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能沒有笑聲,笑聲,是長壽的滋補品。
讓人們生活能發出笑聲的,多是搞笑故事、相聲小品,然而,湖北省宜昌宜都市紅花套鎮有一個農民,用快板講故事,快板手中敲,詩句口中跳,他出口成章的順口溜,句句有癢點,會讓人聽得忍不住發笑,感覺比聽相聲還要過癮。
這個能用快板講故事的人,就是宜都市紅花套鎮紅花套村4組農民劉地華。
劉地華在農家表演快板故事“打白”
劉地華生于1965年8月。1983年,他在宜都三中高中畢業后,便回家務農。
劉地華生得一表人,中等身材,面若古銅色,方臉形,厚嘴唇,直鼻梁,嗓門宏亮,說起話來有板有眼。
他有歌才,在學校時,就是一名文藝活躍分子,是校園“唱家子”,他在唱歌中發現,歌詞,都是押韻的,有點像農村的順口溜,他心里想,如果把自己所見所聞的事和人編成順口溜,像講故事一樣講出來,豈不更有趣啊。
回農村后,勞動繁重,他的這點小心思也就沒有下文了。然而,他在勞動之余,為了取樂,少不得要唱唱歌、吹吹長號,還學會了吹薩克斯,彈電子琴等,他的才藝,很快成為農村的香餑餑,在當地有了一點響動。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95年初,劉地華受邀加入了紅花套鎮文化站影視樂團。“紅花影視藝術樂團”,實為一個演唱樂隊。由當時紅花套鎮黨委書記朱澤權牽頭,政府出資2萬元買音樂設施,樂團歸口紅花套鎮文化站管理,文化站長先后由徐本科、侯家喜擔任,樂團團長是楊培新。
劉地華在宜昌城區點贊精品奇石
有一次,樂團演出,有一個叫徐榮耀的特約嘉賓,引起了劉地華的注意。徐榮耀是講故事的,他聲情并茂,風趣幽默,深深地吸引了劉地華,他暗想,這不就是我想要追求的效果嗎。
從此,劉地華暗下決心,要向徐榮耀學習,把順口溜里加注一些幽默元素,讓段子故事更生動好笑。
當時,劉地華臺下講方言,上臺表演時則講普通話。有一次,到一戶農家演出,有個叫譚平老師,走到劉地華面前,語重心長地說:“地華啊,你演出,不要說普通話,就講方言,你把宜都土話講好了,效果會更好!”
那天,是農家接兒媳婦,劉地華靈感一閃,便用宜都方言講了一個“燒火佬(指公公扒灰)的故事”:
“各位貴客和領導,還是常言說的好,栽秧田里無大小,割谷田里無老少,今天機會就蠻好,我跟各位來開個玩笑,來講一個燒火佬……”
劉地華在長陽榔坪木瓜都表演
劉地華即興創作的順口溜,用快板表演形式,把一個“燒火佬”的窘態講了出來,立即引起笑聲一片,叫妙之聲不絕于耳。
初試牛刀的成功,更是堅定了劉地華的信心,于是,他除按樂團指派的任務吹拉彈唱外,用快板講故事,便成為他的拿手好戲。
風趣的段子,高腔的語音,讓劉地華名聲大振,笑聲是有波浪的,一時間,劉地華遠近知名,請他參加演出的單位和個人接連不斷。
2007年9月1日,劉地華受邀來到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在長陽縣城清江對岸的一個農家樂參加一戶農家的喜事演出。劉地華響亮的聲音,幽默調皮的順口溜,很快把在附近幾個農家樂進餐的游客都吸引了過來。
劉地華(右)與趙興壽、徐榮耀在宋山
劉地華見有游客圍上來,當即話鋒一轉,現場創作成了800句順口溜,點贊清江畫廊:
“平湖出在高山上,兩岸風光像畫廊,
清江畫廊美名揚,土家妹子好漂亮,
山歌一唱嗓門亮,待人熱情又大方,
巴山舞一跳人人都健康,旅游配套緊跟上,
有的在河里喂魚忙,有的在開小飯莊,
還有的弄些馬靈光(奇石)。
上天堂,下蘇杭,最好玩的是長陽——”
說完清江畫廊,他又來了一段帶葷的:“八月里來桂花開,各行各業賺錢快,男的做生意到上海,發了小財把野花采,發了大財就包二奶......"
劉地華表演照
他的表演,把現場觀眾都笑彎了腰。游客中有時任三峽商報《清江畫廊》周刊主編的劉洪進。劉洪進當即討要了劉地華的電話號碼,說:“你真是一個怪才,加入我們江湖怪才俱樂部吧。”
宜都市宋山風景區,是一處國家森林公園,因宋女成仙民間傳說故事而得名。2007年10月20日,怪湖怪才俱樂部的怪才們,相聚在宋山。晚會上,劉地華用快板講故事,張口就來:
說宋山(那個)道宋山,宋山有個宋家灣,
灣里住了一個宋老漢,生噠個姑娘似牡丹,
名叫宋姑真好看,宋姑生來不一般,
心憂百姓多苦難,苦讀經書心向善,
一朝成仙美名傳,宋山名不見經傳,
有仙則名成名山……法泉寺里去參禪,
感悟人生不平凡,飽經風雨路漫漫,
成敗禍福各自擔,不義之財你莫貪,
作惡的事情不能干,常做好事多行善,
包你健康又平安……
劉地華(左)在鄉村表演
伴隨著快板的敲擊聲,一個關于宜都大宋山宋女飛仙的神話故事,在劉地華口中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這是在教人們多做好事多行善。
劉地華的快板順口溜,講的是宜都土話,宜都人將會講順口溜的人稱為“打白佬”。
江湖怪才俱樂部聚集的都是怪才,每個人名前,都有梁山好漢一樣的代號,從此,“打白佬”便成為劉地華的“江湖代號”。劉地華的演出的照片和段子內容,頻頻出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新聞網、三峽商報等紙質或網絡媒體上。
2007年10月,劉地華成為宜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任宜都市故事學會副主席,成為中國故事家徐榮耀旗下的故事宣講員。
劉地華腦瓜子轉的快,見事說事,見人說人,他妙語連珠,吐詞清晰、轉換自如,說話有音樂感,每句話都是詩,順口溜不時蹦出風趣的詞語,仿佛就是頑皮孩子的手指,不斷地抓撓著人們的脥頸窩,讓觀眾不停地笑,反正笑死人不低命。
怪湖怪才走清江
2010年4月2日,劉地華現身中國木瓜都榔坪關口埡花海,紅花如海,游客如潮,面對滿山游客,劉地華一口氣說了1200多字的順口溜,他在打白語中說道:
“......單表木瓜一枝花,神奇的寶貝在土家,榔坪的木瓜名氣大,得天獨厚環境佳,規模種植產業化,春天到來滿山花,夏天滿樹青疙瘩,秋天木瓜變金瓜;
旅游時節來賞花,包你眼睛就看花,風景秀麗美如畫,美女站在花樹下,帥哥靚妹說情話,有的抱著啃嘴巴,有的箍著把滾打,有的還把相機拿,要把美景帶回家;
漫山遍野都是花,摘下一朵頭上插,好運伴隨你我他,姑娘戴朵木瓜花,包你找個好婆家,嫂子戴多木瓜花,包你生個胖娃娃;
......榔坪的木瓜規模大,政府領導親自抓,《三峽商報》吹喇叭,產量占到全國的百分之六十八,木瓜的藥用價值大,不信你去問專家,專家跟你說實話,木瓜的保健功效大,滋陰壯陽賽過那普洱茶;
男人吃噠沒得法,女人吃噠兩頭爬,老頭吃噠采野花,婆婆吃噠想改嫁......”
即興順口溜,讓現場歡聲笑語。
劉地華在清江畫廊表演
此時的劉地華,已成為農村紅白喜事的大忙人,是農民心中的“明星”,他的演出路子越走越寬,達到了宜都以外的夷陵區、秭歸、興山、長陽、五峰、枝江、當陽、伍家崗等縣市區。
劉地華夸獎人的表演,也是一絕,既有風趣,也很真實,仿佛是在用相聲寫新聞。
2011年3月29日,在宜都大酒店二樓會議室,宜都故事榮獲中國《山花獎》頒獎大會在這里舉行。
劉地華又出現在舞臺上,只聽得快板響起,口吐金石之音:
“各位朋友聽我表,宜都有個徐榮耀,
故事講的特別好,廣播電視有報道,
三峽旅游節上演技高,外國人都把拇指翹,
全國故事大賽銀獎都拿到,宜都故事真不少,
藏在民間無人曉,多虧前輩手段好,
搜集整理勤操勞,精心編寫和改稿,
刊印成書幾十套,宜都故事是個寶,
故事里面趣味妙,說的是汪蓮水上漂,
吃水就是用花藍挑,楊守敬博學才氣高,
東渡日本去傳道,三國人物也不少,
說的是劉備打曹操,又和東吳把事挑,
碰到陸遜用火燒,劉備魂都會嚇掉,
連夜就往四川跑,急的諸葛亮把腳跳,
地名故事紅花套,真命天子本姓趙,
荊門山上仙人橋,橋上站的是張果佬,
賀炳炎祖籍江家廟,參加革命年紀小,
出生入死立功勞,將軍留名青史標。
《故事全書》就是好,堪稱奇書是個寶,“
一段快板,把宜都故事成就進行了高度概括,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也仿佛歷歷在目。
游客
江湖怪才在清江畫廊合影
快樂的日子總是容易過,轉眼間,劉地華用快板講故已有20年,他到底編了多少段子故事,他自己也記不清了,但每一次演出,他就會有新的段子出現,他參加過各類演出5000多場次,觀眾過百萬人次,有沒有笑死人不知道,但笑出眼淚的為數不少。
身在農村,心系四方,國家有難,匹夫有責。2020年農歷春節,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劉地華創作了快板《祖國明天更輝煌》,作品通過網絡,很快上了人民日報網、人民日報客戶端,今日頭條、百度號、搜狐網等各大媒體,并被大批量轉載,現摘錄如下:
“梅花含苞未開放,春回大地遇寒霜,冠狀病毒逞瘋狂,傳播迅速不可擋,武漢人民遭噠殃,全國到處受影響……
一方有難八方幫,愛心人士正能量,捐贈的口罩一箱箱,捐贈的物資用車裝,捐贈的善款都到賬,正月聞到梅花香,人民群眾有希望,黨政干部好榜樣,體現責任與擔當,鼓勵人們要堅強,不要悲觀和失望,堅定信心迎曙。
依靠政府依靠黨,依靠科學來幫忙,消滅病毒打勝仗……祖國明天更輝煌!該作品獲宜都市精神文明辦公室抗疫榮譽證書。
滿滿正能量,這就是一個農民的擔當,就是一個民間文藝家的情懷!
疫情期間,劉地華在家表演拍視頻
劉地華一直扎根在民間,長期從事民間紅白喜事演出,擔任司儀主持和支客師,他是歌手也是樂手。但最拿手的,還是他的快板故事,這種在鄉村比相聲還有笑點的藝術形式,成為一方百姓的開心果。
他還多次為一些村、鎮編寫《村規民約》,創作反腐倡廉快板書和精準扶貧故事,以及迎新春三句半等,其作品并多次獲獎。
他的表演形式,不僅深得老百姓的喜愛,也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同時,他的才藝,也為自己闖出了一條農村發家致富的新途徑。
他是地道道的農民,他是多才多藝的民間文藝家,如今,他還在用快板講述述著故事,因為他還年輕,征途路漫漫,創作是痛苦的,劉地華痛苦并快樂著。
祝愿他的快板故事,為更多百姓大眾帶來更多歡樂和笑聲!
人類,只有快樂沒有保質期,笑聲,才是真正的長壽之靈丹!
(文圖:劉洪進)
附:劉地華簡介:
1995年5月,進入紅花套鎮影視藝術團;
2008年3月,他接受宜都電視臺《咱老百姓》欄目專訪,被稱為‘農民藝術家”;
2007年9月,被吸納為江湖怪才俱樂部成員,成為“打白佬”;
2008年7月,編寫的快板《滄桑變化60年》,獲宜都市農民讀書節三等獎”;
2010年4月,被評為2009年度 “宜都市民協先進工作者;
2012年8月,創作的快板《話說宜都》獲”精品節目獎”;
2013年6月,參加首屆紅花套鎮農民歌唱大賽(決賽),獲風采獎;
2017年5月,被宜都民協授予”十佳青年文藝家稱號”;
2017年11月16日,成為宜都市委宣傳部“榮耀文藝宣講隊”成員,隨后成為紅花套村“百姓宣講員”,快板書《我們宣講十九大》被多個地方,多次要求表演;
2018年4月,代表紅花套鎮,在宜都劇場表演快板《宣講十九大倡導廉政風》,獲優勝獎;
2021年7月,在宜都圖書館參加宜都市宜心向黨,壯麗一百年奮進新時代,百姓宣講大賽,榮獲三等獎;
2020年2月,在家創作抗疫快板《祖國明天更輝煌》,獲宜都市委“抗疫優秀作品榮譽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