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975年10月,坐落于福建省早期發現的三處新石器遺址之一——浮倉山的第七中學,對學校操場進行著擴修。誰也沒想到,這次普通的擴修,竟然挖掘出了一座震驚考古界的墓葬。
這座墓葬屬于一位南宋貴族女性。隨葬品十分豐厚,共出土文物436件,其中服飾、絲織品多達354件,包括綾、羅、紗、絹、綺等多個種類。
南宋 煙色梅花羅繡彩花邊單衣 1975年南宋黃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圖源:動脈影
無論是制式、紋樣,還是針法,都相當繁復精致,是當時國內同時期出土的宋代服飾中數量最多、品質最好的一次考古發掘,被譽為“南宋絲綢寶庫”。
圖源:動脈影
除了這些能夠代表宋代織造技藝的服飾外,墓中還出土了不少珠寶首飾和生活器皿,為我們再現南宋時期奢華而精致的貴婦生活。
福建博物院 南宋 長柄鳳凰紋銅鏡及鏡架 福州新店黃昇墓出土
黃昇墓中出土首飾
經過墓葬中出土的《宋故黃氏墓銘》印證,墓葬的主人乃是趙匡胤后人趙與駿之妻,南宋時期的“白富美”:黃昇。
黃昇復原圖 圖源:《中國裝束 宋時天氣宋時衣》
她不僅引領了南宋女性的審美潮流,還是21世紀漢服圈的風云人物,隨葬的服飾、首飾更是成為了眾多商家和漢服愛好者的參考和仿制對象,被尊稱為“南宋時尚一姐”。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南宋時尚一姐”黃昇那奢華而又短暫的一生。
褐色羅鑲彩繪花邊廣袖袍 南宋黃昇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
出生即巔峰 卻花季離世
“婉婉有儀,柔淑之聲聞于閭井。”是墓葬中出土的《宋故黃氏墓銘》中對黃昇的贊譽。
黃昇,福州閩縣人,1227年出生于官宦世家,她的父親黃樸有兩子兩女,黃昇是黃樸最小的女兒。
黃昇墓志
父親黃樸曾是朱熹弟子閩學大師黃榦的學生,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高中福州狀元,之后的仕途更是一片光明,先后擔任節度判官、校書郎、廣東運判、兵部郎官等官職。
后來還曾擔任知泉州并提舉市舶司一職,掌握南宋時期最大的港口泉州港的海上貿易大權。
黃樸墓志銘
由于黃昇出生在黃樸高中狀元的前三年,所以,黃氏家族視黃昇為吉兆,自小,黃昇便受盡寵愛,過著眾星捧月般的富家千金生活。
但天有不測風云,不久后,母親洪氏因病去世,年幼喪母的黃昇每日以淚洗面,沉浸在痛苦之中。
蓮花對鳳紋金帔墜
祖母潘夫人是名門之后,同族兄弟潘牥是探花出身,潘夫人為人謙和,知書達理,自黃昇喪母后,便將這個惹人憐惜的小孫女視為掌上明珠,留在身邊悉心教導。
及笄后的黃昇容貌嬌美,知書達理,堪稱南宋時期名門閨秀的典范。
黃昇復原圖 圖源:《中國裝束 宋時天氣宋時衣》
雖然追求者不少,但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黃昇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去做主,只能聽從父親的命令。
根據墓志記載,黃樸與趙匡胤的第九世孫趙師恕為舊識,兩人同為朱熹的第一傳人——黃榦的門下弟子,雖然同為狀元,但趙師恕的政績文采更佳,曾任浙江余杭令、江西袁州事、直徽猷閣知南外宗正司事等官職。
明代畫家郭詡繪《朱子像》
趙師恕的兒子早年去世,留有一子趙與駿,趙師恕將愛子之心轉移到孫兒趙與駿身上,對他悉心培養,成年后,憑著皇族子弟的身份,在宋理宗淳祐年間任連江縣知縣,后來轉任連城縣縣尉(今連城)一職。
為了給孫兒趙與駿擇一門當戶對的佳偶,趙師恕也是操碎了心,在眾多名門閨秀中選了一圈,最后,將孫媳婦的人選,定在了好友黃樸的小女兒黃昇的身上。
福州博物館的黃昇墓出土的漆奩
根據墓志記載,趙師恕認為“為孫擇婦,宜莫如史君(黃樸)女”,黃樸重視朋友間的情誼,便一口答應了。
之后,在黃樸和趙師恕的主持下,16歲的黃昇與20歲的趙與駿在福州新店漆橋舉行了一場新潮、浪漫的戶外婚禮。
陪葬的器皿及銀對蝶
嫁到趙家的黃昇,嚴格恪守祖母訓誡與婦人守則,為人謙遜,處事周到,與丈夫趙與駿更是相敬如賓。
黃昇復原圖 圖源:《中國裝束 宋時天氣宋時衣》
趙師恕對這個溫柔典雅、知書達理的孫媳婦可謂是相當滿意,在黃昇的墓志銘中曾寫道:
兒年方十七,笄而事人,愿與夫共甘苦,同生死。豈謂千里之程,方出門行,未一日而止耶!余非特為爾傷也,抑傷吾孫薄祐而失此如賓之儷也。
但僅嫁過去一年,正處花季的黃昇便離開了人世,享年17歲,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被葬于浮倉山上。
墓區位置示意圖 圖源:福州南宋黃昇墓
前面J先生有提到,黃昇的父親是知泉州并提舉市舶司,夫家是趙匡胤第九世孫的后代,趙師恕曾任泉州南外宗正司宗正,主管外居泉州宋宗室宗子的屬籍、教育、賞罰等。
可見,兩家無論是地位、身份、還是身家,在南宋時期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家底十分殷厚。
南宋褐色牡丹花羅鑲花邊夾衣局部
為了表達對黃昇的哀思,黃昇的娘家與夫家更是一擲千金,在她的墓葬中隨葬了大量她生前摯愛的精美絲織品、珠寶首飾以及各種生活用品,讓我們在21世紀的今天,也能一睹南宋時期奢華的貴婦生活。
陪葬的服飾
有“南宋絲綢博物館”之稱的黃昇墓
宋朝時,重文輕武,受士大夫階層審美的影響,宋朝的服飾一改唐朝服飾雍容華貴、絢麗多彩的特點,審美偏向自然、典雅,配色素凈淡雅,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
宋代 《花石仕女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有“南宋絲綢博物館”之稱的黃昇墓,更是將宋人服飾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
墓中的黃昇穿戴得體,衣服華美精致,僅上身就穿有9件衣服,下身穿戴11件,服裝的款式,從寬袖對襟袍、窄袖褙子、無袖背心到百褶裙、花邊裙、開片裙等,都是當時最為時興的流行款。
紫灰色縐紗鑲花邊窄袖袍 圖源:《福建南宋黃昇墓》
除了黃昇身上所著,在陪葬的300多件絲織品中,還有舉之若無、真若煙霧的各式絹、羅,華美精細的的綾、綺......質量上乘,品類豐富,制作工藝十分精湛,可見當時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宋代褐色羅印花褶皺裙
宋代經濟發達,生活安定,人們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服飾紋樣的內容也逐漸向人們的生活靠攏,花卉、鳥蟲等自然主題的紋樣被點綴在服飾上,造型自然恬靜,蘊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極富藝術價值。
南宋繪畫《歌樂圖》
尤其是黃昇墓中出土的這件一年景花卉紋霞帔,上面繡有馬蘭、秋海棠、茶花、等十八種花卉,各色花朵爭奇斗艷,中間點綴的細葉,讓整體的設計充滿勃勃生機。
一年景花卉紋霞帔
除了款式豐富、紋樣清雅俊秀等特點外,從黃昇墓中出土的絲織品中,還可以窺得宋代紡織技術的高超,尤其是刺繡工藝,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南宋紫褐色羅印金彩繪花邊單衣現藏于中國絲綢博物館
煙色牡丹花羅開檔褲 源:《福州南宋黃升墓》
珠寶首飾:數量雖少 但件件精品
相比于價值“百萬”的高定衣櫥,黃昇墓中陪葬的珠寶首飾就少的可憐。
入殮時,黃昇頭梳高髻,飾有3枚銀釵、4把篦,頸前點綴2串掛木念珠,胸前系有心形的鎏金鏤空銀香薰。
除了身上佩戴的首飾,隨葬品中還有體長4.7厘米的銀對蝶1件,雙鳳圓金墜1件,雖然數量不多,但從款式,到工藝,再到細節,卻堪稱完美。
(相關閱讀:30萬網友熱評,從全網頂流的《夢華錄》看宋朝首飾,審美不服不行)
- 鎏金銀釵:佩戴方式酷似福建“三把刀”
在文章《10萬網友熱評,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代首飾,霸屏神劇好在哪?》中,J先生有詳細的介紹過簪和釵的區別,即單股為簪,雙股為釵。
上:簪 下:釵
宋朝時期的簪釵種類極為豐富,樣式包括龍鳳簪釵、葉形簪、錐形簪釵、喇叭花形簪釵、耳挖簪、銀簪、雙首至多首形簪釵等等。
上海玻璃博物館 宋 藍色玻璃橋梁釵 圖源:動脈影
雖然宋朝的簪釵在樣式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在使用材質上,卻對佩戴者的身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通常情況下,皇室貴族所佩戴的簪釵材質以金、珍珠、翡翠等名貴寶石為主,而民間婦女只能使用銀、玉、琉璃等常見材質。
金橋梁花筒式簪 常德武陵出土
但身為官宦貴婦的黃昇,墓中卻并未發現金簪,只在頭上佩戴了3枚銀釵。
黃昇墓中出土的銀釵
銀釵長9.9-16.8厘米,采用鎏金工藝,簪首為空心,外圍雕有花卉,出土時分別插于黃昇的發髻正中和兩邊。
銀釵細節圖
這種佩戴方式在當時比較少見,與古代福州郊縣一帶婦女頭上佩戴的“三把刀”造型十分相似。
“三把刀”曾是民間婦女們的防身武器,至于黃昇這樣佩戴,究竟是時尚?還是有什么別的緣由?就需要考古學家進一步去考證了。
- “角蓖”與“角梳”:梳子變頭飾
黃昇的頭上除了戴有3枚銀簪外,在發髻的前后四周還戴有4枚角蓖。
“蓖”和“梳”都一樣,早期都是用來整理頭發的一種工具,“梳”的齒部粗而稀,主要用來梳理頭發,“蓖”的齒部細而密,主要用來清理發垢。
福州北郊茶園村南宋墓葬 牛角半月形角梳
自魏晉起,“蓖”、“梳”便作為一種發飾裝飾在女性的發髻之上。
唐 銀鍍金花鳥紋梳蓖
到了唐朝時,起初只在髻前單插一把“蓖”或“梳”,以后逐漸增加,以兩把為一組,上下相對而插,晚唐婦女盛裝時,有在髻前及其兩側共插三組的,同時,梳背的裝飾更是日趨富麗,成為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頭飾之一。
唐代 張萱 《搗練圖》
宋代時婦女以插“蓖”、“梳”為裝飾,更是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在黃昇墓中,黃昇發髻的四周便點綴有4枚角蓖,黑色,半月形,齒密,通長9.2cm—10cm,通高4cm—4.5cm,款式簡約典雅。
除了4枚角蓖,陪葬品中還有一把角梳和一把木梳,角梳長14.5cm,呈半月形,齒疏;木梳長10.1cm,高6cm,J先生猜測角梳是黃昇日常裝扮自己用的頭飾,而木梳僅打理頭發所用。
角梳
- 念珠:宋代獨有的項飾
由于宋朝時,人們普遍遵從周禮、秦漢以來的漢文化傳統:“重頭飾,輕項飾”,所以,佩戴項飾的人少之又少。
隨著佛教盛行,一些信奉佛教之人,尤其是婦女,誦經完畢后,常常將念珠(指:誦經時用來計數的串珠)作為項飾佩戴在頸部,而這種佩戴方式為宋代獨有。
宋 水晶念珠 南京博物館藏
宋代青白瓷念珠串 1990年杭州古蕩出土 杭州市博物館藏
當然,念珠的材質也是十分豐富,除了最常見的香木外,還有金、銀、水晶、珍珠、蓮子、菩提子等等。
宋 湖田窯瓷念珠
在黃昇墓中,共出土兩條木質念珠頸飾,其中一條共111顆,另一條共93顆。
念珠有圓形、橢圓形、瓶式等,一根褐色絲線將棕黑色的木質珠子串聯在一起,結尾處是用垂珠和寶瓶系結的絲穗,款式相對比較簡單。
木質念珠頸飾
- 蓮花對鳳紋金帔墜:點綴在霞帔下方的璀璨流光
蓮花對鳳紋金帔墜,出土時佩戴于黃昇尸身上所帶的那條霞帔下方,以起到固定之用。
蓮花對鳳紋金帔墜
在文章“霞帔”是什么?象征身份地位的鳳冠霞帔,為啥平民女子也能穿? 中,J先生曾對霞帔進行過詳細的介紹,霞帔又稱霞披,是一種從肩上披到胸前的彩帶,類似于現代的披肩。
它是用錦緞制作而成,上面裝飾著各種花紋樣式,兩端呈現三角形,在彩帶的最底下懸掛著用金或玉石制作的墜子。
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由于受到佛教的影響,在當時的社會中衍生出了一種新的女性衣飾—帔,帔可以說是霞帔的原型,由于它輕靈飄逸,在民間廣泛的流行了起來。
石雕菩薩像
隋唐時期,婦女們在勞動、出行時,都喜歡用披帛作為裝飾。帔帛的顏色、樣式繁多,人們覺得這種配飾美如彩霞,便稱它為“霞帔”。自此,霞帔正式走入人們的生活,雖然還未被寫入服制,但是已經成為了一種衣俗。
唐朝的女性
宋朝可以說是霞帔的轉型期,它既是民間女子尋常穿用的衣飾,又被收入服制,開始進入到內外命婦的禮服規制里。
在這一時期,霞帔被分成了兩種。一種是舞女穿戴的霞帔,這種霞帔一般為直帔,樣式承襲了唐朝的披帛,可以隨著舞者的身姿而動。
(劉宗古《瑤臺步月圖》局部)宋朝宮廷樂伎身穿霞帔
另一種霞帔,則是后妃常服及命婦禮服的配飾。這種霞帔是由兩套錦緞組成,分別自身后披掛在兩肩上,下端垂至身前,末端相連再掛一枚金玉墜子以保持錦緞的平整。
宋朝的服制對于這種霞帔有了明確的規定:“非恩賜不得服”,也就是說,這種霞帔的使用特權來源于皇帝的賞賜,但實際上這一制度并沒有被嚴格遵從。
宋代昭憲皇太后杜氏穿戴霞帔
黃昇墓中共出土兩款霞帔,除了黃昇身上佩戴的這款古銅色羅繡花霞帔外,陪葬品中還有另外一條,但只有身上這款配有霞帔墜。
這枚蓮花對鳳紋金帔墜,直徑6.5厘米,呈圓形狀,由帶有子母口的上下兩塊扣合而成,兩面均浮雕雙鳳朝蓮花紋,鳳的形象生動自然,四邊各有對稱梅花紋一朵,帔墜的紋樣精美大氣,典雅莊重。
為了方便懸掛,蓮花對鳳紋金帔墜的上方,還有一小孔,可用于穿絲線系于霞帔下端。
蓮花對鳳紋金帔墜
- 銀對蝶:備受追捧的流行紋樣
在黃昇墓漆奩第三層中還出土了一對銀對蝶,每只體長4.7厘米,兩蝶頭部相向對接,局部有鏤空紋理,設計精致巧妙,形態自然逼真,盡顯南宋匠人高超的手工技藝。
其實,對蝶紋早在唐代時便已應用于金銀器,到了遼宋時期,更是備受追捧,使用范圍也更為廣泛,宋人還為它起了一個專屬的名字:“孟家蟬”。
銀對蝶佩 浙江省博物館藏
除了黃昇墓,像是浙江湖州龍溪鄉三天門宋墓和四川德陽孝泉鎮宋代銀器窖藏中也曾出土銀對蝶配件,可見,對蝶紋是當時最為流行的款式之一。
浙江湖州龍溪鄉三天門宋墓 銀對蝶
- 鎏金鏤空銀香薰:一舉兩得的配飾
宋代有四雅,分別是:焚香、掛畫、插花、點茶。
其中,焚香位居四雅之首,無論是撫琴作畫,還是談詩論道,宋人無時無處不焚香。
《夢粱錄》中載:“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
而用來焚香的器具也相當的精美,在文章湯勺?香爐?佛教行香法器之一,像燈籠一樣的香爐你見過么?中,J先生給小伙伴們介紹了體積較大、擺放于室內的香爐,而除此之外,古人也常將香料放置于隨身攜帶的香囊、香球等物件中,既可以用來熏衣,又可以作為佩飾點綴自己,一舉兩得。
黃昇墓中出土的這件鎏金鏤空銀香薰,它長7.2cm、寬5.5cm、厚0.8cm,呈心形,通體鎏金,雙面用銀絲焊成蓮花紋,間飾六瓣花和卷草花紋,邊緣有子母扣,方便開合,獨特的鏤空設計讓香薰更加立體別致。
J先生說:
黃昇的生命如曇花一現,僅在世17年便離開人世,但她墓葬中陪葬的436件器物,卻為我們再現了一個史書中鮮少記載的、奢華而精致的南宋貴婦生活。
尤其是那多達 354 件(服飾 201 件,織物及面料 153 件)精致華美的服飾與絲織品,不僅證實了當時的織造水平,更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參考資料:福州南宋黃昇墓
注:本文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母憑子貴or獨當一面?貝殼家族中最貴的“粉紅少女心”——女王貝
為神靈打造的安第斯王冠,846.15克拉祖母綠鑲嵌,卻淪為賺錢工具
生孩子獎勵263克拉鉆石項鏈?這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霸總”真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