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暑假,朋友又開始給孩子安排研學團了。
朋友兩口子月收入不到兩萬,前年老公被優化一直沒有找到新工作,這兩年全家都在吃老本兒。朋友更是省吃儉用,買一件200元的裙子都要糾結好幾天,手機用了六七年,卡到不行都不舍得換,但一提到給娃花錢,眼都不眨,多少錢都舍得掏。
去年光帶娃旅游,參加各種研學團就花了七八萬,朋友一邊和我抱怨“普通家庭養不起娃!”,一邊又準備出手給孩子報一個兩萬多的暑假研學團。
因為,用朋友的話說,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見見世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家長們特別執著于帶孩子“見世面”,而旅游和研學團則成了見世面最火熱的方式。
只要是假期,景點滿滿都是小孩哥。更不要提各種研學團了,看火箭發射,觀察星空,認識礦石......名目眾多,不把家長的口袋榨干,誓不罷休。
有一次去魯迅博物館,遇到了一個研學團,一進展館大門,老師就宣布自由參觀,孩子們立刻在展覽廳席地而坐,圍成一圈掏出手機打游戲,對博物館絲毫沒有興趣,真正去認真參觀的僅有兩三人。
家長掏了成千上萬的研學費,本以為孩子能見見世面,滿載而歸,萬萬沒想到他們只是換個地方玩手機打游戲,甚至比在家更自由。
很多孩子自豪地炫耀“我看過龍門石窟”“我去過故宮”,當你問他細節和感受時,啞口無言,更不要提歷史背景了。
花錢走馬觀花,不是見世面。真正的見世面,是學有所獲,能讓每一次經歷都能轉化為知識,增加認知沉淀,提高思想厚度。
真的想讓孩子見世面,不一定要靠旅游,做好這幾件事,才是真的讓孩子見世面。
見世界 ——見認知的世面
一個腦袋空空的人,永遠都見不到世面。
王人平老師說過“一個孩子行走和閱讀的范圍,就是他的世界。行走就是用身體在閱讀,閱讀就是用心靈在行走?!?/strong>
書籍是智者留下的寶貴財富,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和聰明的大腦對話,在書中與智者摩擦出思想碰撞的火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這樣的認知和格局怎么會低?
博物館就是一座富有含金量的知識寶庫,平時多帶孩子逛逛博物館,在歷史博物館里了解歷史發展,文化習俗;在科技文化館中,提高科普知識的儲備,在生物博物館中,認識氣候地理,動植物的習性......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貝爾·??苏f過:“大自然是孩子的教育之神,孩子可以在一草一木、一雨一露、一花一土中孕育出高超的智慧、堅毅的心胸以及敏銳的感受力?!?/strong>
帶他去大自然中聞花香,看魚蟲,讓他爬到山頂放肆大喊,讓他在草地上盡情奔跑。讓他成為一個被大自然寵愛的孩子吧!
紀錄片就是通往世界的一道窗,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看世界,看星空,通過生動的影像,了解人文、歷史、地理、自然、藝術等學科知識。了解自然奧秘、增長人文見識、提高審美情趣,增長見識,擴大格局。
《中國通史》、《故宮100》、《藍色星球》《地球脈動》《航拍中國》《綠色星球》《藝術的力量》《行星旅行指南》《神奇的費曼先生》等都是值得孩子反復刷的好片子。
見眾生 ——見生活的世面
現在的孩子都是生活在云端上,太不接地氣兒了。
把不禮貌和任性當成職場整頓,得意忘形;
一年換N個工作,洋洋得意從不委屈自己;
出門打車,只喝奶茶,衣服要名牌,手機最新款,錢不夠就伸手要,外面光鮮亮麗,家里邋遢如垃圾場。
朋友和我吐槽,這幾年招的畢業生真是一批不如一批,看著一個個都是名校985,結果工作中聽不懂話,做不明白事,一個表格學了好幾天還是錯的,動不動就把客戶氣得半死。
千萬不要將孩子養在真空里,對于生活,他見得越多,能力才能越強。
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做家務,會做菜,會收拾房間,會修理,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管未來能賺多少錢,起碼能讓自己的生活有條有理,熱氣騰騰。
多讓孩子了解辦事流程,帶他去旅游的時候,讓他制定功略,定機票酒店車子,辦理各種手續證件;看病的時候,知道如何掛號繳費,做檢查,怎樣和醫生溝通;教孩子到銀行開賬戶,教孩子基本的理財,教孩子學會看表格,看營收;家里租房買房時,帶著孩子,讓他學會和人談判,討價還價,學會在溝通中調節情緒,控制脾氣。
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了解業務的運作流程,帶他參加社交,學會社交禮儀,學會與人交往。
我們也要帶孩子去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去看看,去看看凌晨3點的大街,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生活是什么樣。
我們既要讓孩子看到生活的多面性和真相,了解生活的殘酷,提升閱歷,還要磨煉生活技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的人。
見自己 ——見自我的世面
如果孩子自身的內在成長跟不上見識的成長,就很容易出現思想和情感的脫節,孩子會焦慮,糾結,出現心理問題。
所以不僅僅要帶孩子見識世界,見識生活,更要見自己,幫助孩子見內在的世面。
父母和孩子的交談不要局限在“作業寫了沒有”“考試成績如何”,而是要不斷豐富話題,多和孩子聊天。
和孩子聊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和孩子聊工作中遇到的事,遇到的人;和孩子聊新聞聊熱點,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不要羞恥和孩子談兩性關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教孩子正確處理情感問題,男孩要學會尊重女性,女孩要謹防戀愛腦,避免任性。
提高孩子的情商,尤其是男孩子,要引導他們學會理解,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要培養他們的共情能力。
要培養孩子的逆商,不要把孩子養成小性子、玻璃心,不要遇到點兒事就往爸媽身后躲,而是要學會面對,學會適應,學會自己站起來。
三觀的養成,性格的形成,情緒的控制,習慣的培養等等,都在提升孩子的整體層次,父母越重視,孩子未來越優秀。
知乎上有人問:“什么才是真正的見過世面?”
高贊回答是:見過最好的,且不以物喜,知曉最壞的,且不以己悲。
見世面,不是看過多少風景,不是炫耀擁有什么,享受過多豐盈的物質生活,
真正的見世面,是內核穩定,榮辱不驚,三觀正確,不偏激不矯情;是認知豐厚,思想有深度有厚度;是努力學習,認真工作,再普通的日子也能過得熱氣騰騰。
陽光積極,篤定勇敢地面對人生,這才是培養“見世面”的真正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