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個14歲的男孩看不到生活的意義,多次輕生,作為父母或親戚,你會怎么勸他呢?
家庭心理學教授賀嶺峰老師就遇到了這樣的咨詢,他用一個視頻詳細講了他和男孩的交流,并給出了建議。
說實話,看完賀老師的視頻,我有些感慨。我感慨于如今的孩子們想得通透,也感慨于他們對生命的漠視。同時我也反思,作為父母,我們要如何引導孩子發現生活的意義感,讓他們珍惜生命呢?
賀老師說,復旦大學一對教授的兒子14歲,質疑活著的意義,不愛惜生命,多次以跳樓等極端手段,試圖結束生命。好在發現及時,男孩被救了回來。這對夫妻找到賀老師,請賀老師跟他們的兒子聊一聊。
賀嶺峰老師跟男孩聊了一個多小時,男孩的話,差點讓賀老師接不住。
男孩先問,老師,人是不是都會死?賀老師說,是的,人早晚都有一死。男孩接著說,他的爸爸媽媽是大學教授,他們給他提供了不錯的生活條件,所以從小他該吃的、該玩的、該去的都已經經歷過了,他覺得他的人生沒什么遺憾了。
男孩接著說,如果他繼續活下去,他要參加中考,如果他考不上好的學校,他的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丟臉。
兩個復旦大學教授的孩子,又在復旦附中學習,如果這個孩子考不上好學校那父母就會很沒面子。如果他能考上好的高中,還要繼續考好的大學,然后是讀碩士、讀博士。男孩說,他再怎么讀也不一定讀得過他爸媽。再說了,他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都是學霸,不也活成現在那個鬼樣子了嗎?
賀老師沒說男孩的表情,但我可以想象出,男孩定是一副嘲諷譏笑的樣子吧。
說實話,聽到男孩的這番話我有些心疼他,我想,他的高學歷父母一定對他寄予了厚望,而這種期望有時也是一種沉重的壓力。連我這個普通媽媽,在得知我的初中生女兒成績還不如我那會兒優秀時,我都有點難以接受,更何況復旦大學的教授了。
男孩問賀老師,你覺得他們幸福嗎?不就是社畜嗎?男孩說父母的夫妻關系也不好,他將來也不打算結婚。他說活成父母的樣子,天天吵架,有啥意思呢?
男孩還說,他也不會生孩子,生個孩子的話他也會像他父母一樣天天操心。男孩說他自己都活不過來了,怎么養孩子呢?再說了,以他的性格,工作后難免被老板pua,還要遭受社會的鞭打。
男孩總結,反正到最后都會死,他干嘛一定要被社會全部折磨一遍再死呢?現在死了,不是挺好的嗎?
賀老師講到這里有點無奈,不知道說什么好。后來他問男孩,生活中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嗎?男孩說他每個周末去一家貓咖啡館做兩個小時義工,給貓們換貓砂、整理貓糧等。這件事讓他覺得有意義,也愿意去做。
后來賀老師跟男孩的父母反饋,他說他說服不了男孩。不過,賀老師建議他們給兒子買一只貓養養,如果男孩覺得生活沒意義,也許小貓的存在,會讓他眷戀一下人間。
賀老師說,想讓一個生命找到意義感,必須要讓它跟這個世界建立連接。
北京大學曾在2018年對第一批入學的00后新生進行了一個心理普測,發現30.2%的北大大一新生厭學,40.2%的北大大一新生認為人活著沒啥意義。當時的北大心理中心主任給這批孩子起了個名字,叫空心病。顧名思義,有的人明明很聰明很有智慧,但是覺得人生無意義。
賀老師說,如今的家庭教育我們能為孩子提供的支持,他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意義感,即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家、生命是有意義的。那么,怎么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呢?賀老師認為是,把我們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更宏大的敘事當中去,讓孩子發現,他能為別人創造價值,能為社會創造價值,他活在愛里,活在關系里,他這個意義感才能體現出來。
復旦教授14歲兒子質疑活著的意義,心理學家支招,與世界建立連接。
賀老師講了一個例子,有位輕生者向他們求助,賀老師說,在你前面還有一個人想輕生,你能不能幫我勸勸他,然后咱們再來討論你的事。
于是這位輕生者做了賀老師他們的義工,去幫助賀老師說的第一位輕生者。在這個過程中,這位輕生者意識到,原來他能幫助別人,原來他是有力量感的。就這樣,他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賀老師說,原來他是能夠理解別人,也是能對別人有貢獻的。于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賀老師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們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和勞動,讓孩子從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看了賀老師這個視頻,我想起有時候和大寶爭吵,她也說過沒意思之類的話。好在,她這樣說的時候并不多。我想了想,大寶在生活中有可以一起逛街玩耍的朋友,有喜歡玩的游戲和一起組隊玩游戲的小伙伴,有喜歡吃的食物和喜歡讀的書,再加上來自家庭的關愛和溫暖(雖然我和她偶爾也因為學習鬧矛盾),應該是這些與世界的連接讓大寶在緊張的學習以及叛逆的青春期沒有質疑活著的意義。幸好。
不過,賀老師的視頻也提醒我,一個孩子,學習不是他生活的全部,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對他有期待,但期待值不要太高,否則就會變成孩子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我們的格局和視野要打開,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學習,而是要鼓勵孩子參加勞動和實踐,引導孩子探索生活的意義,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價值。
這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找到生活的意義,健康成長,也希望這篇文章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啟發。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