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陸河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私自買賣農村宅基地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依法判決該買賣合同無效。
基本案情
2017年1月,非本村村民莊某與本村村民邱某、吳某夫妻簽訂土地買斷契約書,雙方約定邱某以138萬元的價格將宅基地轉讓給莊某,首付款100萬元,余款待規劃證、準建證更名至莊某名下時付清。2017年1月至2月,莊某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分5次共計向邱某支付購地款88萬元。因莊某發現案涉土地系宅基地,依法不能買賣,遂于2023年5月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土地買斷契約書無效,并要求返還土地轉讓款88萬元及資金占用費21萬余元。
判決結果
法院認為,原告莊某向二被告購買地皮,雙方就轉讓土地的面積及價款協商一致,并有買斷契約書、購地款匯款憑證等予以佐證,原、被告雙方系土地轉讓合同關系。本案中原被告雙方不屬于同一農村集體組織成員,故雙方簽訂的土地買斷契約書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屬無效合同。原告請求返還購地款的訴訟請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故原告請求被告返還地皮轉讓款人民幣88萬元,法院予以支持;但原告對造成合同無效,亦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故對原告請求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法院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莊某與被告邱某、吳某之間簽訂的土地買斷契約書無效;
二、被告邱某、吳某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莊某購地款人民幣88萬元。
三、駁回原告莊某其他的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宅基地使用權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具有較強的身份屬性和福利屬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村民對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權,基于“房地一體”原則,故將宅基地上的房屋出賣給本村以外的成員不受法律的認可與保護。即便是在同村村民之間流轉宅基地使用權,也必須首先征得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政府部門依法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莊規劃應當統籌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來源:汕尾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