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國際海軍競賽中,每一次技術突破都可能引發地緣政治的波瀾。
5月1日,福建艦進行海試任務,這不僅彰顯著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更觸動了印度的神經。
“福建艦”海試成功的消息傳開后,印度突然放出豪言:再造三艘航母,試圖通過加大軍備建設來保持海洋霸主地位。
在這場航母建造浪潮中,印度的舉措將會如何影響亞太地區的軍事格局和國際關系?
印度宣布建造第三艘航母
今年五一期間,我國終于迎來了“福建艦”下水海試,相比于之前的低調端莊,這次海試我國選擇大張旗鼓,來展示我國作為大國的威嚴。
當天清晨8點,福建艦從江南造船廠亮相出發,前往規劃好的海域進行測試,但是它去了哪里官方并沒有透露,這次海試為期九天,主要是對艦隊的性能、設備、整體系統和操作熟練度進行一系列測試。
只有在經過海試之后福建艦才能正式加入海軍艦隊服役、執行海事任務,在福建艦出發當天,有網友竟然發現有日本媒體也在海邊“欣賞”著福建艦的海試活動,似乎想著看我國的笑話。
相信也有別的媒體在虎視眈眈,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福建艦為期9天的海試卻在7天之后安全返航,圓滿完成了海試。
這時候卻有人坐不住了,目睹“福建艦”完成首次海試后,喜歡與中國較個高低的印度,坐不住了,豪言要立馬開建第三艘航母。
五月十五日,環球時報記者報道稱:印度國防部長告訴媒體,印度正在籌備建造第三個航母編隊,并表示,印度未來肯定會建立第五個、第六個,甚至更多。
澎湃新聞 2024-05-17 印度將開建第三艘航母,專家:再建同型艦方案“無奈但務實”
他的豪言壯語雖然讓很多印度民眾非常激動,但也有人提出質疑:你有什么能力建造航母,有的話費多長時間才能趕超中國?
首先我們來看看航母艦載機的起飛方法,它有滑躍式和彈射式兩種,我國遼寧艦、山東艦均采用滑躍起飛,我國福建艦采用的是電磁彈射技術,那么電磁彈射技術是什么?
過去的航母通常采用滑躍起飛,然而這種方式存在一個重要缺點——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受到嚴格限制,這導致艦載機每次攜帶的武器數量較少,必須經常進行補給。
而電磁彈射技術卻沒有這種苦惱,飛就完事了,但它也有缺點:比較費電,但在我國科學家的攻堅克難之下,我國電力儲能技術和中壓直流電磁彈射技術相繼被突破。
如今這項技術被運用在福建艦上,美國雖然也有這種技術,但它卻會偶爾出現斷電的情況,而福建艦并不會,單說這項技術,我國如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
所以印度部長在說完那番話之后引來了世界網友的嘲諷,指責他怎么可能超過我國,除了這項技術,印度在建造能力上也是遠遠不如我國。
技術成熟后,建造航母一艘航母大概需要5年,比如我們的福建艦就用了6年時間就建成,并且配備了許多先進技術,相比之下,印度建造一艘普通航母需要10年以上,那他們拿什么來與我們國家比呢?
印度航母的發展情況到底是怎么樣的?
印度航母艦隊發展史
印度在航母的建設發展上經歷了曲折與挑戰,這不僅是印度海軍實力不斷提升的結果,同時也影響到印度在印度洋地區乃至亞洲的地位。
從最初的購買到所謂的自主建造,印度的航空母艦建造之路可謂一波三折,但也展現出了印度海軍在海上力量投射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二戰之后,世界各國看到了航母在海上作戰的強大打擊能力,紛紛下定決心要擁有航母這個“海上霸主”,印度自然也不例外,開始了漫長的航母建造之旅。
環球時報 2024-05-01 福建艦舉行首次海試,軍事專家:建造水平無疑是當下常規動力航母的天花板
印度的航母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印度獨立后不久,便開始考慮購買航空母艦來增強其海軍實力。
1957年的時候,印度百廢待興,他們的海軍力量非常弱,國內的經濟也很落后,但是,印度政權為了提升自己的海上作戰能力,毅然向英國購買了一艘名為“大力神”的二手輕型航母。
該航母建造于1943年,本來是為戰爭準備的,但由于戰爭結束這艘航母也停工了,盡管如此印度還是買下了它,印經過四年的升級,“大力神”號正式交付印度海軍,并更名為“維克蘭特號”。
“維克蘭特”號最終也不負眾望,在1971年的印巴沖突中嶄露頭角,擊沉了巴基斯坦數艘軍艦,并成功切斷了東西巴基斯坦之間的海上通道,最終迫使東巴基斯坦成立,即今天的孟加拉國。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印度持續擴大其海軍力量,1986年印度再次從英國購買了一艘名為“競技神”號的航空母艦,經過長時間改造后,更名為印度海軍的“維拉特”號,成為印度海軍的第二艘航空母艦。
20世紀末,印度與俄羅斯簽署了一份買賣協議,購買了俄羅斯海軍的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維克拉馬蒂亞”號,當時,俄羅斯提出可以無償贈送該航母給印度,但其改建費用卻需由印度承擔。
在多次協商之后,他們終于在2004成功合作:印度花費了十五億的維修費用,俄羅斯把完整無缺的航母“送”給印度,但是由于船載設備的問題,交付日期卻又被推遲了四年,費用又增加了8億美元。
環球網2023-09-21 印媒:印度海軍達成“巨額交易”,尋求建造第二艘國產航母
不過因為印度的修復能力有限,這艘價值不菲的航母需要定期運回俄羅斯維修,光是維修費就高達五億美元,不少軍事評論家都認為,俄羅斯從印度身上敲了一大筆錢。
但是印度也不是總買別人的“二手航母”,他也曾自主研發航母建設,印度自主研發的航母名為“維克蘭特”號,和買的第一艘名字一樣,用以紀念已經退役的第一艘航母。
維克蘭特號的研制計劃始于1999年,2005年開始建造,經歷了多次下水儀式后,直到2022年才正式投入使用,比最初計劃的服役時間推遲了11年。
航母是建成了,但很尷尬的是,沒有沒錢去建造艦載機,維克蘭特號甚至還沒有進行戰斗機和直升機試驗,只有在2023年左右完成必要的試飛后才能全面投入使用。
并且說是自主研發的航母,但實際上仍然非常依賴其他國家的技術,比如雷達電子系統、攔截索、特種鋼板等關鍵技術,甚至航母的設計也不是印度自身完成的,印度科欽造船廠只負責組裝工作。
所謂自主研發,也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所以如今印度稱自己要繼續建造航母,這聽起來非常可笑,你的航母技術實力不行,不去升級改造,要這么多數量有什么用呢?
作為和中國相似的國家,印度這些年發展得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有人稱“趕美超中”并不難,只是需要時間罷了,印度憑什么能出如此豪言壯語?
印度軍事實力不斷提升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近年來軍事力量不斷增強,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與影響力。
長久以來,印度一直致力于國家軍事實力建設,這是因為印度歷史悠久,地理環境復雜,所以它不得不重視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
印度政府持續增加國防預算、更新裝備并提升訓練水平,以加強印度軍隊的戰斗力,在陸軍、海軍、空軍以及核力量等各方面印度都實現了迅速發展,大大提升了印度的國防實力。
印度通過持續的引進與升級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認識到當今世界的戰爭實質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因而增加了印度在國防領域的研究與應用。
印度軍隊持續從世界各地進口先進的坦克和步兵戰車;印度的海軍發展了自己的海上實力,如潛艇和航空母艦;此外,印度的空軍還在持續更新飛機和導彈等高級設備。
印度通過與世界各國的軍事合作與交往,在世界范圍內廣泛開展軍事合作,通過軍事演習、聯合演習等手段,增強印度軍事力量,增強印度在世界范圍內的地位。
除此之外,印度還和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家建立了強大的軍隊,這對印度的軍隊建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印度是南亞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其日益強大的軍力將有利于維持該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并期望印度在自身軍力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各國進行軍事上的和平與協作,以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發展。
結語
制造航母并確保其戰斗力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和軍事核心競爭力,當今,軍事裝備的競爭已不再局限于數量和速度,而是現代化工業體系和相關核心技術的高度整合。
中國發展航母是出于實際需求,印度卻不斷試圖與中國進行比較,而且印度自身實力有所欠缺,因此強行追趕卻難以取得成效,最終只是增加笑料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