通過實體按鍵、旋鈕或撥桿來進行操作方向燈、緊急信號燈、車笛喇叭、前擋風玻璃的雨刷,以及在歐盟地區已強制標配的緊急求助功能。在Euro NCAP看來,過度依賴中控觸控屏幕來控制車輛,會導致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
除了歐洲的這些規定,我們的管理部門是否也應該提前考慮制定一些涉及安全的規則,例如在車輛碰撞后自動彈出隱藏式門把手,同時車門自動解鎖并打開;在車內強制配置機械撥桿或機械把手控制車門解鎖、打開,以及規定這些機械撥桿或機械把手的安裝位置;在車內強制安裝機械搖把式車窗玻璃升降器,等等諸如此類的強制性標準。
如果沒有強制,企業很有可能將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放在汽車安全性之前,因此,只有我們的管理部門切實負起責任,走在車企的前面制定安全標準,才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