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段子
國際“脫實向虛”大賽,參賽者需要展示自己如何從現實世界中解脫出來,進入虛擬世界。
德國選手展示了自己的虛擬現實游戲,玩家可以在游戲中扮演各種角色,體驗不同的生活。評委們紛紛表示:“不錯,但這只是逃避現實。”
法國選手展示了自己的抽象畫作品,用色彩和線條表達內心的感受。評委們點頭稱贊:“有創意,但這只是自我陶醉。”
德國選手講述了自己的思想實驗,探討了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評委們表示:“很有深度,但這只是空想。”
最后,來自中國的游客拿出手機,打開了一個直播平臺,開始直播自己在全球的旅行經歷。觀眾們紛紛點贊、送禮物,他一邊享受著美食美景,一邊與粉絲們互動。評委們瞪大了眼睛:“這才是真正的脫實向虛!”
一.小小疑問
不知道小伙伴兒是否為類似的疑問所困擾? 即:【理想與現實沖突時,應該如何取舍】?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二.現實困境
事實上,只要經歷過以下這些令人傷腦筋的場景,小伙伴兒都會對這個疑問感同身受。
- 在既定的職業道路上穩步前進,有一次可能加薪但要轉行的機會,你會如何選擇?
- 創業時定好了企業的價值觀,但面對激烈的競爭,對該信念產生動搖?
三.歷史遺產
殘唐五代用==【[[1.缺乏理想的現實主義 - 李存勖逐漸墮落|閑話殘唐五代]]】==這段毋庸置疑的史實,沉淀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恰好可以回答這個疑問。
這個寶貴的非遺就是:==【沒有理想的現實主義,如同沒有目的地的導航,天曉得最后會被引向何方】==!
后人應該能夠學以致用……吧?
我是大衛的平行宇宙,歡迎關注!
四.平行宇宙
好奇心爆棚的小伙伴兒可能會有疑問:要是不按剛剛總結的干貨去處理,會發生什么?并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尋覓,現實中就有人重蹈覆轍!
資本江湖,各大高手逐鹿天下第一寶座
在資本市場這個江湖里,從1999年至2023年,能夠坐上市值第一寶座的絕頂高手分別是:微軟、通用電氣、花旗集團、埃克森美孚、蘋果、沙特阿美與摩根大通——名額之所以遠低于年份數二十五,僅僅因為有底蘊的高手,如:蘋果、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曾經多次登頂。 如果將這些絕頂高手分分類,就會發現,他們嚴格遵守馬太效應,僅僅分布在極少數行業里,即:
- 能源行業: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
- 互聯網行業:微軟、蘋果;
- 金融行業:花旗集團、摩根大通。
- 以及制造業獨苗:通用電氣。 顯然,想在資本江湖里當話事人,出身極為重要——快消、農業、軍工、醫藥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熱門行業,固然可以呼風喚雨,但想“會當凌絕頂”?還是不夠格! 所以,只有能源、互聯網、金融以及制造業才有資格嗎? 答案出乎意料——過往25年有資格登頂的,其實僅有能源、互聯網、金融這三個行業
著急指出錯誤的小伙伴兒,我知道你很急,但真的先別急——通用電氣的確登頂過,但那個時候的通用電氣,本質上已經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傳統工業公司,而是一個披著制造業外衣的金融集團。
在【天龍八部】中,頂尖高手鳩摩智號稱精通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可實際上,他老人家不過是用逍遙派的小無相功模擬個形似而已。 通用電氣亦如是,雖然以制造業巨頭出道,可經過多年的努力,登頂資本江湖時,其實已經成了一個如假包換的金融機構。
通用電氣在資本江湖的沉浮
- 1981年:杰克·韋爾奇接手通用電氣時,公司市值約140億美元。
- 1999年:臨近杰克·韋爾奇卸任之時,通用電氣成為當時美國市值最高的公司。
- 2008年金融危機:通用電氣金融的期末凈投資從5380億美元降至3630億美元,市值受重創。
- 2022年6月17日:通用電氣市值約為719億美元。
- 2024年:通用電氣的市值為1831.61億美元。 顯然,在杰克韋爾奇的領導下,通用電氣走上了巔峰。 但經歷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其市值大幅縮水,即便之后重新振作,也始終未能重現昔日輝煌——哪怕不考慮通脹的因素,如今的市值也遠不如當初。
當然,無論后來發生了什么,談及通用電氣,都繞不開其如何從優秀到卓越的過程。
何以成功?唯有金融!
杰克韋爾奇治下的通用電氣能突飛猛進,原因有很多,比如:
- 強調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誠信;
- 相信變革不是壞事;
- 將偉大企業的特征定義為顧客導向;
- 規模經濟;
- 其他。 以上這些都是韋爾奇在卸任演講中提到的、引領通用電氣走向輝煌的重要經營原則。
作為帶領通用電氣走向巔峰的職業經理人,韋爾奇毫不意外地被譽為“全球第一CEO”、“二十世紀最佳經理人”、“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 這樣的成功人士總結出的心法,有著扎實的業績支撐,自然用不著懷疑其正確性。
但,問題是:這就是通用電氣騰飛的全部原因嗎? 站在事后諸葛亮的角度,以上這些都不算錯,但真正讓通用電氣卓爾不群的,其實是該公司實施的財務化業務——急速發展的金融業務成為通用電氣盈利的重要來源,其市值亦隨之突飛猛進。
所謂財務化業務,主要體現如下:
- 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這已經偏離了顧客導向這個韋爾奇親自給偉大企業特征下的定義;
- 業務重組和資產剝離,即:只進入能做到頭部企業的領域,而一些表現不佳或投資回報周期長的項目,則剝離或售賣出去——這與企業愿景“使世界更光明”不能說毫不相干吧,至少也是南轅北轍,畢竟只注重短期利益,似乎不太可能讓光明來得更猛烈些。
- 金融板塊的擴張——這就意味著通用電氣已經不再是那個傳統概念中的工業公司,而是依賴金融業務的公司。這使通用電氣作為一家老牌的工業公司,卻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嚴重受創;
- 依靠并購增長。通過大量并購固然使通用電氣的市值大幅提升,但能否同化新血,使其為公司愿景服務?顯然,答案并不那么肯定。 簡言之,實施財務化業務,雖然在短期內為通用電氣帶來了顯著的財務回報和市值增長,但也為公司長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等外部沖擊下,過度依賴金融業務的風險暴露無遺。 像不像鳩摩智被自身功力反噬的模樣?
那么,現在的問題就變成了:
財務化業務如何奪舍原本主業的?
話說,通用電氣發展財務化業務的初衷本來是想用金融工具為主營業務提供協同幫助。 但隨著公司對現實的妥協低頭,原本的副業一步步逆襲,竟然把制造業這個主菜踢出了餐桌。 諷刺嗎?鳩摩智不就是舍本逐末的典范嘛——為了專研武技而荒廢佛法。
那么,這個逆轉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經常起草、審批、研讀過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小伙伴兒都清楚,該報告主要圍繞三個核心指標展開論證,即:立項必要性、技術可行性以及成本經濟性。 考慮到本例中的必要性就是所謂經濟性,那么,就從技術可行與成本經濟兩個方面討論一下當初通用電氣的做法吧。
技術可行性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韋爾奇接手時的通用電氣雖然還沒有成長為后來的那個巨無霸,但作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與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其擁有資源之豐富、工業實力之強大,已經具備足夠的資本為財務化業務發展提供必要的、有力的支持——畢竟股神巴菲特可是將標普500指數推薦為普通人可以投資的標的。
打個比方,小學生當然搞不掂數據分析,可精通統計學的大學生上起手來就容易得多。彼時的通用電氣就是那個精通統計學的大學生。
成本經濟性
這得從通用電氣內外部兩個角度分析。
20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導致金融市場日益繁榮。 對,就是所謂的“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在彼時的大環境下,通過金融業務,通用電氣能以相對小的風險取得更高的利潤率與回報率。
財務化業務既可行、又收益巨大,那自然沒有不做的道理。 而一旦投入資源開展相關業務,通用電氣發現,自己的形勢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該板塊的確以更低的成本實現了更高的收益;而且,風險真的不大——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通用電氣沒有看到有什么致命的風險。
彼時,對實時利潤與公司市值的追求,使通用電氣開始相信這樣的說法,即;一個資產更加龐大的通用電氣理應比小富即安的公司更有資格實現公司愿景。 于是,隨著財務化業務越來越賺錢,通用電氣那個“讓世界更加光明”的理想漸漸成了擺在供桌上的牌位,地位尊崇但活力全無。相反,公司上下充斥著想盡一切辦法做大做強的聲音。 而想要做大做強,財務化業務不正是最有效的途徑嗎?
就這樣,金融業務逐漸從內部服務轉向外部服務,資產規模隨之迅速膨脹,一度占集團總資產的70%以上。相應的,來自金融板塊的利潤超過了總利潤的50%。 這就意味著,通用電氣已經從一家傳統的工業公司轉型為金融機構。
如此漂亮的業績,好不意外吸引了大筆資金;而這些資金顯然也是有其訴求的,即:資本市場對通用電氣的短期利潤要求極高——沒有誰不想盡快發財不是? 這就促使通用電氣不得不加快財務化業務的發展速度 。
即:財務化業務給通用電氣帶來高利潤,高利潤吸引大筆投資,投資者要求通用電氣取得更加漂亮的業績,通用電氣不得不在財務化業務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且一去不復返。一個正反饋回路就此閉環。只是……財務化業務就全是優點嗎?
財務化業務的代價
財務化業務在給通用電氣帶來巨大成功的同時,有沒有什么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呢?
短期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的代價,就是通用電氣曾經的核心業務不可救藥地衰退了,即:其傳統制造業及相應的創新能力的徹底喪失。 畢竟,能靠顏值躺著賺錢,誰還會苦哈哈地繼續干那些成本高、收益低、見效慢的體力活呢?
啥?你問原本的理想去哪了?
- 高情商的說法:我們不就是通過大賺特賺來為理想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嘛
- 低情商的說法:屈服于現實的誘惑,彼時的通用電氣已經失去了曾經的理想。 就這樣,當初擔憂過于依賴制造業的通用電氣,一步一步地蛻變成不得不完全依賴金融業的全新組織
當然,如果還能繼續賺大錢,已經習慣躺贏的通用電氣也不會對此有任何抱怨——現實主義者在意的不就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利益嘛。
只是,當大環境劇變之時,曾經的版本之子受到的反噬最重!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金融業務高波動的特征立即給了通用電氣當頭一棒;隨之,信用評級的下降又使其融資優勢不再,本來就虧損的金融業務就此雪上加霜。 于是,如前所述,不過數年,通用電氣的市值從巔峰期的5380億美元腰斬成3630美元,并從此一路下滑。 更諷刺的是,由于遠離制造業太久,2021年11月,通用電氣宣布放棄設備制造業務,并將集團分拆為三家公司,專注不同領域。
一定意義上,通用電氣也像功力全失鳩摩智一樣,決定與過往決裂,走向一個全新的未來了。對此,鳩摩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含淚點贊,希望通用電氣能一路走好!
敲黑板,干貨需要多重復!沒有理想的現實主義,如同沒有目的地的導航,天曉得最后會被引向何方。
One more thing
話說,如果將上文中的通用電氣替換成美國,似乎也沒有任何違和不是? 本來嘛,美國就是脫實向虛的典型! 無論對通用電氣還是美國而言:
- 傻大笨粗的制造業?不需要!
- 高大上的金融業?要!
如同通用電氣放棄設備制造業務一樣,美國已經拉胯到好像連軍艦都搞不掂了——至少,援烏的彈藥似乎算不得充足!
什么?這事兒發生在遙遠的大洋彼岸,跟自己關系不大? 那……以恒大為代表的房地產業不好好經營自己的主業,卻去大搞金融業務,結果:既把自己搞成現在的德行,又讓好多買房人大戶倒霉;既有無數上下游企業大受牽連,更迫使無數投資者割肉清倉。 這與通用電氣當年的毛病有什么區別呢?
參考資料:
- 司馬光【資治通鑒】
- 歐陽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舊五代史】
- 胡三省【通鑒音注】
- 通用電氣分拆三公司獨立上市 聚焦能源航空醫療 重塑美國商業巨頭格局(https://usstock.hexun.com/2024-04-03/212428518.html)
- 通用電氣一分為三:20年轉型鏡鑒(https://new.qq.com/rain/a/20211211A00FK800)
- 中金看海外:GE百年復盤,多元化楷模到分拆(https://research.cicc.com/frontend/recommend/detail?id=3138&isAdmin=1[https://research.cicc.com/frontend/recommend/detail?id=3138&isAdmin=1])
- 杰克 · 韋爾奇去世:決定企業未來的10個經營原則(https://www.sohu.com/a/721907227_12112472)
- 傳奇CEO“中子彈”杰克·韋爾奇:重塑GE,告別官僚主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296146)
- 通用電氣的墜落:盛也韋爾奇,衰也韋爾奇(https://new.qq.com/rain/a/20200303A0T02800)
- 獨家|恒大危機解構與教訓(上):債務黑洞的四大驅動因素](https://new.qq.com/rain/a/20231012A071WE00)
特別聲明:事實上,當我閱讀歷史的時候,其實質就是開啟了一個平行宇宙;而當你閱讀本文的時候,其實質也是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如果你發現了錯誤,請及時指出、不吝賜教,那將是你我持續進步的原動力;如果你受到啟發,不妨關注、點贊、轉發,去激發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特別感謝辛苦制作、上傳的網友!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